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18:21  中国电影网

  特点五:主旋律走向多样化

  从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1996年长沙会议推出“九五五0工程”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一种特殊类型。在2007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年等,受到党政军备级部门直接间接资助、以革命历史和英雄模范事迹题材为主、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我牺牲精神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为数不少。内地这种“献礼片”操作模式,甚至也影响到香港。2007年,也有几部港片和回归主题有关,《老港正传》(blog)女人本色(尹鸿: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3))》等,似乎也可以看作香港式的“主旋律”电影尝试。

  这些主旋律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情节剧风格的主旋律影片。2006年,尹力与刘恒的组合继《张恩德》之后,拍摄的《云水谣》再次成为主旋律题材、艺术品质与商业潜力相结合的范本。2007年,又出现了《八月一目》、我的左手(尹鸿: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3))》、《青藏线》等大制作的情节剧电影。这类影片场面宏大、制作豪华,但具有情节程式化,人物定型化和戏剧性煽情套路化的不足。

  其二,纪实风格的主旋律影片。《山乡书记》《香巴拉信使》、《梅里雪山》、《院长爸爸》《隐形的翅膀》、《两个人的教室》等等,这些影片虽然同样以英雄模范为原型,但这些影片用人物的质朴,生活气息的浓厚,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生活化联系,一方面呈现了当今真正的现实境遇和社会现状,一方面呈现了这些人物的人格基础和环境现实,体现了一种真实和质朴的力量。

  其三.类型化的主旋律影片。2007年萧锋导演的《5颗子弹……》、高群书(blog)导演的《千均一发》等,因为都涉及政法领域的英雄模范,如同《任长霞》一样,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惊险悬念片的类型手法。应该说,这些影片的类型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娱乐性和假定性,英雄人物也更加朴实感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尹鸿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