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中国电影的2008:“中小成本”找到自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09:28  新华网

  作者:陈鹏

  随着《梅兰芳》《非诚勿扰》等影片的热映,中国电影在寒冬中为人们送来一丝暖意。回顾2008年,银幕不再是大片天下,一批优秀的中小成本电影脱颖而出、业绩喜人。向独特、生动的故事转型,向鲜活、好看的电影致敬,国内电影人仿佛在一夜之间找到了叙事信心。2008年所呈现的丰富、坚实、独特的电影姿态,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的美好未来已不太遥远。

  表现优异的“中小成本”

  2008年初,王小帅《左右》(blog)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这部“中小成本”的获奖,似乎为一年的国产电影奠定了某种基调——这将是中小成本找到尊严的重要年份。

  事实证明,随后的国内电影市场,大片不再一枝独秀,中小成本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批默默无闻的新晋导演带给观众一丝久违的感动。

  2008年的“优秀生”首推《十全九美》(blog),当红电视主持人领衔主演、展现云南美妙风光等成为影片获胜的法宝,最终一举拿下近5000万元的骄人票房。“十一”期间上映的《李米的猜想》,也赢得了圈内圈外的交口称赞。范伟(盘点中国电影的2008:“中小成本”找到自信)《即日起程》(blog)也不错,一个简简单单的喜剧故事,朴素却令人回味。擅长触摸都市变异情感的张一白,今年拿出一部《秘岸》,这也是他继好奇害死猫(blog)》之后第二次将目光对准山城重庆,张一白的执著无疑为这类带有表现主义风格的都市情感电影开了一个好头。近期的爱情呼叫转移(盘点中国电影的2008:“中小成本”找到自信)2:爱情左右》,依然在喜剧氛围的推动下,探讨现代都市爱情的错位和谬误,上映以来颇得观众好评。

  此外,这一年出众的中小成本电影还有我叫刘跃进(盘点中国电影的2008:“中小成本”找到自信)(blog)《千钧一发》《破冰》《地心游记》《硬汉》、《胡同里的阳光》、《一年到头》《买买提的2008》《两个人的房间》《隐形的翅膀》等。虽然这些电影无论在包装、宣传及影响力上都无法与大片相提并论,但它们不卑不亢、独辟蹊径的叙事风格仍然在电影市场上赢得了观众和人气,这让人从中看到了近年来华语电影日渐成熟、前景看好的苗头,中国电影正逐渐形成以大片为主、中小为辅的良性格局。

  请给我们一个好故事

  从今年中小成本的“突围”不难看出,“讲一个好故事”成为新一代电影导演更自觉的艺术追求。

  《李米的猜想》被圈内认为是2008年中小成本的代表作。通过几个小人物的命运交织,青年导演曹保平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层次丰富、肌理复杂的爱与等待、善意与谎言的好看故事,而这些纷繁线索背后却暗藏着更大的悬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电影无论商业的还是艺术的,故事都是核心载体。西班牙大师阿尔莫多瓦之所以成为影坛常青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擅讲故事,他的美学趣味和对人性的理解,都依赖于强烈而奇特的故事来传达,因此在艺术与商业上达成了平衡。而《李米的猜想》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找到了一个好故事。

  “此外,《李米的猜想》在叙述上体现了现代电影的魅力。中国大多数导演还在用线性方法讲故事,即使是复线,也是在用复线结构共同创造一个线性大叙事。但《李米的猜想》则充分运用了非线性方式——一开始,周迅(听歌)在出租车里唠唠叨叨而后座不断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现代语言的电影。80后、90后之所以能够接受它,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尹鸿认为,现在中国电影的叙事手段太落后,而这部影片的叙事水平则达到了一个罕见的高度。

  其余几部让人记忆深刻的中小成本也在叙事上下足工夫,如《爱情呼叫转移2》、《秘岸》、《千钧一发》、《破冰》、《即日启程》等。

  成也故事、败也故事,今年遭到惨败的几部中小成本都是因为丢掉了“故事”而被院线和观众打入冷宫,如《北京等待》、《知子罗》等。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画皮》《赤壁》这样的大片也没能拿出令观众信服的好故事,这恰恰给部分中小成本的崛起留出了空间。

  用类型化结束“大片暴力”?

  中小成本的突围也深刻反映了国产类型电影的日益成熟。

  事实上,2008年中国电影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类型多样、丰富多彩。战争史诗有《赤壁》,人物传记有《梅兰芳》,爱情喜剧有《桃花运》、《十全九美》、《爱情呼叫转移2》,都市悬疑有《李米的猜想》、《秘岸》,惊险片有《保持通话》《证人》,功夫片有《剑蝶》(blog)《叶问》……华语电影的类型化正步入佳境,并已经培育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并拥有了各自的代表作。

  专家认为,目前国产电影市场仍由高成本的“大片”把持,但国产电影产业真正要良性发展,提高观众的观看频率,就必须以大量的商业类型片作支撑。2008年类型片的丰富,预示着类型片叫板“大片暴力”的时代即将到来。换言之,中国的“后大片时代”将以丰富的类型片为重要指征,类型片的丰厚又将促使国产大片形成恢宏的本土面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非诚勿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