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资本运作到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从拍摄题材的突破到业务的多元化尝试,受制于资本、人才和体制的华谊兄弟一直在为自己寻找着尽可能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将来还会是一个电影公司吗?如果是,它会成为中国的华纳兄弟吗?
文|CBN记者 龚鸿燕 王雅
上映后首个周末,电影《梅兰芳》收获了4218万元的票房,出品方中影集团预计这一投资近亿的电影的最终票房可达1.5亿元。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王中磊对此心情复杂—这份风光本来有可能属于华谊兄弟。
《梅兰芳》运作之初,华谊兄弟就作为投资方参与进来,甚至参加了开机仪式。但是后来中影集团强势介入,华谊兄弟最终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这点暂且不论,如今这部片子的上映日期偏又和华谊年度大片《非诚勿扰》撞上,与之争抢贺岁档票房蛋糕。
王中磊将撤出《梅兰芳》的过程形容为“很微妙、非常复杂”。被视为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回归之作的电影《梅兰芳》甫一开拍便受到了多方关注。有关这部电影的开拍,一个已经为人熟知的故事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也就是后来在电影《梅兰芳》中和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并列为总制片人的杜家毅,单枪匹马跑去梅家谈下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版权。
王中磊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专访时表示,杜家毅去谈版权时,背后的支撑正是来自于华谊兄弟。杜家毅经营着一家名为米里米特的影视公司,但他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华谊兄弟便有意成为电影主投资方。2007年7月,华谊兄弟和中国电影集团(下称中影)作为主要投资方出现在了《梅兰芳》的开机仪式上。作为在电影操作上具有成熟经验的公司,华谊兄弟希望自己能参与整部电影的制作并对剧本的内容有话语权。
中影当然也不甘屈居人后。况且,这部片子并不是一部纯粹商业片或文艺片,片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京剧大师,这让这部电影有了“重大题材”的意味。即便在王中磊看来,中影也是这种题材最合适的出品方。“中影投拍一部电影除了商业考虑,还必须考虑‘社会责任’,要‘弘扬主旋律’,这是我们的特殊性。”《梅兰芳》制片人、中影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赵海城说。
中影在主控权上的强势让华谊兄弟只能沦落为一个没有主动权的小投资方,这不是华谊想要的结果。当然,从影片本身出发,中影主导运作《梅兰芳》也许是一件幸事,导演陈凯歌就是中影董事长韩三平带着剧本亲自上门找来的,前者十几年前拍摄的京剧题材的《霸王别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如果华谊来投拍,占其每年收入1/4的贺岁档大片的拍摄资金肯定要保证,这样势必导致《梅兰芳》的投资成本压缩;而且,华谊兄弟即使是国内最成功的民营影业公司,比起实力雄厚的中影来,发行能力始终要差上一截。
没有华谊撑腰的杜家毅以版权拥有者的身份进入剧组,在戏快杀青的时候却和中影因版权起了纠纷,最后对簿公堂,如今结果尚未有定论,但上映时《梅兰芳》的海报上已不见米里米特公司的名字。
失去《梅兰芳》这样一部公众关注的大片,华谊兄弟并没有沦为2008年贺岁档的看客,它们还有一张王牌—冯小刚电影,这历来就是华谊兄弟每年最大手笔投入的项目。今年的《非诚勿扰》和去年的《集结号()》一样,同样是5000万元的投资,3000万元的宣传预算。
在《梅兰芳》公映当天,王中磊带着《集结号》的主创人员去了台湾金马奖颁奖礼。捧杯归来第二天又投入到新的宣传中。在流水般接受各家媒体采访的间隙,他觉得屋子里有点冷,于是唤了助理把他的羽绒服拿给他:“战斗就要开始了,可不能感冒了。”
华谊兄弟,这个从最初的小广告公司起家、历经十年的时间做成国内民营影视头号招牌的影视公司,十年来几乎单枪匹马地探索着中国电影种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从档期概念的形成,到通过资本运作为电影引入外来资本,到植入广告等营销方面的创举。如今,它的名字甚至会让人想起那个汉语译名只差一个字的好莱坞电影大鳄—华纳兄弟。
王氏兄弟将自己出品的电影的成功归结到自己的“眼光独到”,一部成功的电影需要专业的判断,要对市场足够了解,很多投资者对此并不专业。他们表示,现在每部保证质量是因为还没有数量,一年只有4部电影左右,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经验去判断。
在发展过程中,华谊两兄弟中的哥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展现出了在资本运作方面的惊人天赋,这保证了一家成熟的影视公司最基本的资金需求;和旗下的导演、艺人出现在镜头前的弟弟王中磊则塑造了一个星光闪耀的华谊,让这家公司出品的电影、电视、明星一直停留在人们的视线中。
电影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不谈美国大片,在中国一个中上规模的电影也动辄需要几千万上亿元的投资,后期宣传费用更是惊人,有时甚至超过制作费用,宣传不到位,意味着之前的投资就打了水漂。这个行业的人似乎永远都处于找钱的状态中,钱永远不够花,那些怀揣大片梦想的电影人和公司更是如此。
王氏兄弟为此也想尽了办法。幸亏华谊兄弟有冯小刚,从王中军掏出500万元投拍冯小刚第一部贺岁剧《甲方乙方()》开始,华谊和冯小刚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冯小刚贺岁片稳定的票房作保证,华谊兄弟尝试了很多以前中国电影从未用过的招数,从股权融资到银行贷款,从植入广告到版权预售。
2000年3月,王氏兄弟和太合集团各出资2500万元组建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3年后凭借冯氏电影的票房收入,王氏兄弟从太合集团回购了5%的股权。2004年底,华谊凭借香港上市公司TOM和信中利的注资,将剩余股权从太合手中回购,自己持股比例达到了70%,并改名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随后华谊又吸引来了中国雅虎和分众的投资,在一次次股权的回购与售出中,投资方从中得利,华谊也迅速完成资本的积累,并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提高到了77%。
时至《非诚勿扰》,华谊兄弟已经能够独立筹备制作和宣传费用。鉴于电影的前期投入资金巨大,华谊兄弟引入了一种中国电影业前所未有的融资方式—以版权抵押的形式来向银行贷款。
最先给华谊兄弟提供融资的银行是招商银行(12.29,-0.08,-0.65%,吧),那是在拍摄《集结号》的时候。招商银行最初对于这笔贷款很茫然,他们不知道版权值多少钱、具体怎么操作,那并不是厂房也不是机器。最后除了版权的抵押,王氏兄弟加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blog)的担保才让银行最终决定放贷。5000万元的数目本来只需副行长签字,但最后签字的是行长马蔚华。
《集结号》的成功让招行和华谊都很满意。银行业也意识到了文化产业也隐藏着利润。后来华谊和北京银行的签约合作是国内首次以版权抵押的形式为电视剧融资—北京银行为华谊2009年的电视剧提供4亿元的贷款;中国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和华谊签下了2009年度4部电影的贷款。
之后包括保利华亿在内的几个大型影视公司也开始从银行贷款。中国电影家协会(blog)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认为现在银行还是偏向有实力的公司,等到真正对独立项目开放时,文化创意产业的贷款才算真正的成熟。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