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业逐渐投身国际“大银幕”

2012年12月20日19:19  新民晚报
由韩裔男明星丹尼尔(左一)主演的美国影片《纽约客@上海》在上海街头拍摄的情景 由韩裔男明星丹尼尔(左一)主演的美国影片《纽约客@上海》在上海街头拍摄的情景

  随着近几年中国内地影市大热,上海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竞相争逐的对象,成为与北美同步上映的大片首映地。而在《007:大破天幕危机》中,丹尼尔·克雷格在上海延安路高架上的飞车追逐场面,更是唤醒了好莱坞对这座城市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片,选择在上海安营扎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300多部中外优秀影片参展,在“电影交易市场”单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17名买家注册报名。在越来越多中外电影人的眼中,上海是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东方国际大都市,一个集古典文明和现代文化于一体的奇妙城市。上海与世界各国合作的影片,不仅让合拍片更加精彩纷呈,也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了一个绚丽多彩、海纳百川的上海。

  独特城市魅力无穷

  昨晚8时,记者随《007:大破天幕危机》美术指导之一郁先生来到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交接处路口,他指着龙柱回忆说,当时《007》剧组就是看中了延安路高架上的蓝色灯光,而选择在这里拍摄了邦德飞车追逐的戏份。“还有一个场景是在虹桥国际机场,邦德从一个站满旅客的电梯上缓缓而下,看了一眼人群之后,就转身走出候机大厅。”郁先生说,在老外摄制组的眼里,上海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令人兴奋,极具异国情调,他们经常赞叹上海耸立的高楼、繁华的陆家嘴、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以及环球金融中心上的全透明观景走廊。

  近年来,繁华美丽的上海吸引了不少国外制片公司前来拍摄。上海现代化程度较高,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海纳百川,较能为外国观众所接受。好莱坞金牌制片人安德烈·摩根认为,上海传统文化中的柔美以及多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吸引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原因之一,“老上海的风花雪月、衣香鬓影令国外观众充满好奇。”加上上海有多处保护得非常好的古老建筑群,充满特色的异国情调可谓电影票房的一大保障。

  随着这些场景被国外观众认可,好莱坞影片的这种尝试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它们已不仅局限于某个小小的场景,甚至将整个故事背景、拍摄场地都搬到了上海。如《变形金刚2》里的开场大战就是在上海上演的;今年由韩裔男明星丹尼尔加盟的美国影片《纽约客@上海》,几乎全片都在上海取景;由美国NBA授权、上影集团出品的影片《神奇》,在上海戏剧学院取景拍摄;好莱坞科幻大片《环形使者》的制片丹·密茨在上海选景时表示,这座城市现代化的建筑和悠久的文化给剧组留下了深刻印象,“上海现在发展速度很快,未来一定会是世界的焦点,会有很多有趣的话题可以谈。”

  数字技术国际领先

  随着美国进口大片数量的增加,上海观众在今年欣赏到了多部与北美同步上映的海外数字影片,其中包括《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诸神之怒》《勇敢传说》《环形使者》《谍影重重4》《泰坦尼克号(3D)》《2012(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无敌破坏王》《马达加斯加3》等。从今年年初开始,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雨果》《战马》《一次别离》《艺术家》也先后进入上海,成为上海观众文化视觉盛宴上的大餐。

  其实,早在6年前上海就已启动了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这使上海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中心和西太平洋海岸数字媒体产业基地之一。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武宁路我格广场4楼的博纳银兴影城,在宽走廊型的放映室内,整整齐齐地靠墙摆放着一条五颜六色的电影拷贝带,一人多高的数字放映机就像几个巨大的投影仪,“左右开弓”地摆放在房间正中。影城经理陈庆弈告诉记者,自电影从胶片拷贝向数字拷贝转换之后,影城几乎每个影厅都配备了数字放映机,只保留了一部胶片放映设备。上海电影译制厂摄影师葛昌明说:“以往放映胶片时,基本每部机器都要配一个放映师,而且一个影厅要配两部机器轮流放,现在改数字了,一个人同时管五六部机器都没问题。”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国内电影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电影在上海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上海电影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扩展,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影院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的众多电影人和上海电影人曾就数字化电影技术、产业以及电影未来发展展开探讨。截至今年9月8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率已达90%以上,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数字电影技术逐渐发达成熟的今天,国外电影人挑选上海成为电影首映和发行地,是必然的趋势。

  合作频繁“工厂”更新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威海路上视大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电影节公关总监唐冰告诉记者,2012年6月16日开幕的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来自全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部长片和上万部短片。在今年的“电影交易市场”上,注册报名的海外公司比例达到50%,是历届之最。记者还打探到,《超能侠》《龙卷传奇》《藏地密码》《成吉思汗》《神笛》《重庆大轰炸》等一批正在筹备的大片也将以中美合拍片形式在全球发行。电影节业务副总监沈旸介绍说,中美合拍大片迅速升温的背后还有“一盘大棋”,“就是通过与好莱坞的合作,实现电影的产业升级。”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与海外影业公司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还有很多,例如迪士尼度假区项目在上海动工已1年有余,投资金额为400亿元;中美合资、中方控股的“东方梦工厂”已落户上海;全球最大的影视技术制作公司特艺集团与上海电影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昨天,导演唐季礼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感慨:“5年前说到东方好莱坞是指香港,而现在,上海正在打造这样的‘梦基地’。”他表示,上海要实现电影产业升级,更需要符合国际要求的创意性人才。“电影需要剧本、融资、监制、摄影、宣传、发行、产权保护等产业链上的专业人才,需要建立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团队,这对中国、对上海都是个新的课题。” 本报记者 张艺

(责编: qbbear)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