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个剧院,是‘变形金刚’。”郝丽娟说。
“这是一次特殊的挑战。”连奥雷自己都这样说。他说,他曾经设计过很多剧场,但这样完全打破常规的设计,还是第一次。
灵感的来源,是对常规剧场形式的厌倦。“观众都是平等的。”他说。在奥雷看来,传统的常规剧场,根本无法体现这样的理念,反而人为地把观众划分出了等级。“传统的典型的剧场里,观众和剧场的关系是固定的,这样造成有些地方视野好,有些地方视野不好,于是有些区域卖得贵,有些地方卖得便宜,把观众划分出了等级。”
“观众都一样,这样的想法让我更兴奋。让观众聚拢来,成为一体,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想法。现在,所有的观众都可以在前面了。”奥雷满意地说,“嘿,想象一下吧。舞台空间和室外空间融合在一起,汽车从前门开入,可以直接从后门出去,花车川流不息!”在讲解到这个剧场甚至可以被用来为市民举办嘉年华会的场景时,奥雷激动起来。
奥雷去看过新盖成的国家大剧院,但是他觉得那个设计过于传统。“挨着天安门,封闭空间,从外面看可能造型奇异,但内部是非常正常的剧场。所以在这个项目上,我想的是,如何能让这个剧场更加充满想象力,比北京已经具有的那些剧场更浪漫,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我相信我的舞台甚至会改变演员和舞台的关系,带来一种全新的演剧方式。”
新形象,新地标
“北京已经有了这么多剧场,央视为什么还要涉足剧场领域?这个剧场的经营理念,会和其他剧场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问题很尖锐。”徐威说。他是央视电视文化中心公司总经理,这个公司,是央视专为管理央视电视文化中心产业而成立的,他也是CCTV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
徐威介绍说,这个剧场到底修不修,在工程开始的时候,同样是内部讨论的焦点,“最开始,我们叫它电视剧场,但在建造过程中,注意力和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改变在于,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个剧场的作用,将不仅是功能性的,它有很大的潜力成为央视文化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中央电视台不仅是个媒体,这么多年来,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而中央电视台在建设自身文化方面仍然有一定的欠缺。”徐威这样说。
尽管剧场要到年底才能完工并投入使用,管理者还没有一套明晰的操作政策和可以拿出来大段成文的理念阐述,但徐威对剧场的定位给出了几个形容词——国际化,时尚化,引导潮流的。
在确定剧场的经营方向之前,郝丽娟专门组织了一次对北京剧场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北京,剧场消费观众的年龄段偏轻,40岁以下的观众占到81.1%,特别是20~30岁的年轻人,占总人数的53.3%。他们是自己购买演出票的观众主体,大多数有一个月观看一次演出的高频率特点。
离央视新台址往东不远,是位于红庙的以小剧场演出为主的“九个剧场”。往北不远,是又演杂技又放电影的朝阳剧场。正缺少一个时尚的,能够满足在CBD工作的年轻而又向往国际化的高端人群的剧场。因此,华汇时代剧场的这个定位,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