|
《中国电影报》:光线花了多少精力搞原创?
张昭:我们从美国和香港把有研发经验的人找来合作,他们再去找别的人,有专门的团队做。比如我们的总策划张志成,是香港导演协会秘书长、香港编剧协会的执委,他知道香港的编剧和导演谁适合做什么,有什么想法。他自己又是编剧和导演,很全面。我们对电影的研发不仅是剧本和故事,而是一个项目。比如策划的《陈真》这个项目,没有陈嘉上和甄子丹( blog),这个项目可能就不成立,因为我们想到了这和老组合的新方式,用上海30年代风俗画的风格拍摄,要把所有因素组合,要有新鲜感。我们的“兵器谱”第一个系列共七部,研发了很多新武器,观众从没有见过,像“鬼见绸”,把绸子当武器;“迷魂伞”,拿伞当武器。这些东西都是创意,研发武器来做故事,总体模式是系列片,用美国西部片的方式去跟国际沟通,还可以做游戏、做漫画、出图书和玩具。这部电影风靡之后,可以想象街上的小孩在玩一块绸子。因此,我们开发的不光是剧本,而是项目;不光是电影,还有周边的产业,是个商业计划、品牌开发,这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
中国缺少中等规模的商业类型影片,光线瞄准的便是这个空缺。“大制作可以推动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但是它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产业化是要规模化生产的,而且这些规模化的东西尤其需要有创意的推广,通过推广使它增值。”(黑)
《中国电影报》:目前民营电影公司流行的模式是:一个公司签约一个品牌导演,然后带动了几个年轻导演。但是光线的模式显然不同,合作的范围更广泛,项目更多。
张昭:我们要探索那么多类型,如果只与一个导演合作,要探索10种类型,不能等他10年,这样不现实。而且我们以中型类型片为主,量化生产,为什么呢?光靠大片救不了中国电影。大制作可以推动中国电影的商业化,但是它不能推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产业化是要规模化生产的,而且这些规模化的东西尤其需要有创意的推广,通过推广使它增值。我们的产业模式是一、两部是大片,五、六部是中型的影片,还有三、四部是小制作,这个产品结构首先可以降低风险,面对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二,从类型化角度去考虑,为什么默多克要求福克斯一年产20部电影,要求用各种各样类型?因为观众的口味变化很快,类型也需要创新,中国就是需要重视这个问题,中国电影的品种和面貌太单一,你没有新鲜东西,观众为什么要看你呢?另外我们走在前面的是:我们看重推广的作用,重视和观众的沟通。
《中国电影报》:如何了解“推广”?光线推广的优势何在?
张昭: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类型清晰了观众群才能清晰,这样推广才清晰。比如去年我推广的《导火线》,警匪动作片,很清楚的类型。《铁三角》和《伤城》也是警匪片,但都不是动作片。警匪片和动作片的观众分别在哪里?有多少?这些都了解了才能知道这部电影的市场价值有多少,判断就会很准确。《导火线》这部片子我们清晰了类型以后,就决定推到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广州、成都、杭州票房很好。要很清楚这种类型组合,肯定不在时尚文化城市,而是在一些相对社会文化传统的市场。广州要打动作,上海要打时尚,北京就要主打文化内涵。
所谓的推广,就是“媒婆”,努力让电影和观众有个好的沟通。电影工作者花那么多时间做电影,很有诚意,没有一部电影没缺点,但你要去放大优点,电影存在解读的问题,没懂就没意思,懂了就有意思。比如《蝴蝶飞》这部片子,当时做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赚钱是一回事,我们想做这个片子告诉这个行业的人,努力推广会有不错的相对成绩,推和不推区别很大。结果预计300多万票房的电影,通过推广内地票房800多万,而香港只有80万。我们的项目投资回报率达到70%。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