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CCTV更加复杂的TVCC
“你是第一个要求跟我专门谈谈那座‘小楼’的记者。”德国人奥雷闪着他的蓝眼睛说。在中国,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明星张曼玉的现任男友,几乎所有记者结束完对他的采访后,都要附加一句:“麻烦向张曼玉带个好。”在建筑界,现年37岁的他是业界新星,库哈斯的合伙人,“央视”新台址园区的设计者。
“小楼”指央视新台址园区中的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一般说,提到那座抓住了所有人眼球的奇异的主楼,奥雷会称之为“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而这座“小楼”,简称为“TVCC”(电视文化中心)。
比起CCTV,TVCC相对矮,正常,不张扬。但在奥雷看来,CCTV大楼只是外观奇异,内部却再正常不过:“在内部设计上,它就是一幢最正常的塔楼。内部的楼层设计是非常合理的,所有功能都被安排在最合适的角度上。”而说起TVCC,奥雷却用了“好玩”这个词。在他眼中,TVCC是一个“堆盒子”的游戏,无数漂浮的盒子堆在一起,然后他给了它们一层皮肤,把松散的盒子组合在了一起,“这样,我们就把CCTV做成一个大的钢建筑,把TVCC做成了一个复杂的建筑,两者有了区别。有趣的是,它也是一个可实现的建筑,因为所有的钢铁工人做一个建筑,所有的混凝土工人做另一个建筑,两者并不互相竞争”。
的确,比起单纯满足的制作和技术要求的CCTV大楼,TVCC更加复杂,它不再仅仅是媒体办公的地方,在那些“漂浮的盒子”里,还包括两家电影院和一家剧场。这使它的身份带有公共性质,正如奥雷在事先规划时所设想的那样:“我们决定把它定位成两种不同的功能:一个是技术楼,负责制作;一个是公共建筑。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
“变形金刚”剧场
TVCC是流动的,延伸的。在奥雷的设想中,尽管这部分建筑承担公共空间的职能,但这些职能并非简单独立出来。“你可以看到曲线是流动的,从精巧结构过的塔楼流动延伸到城市地带,参与到城市的活动中去。盒子衍生出剧场、影院、大厅,而大厅连接戏院、电影院和工作间。这个建筑是延续的,它的空间是开放的,从外到内,连接的空间,方便市民来到这里看电影,看戏。”奥雷说。
已经被定名为“华汇时代剧场”的这个剧场,在奥雷看来,是体现“享受建筑”理念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置“华汇时代剧场”,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一个供中央电视台内部录制节目用的大型演播厅。正如剧场经理郝丽娟介绍的那样:中央电视台之前有自己的演播厅,但是座位太少,只有两三百人,而租用外面的剧场,又会遇到专业的电视设备与剧场本身的传统样式的矛盾。因此,如何建造一个既可以满足电视录制转播需要,又有足够空间的剧场,就成了央视新大楼在设计之初的一个考虑。
现在看来,奥雷的这个设计,已经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剧场设置在TVCC的延伸出来的翅膀上,内部完全打破常规:舞台不是固定的,座位不是固定的。座椅固定在特制的车台上,可以任意推动,任意组合。因此舞台可以相应幻化出传统舞台、双面舞台、T形舞台等形式,甚至从剧院正门到舞台区域的后台出口,可以完全打通,构成一个完整的长条形舞台,使舞台空间与室外空间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