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美剧30年中国之路:从译制片到网络

2013年09月26日19:09  南都娱乐周刊
记忆梳理 记忆梳理
《吸血鬼日记》 《吸血鬼日记》

  说起美剧,很多人第一个印象是这几年比较红,第二个印象就是很多人都在看,而事实上,美剧的红,恐怕要追溯到30年前的万人空巷,而现在的观看人群,实际上依旧小众得很,9月中旬,乐视会以“大众化注解”的方式引进一大批美剧,借这个机会,不妨我们梳理一下这30年的美剧中国之路。

  采写_ 本刊记者 曾明辉  魏頔

  记忆梳理

  80th·记忆因此而飞扬

  1977年在美国上映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成为了70年代科幻片的经典之作。这部电视剧原本有百集以上,而当年的引进者经过重新编排和梳理,制作成为了一部20多集的电视剧在当年的中国电视荧幕上播放。该部影片作为国内首个引进的科幻片,简直为国人打开了一个新天地—海洋生物、计算机、重写个人命运等情节,都给刚刚结束“文革”的中国人,带来了观念上极大的冲击,全剧21集播完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

  如果说《大西洋底来的人》告诉了国人,什么是现代科幻题材,那么1980年引进的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就是那个年代的《越狱》,它所讲述的关于监狱里一群囚犯,在一个美军“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德军敌后搞破坏的故事。在当时国内电视剧还是政治意识为先,市场观念几乎没有,甚至连广告都是有固定模式的—省优、国优、部优的格局下,叛逆和热血、反主流和讲义气的《加里森敢死队》,简直成了当年的偶像剧。有媒体报道,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时,有不少青少年都模仿电视剧里的情节练习飞刀。

  作为60后人的乐视网总制片人郝舫[微博],尤记得第一次看《大西洋底来的人》时是在中学时代。“那时刚有电视机,我家里还没有,但学校里有一台。记得,那个电视机被装在电视橱里,感觉就像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样。那时候我还读初中,因为我父亲是中学校长,所以在老师看美剧的时候,我也能偷着看一会儿。当时真是觉得太好看了。后来,在我读大一的时候,《加里森敢死队》正在播。我是在四川大学读的,那时候工会、食堂等各个部门都有一台电视。我们周末都拿着板凳一起去看美剧。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所以这成了我们每周最快乐的事儿。”这一代中国人最先接触到的美剧,以精致的内容和优雅的配乐感染大家,留下了对美剧最初的记忆。

  90th·细节影响生活

  然而,1980年10月首播的《加里森敢死队》只播出了前一半就遭到了停播,直到1992年,该剧剩下的10集才陆续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当《加里森敢死队》停播时,许多电视观众给中央电视台写信,希望能够继续播出该剧,这也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直到录影带盛行的年代,郝舫才买下了《加里森敢死队》的全集,把剩下的剧集一口气都看完了。《加里森敢死队》的停播,也让刚刚在中国起步的美剧戛然而止,中国青年对美剧的狂热追随,也不得不随之告终。

  90年代之后,《成长的烦恼》、《鹰冠庄园》、《美女与野兽》等美剧先后进入中国,再次掀起了内地的美剧狂潮。当时,专门用来播放引进片的正大剧场,将大批观众吸引在每个周末的电视机前。80后的于波[微博](乐视网海外版权负责人)那时上小学,《成长的烦恼》和《我爱我家》是他必看的电视剧,经常晚上在家里跟父母一起看。“父母从不反对我看美剧,因为我只要看美剧,就会安静地呆在家中,不会去外面跑着玩。每周末的晚上看完,第二天我们和同学就会聊里面的一些情节。”后来,直到于波上了中学、高中的时候,只要再看到《成长的烦恼》,都会追着看看。即使是上了大学,有时候还会再翻出来,回味这段美好的时光。在80年代,美剧的任何些微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反响,《神探亨特》播到第三季更换了配音演员,又有众多观众给央视写信,请求换回过去的配音。

  21st Century·美剧不再小众

  到了2000年以后,由于光碟的普及和英语文化的急速成长,新时代的美剧《老友记》在中国引发了爆炸效应,不仅培植了一批美剧的狂热爱好者,美剧还成为了大众学习英语的最佳素材。80后的乐视网美剧频道编辑唐紫怡起初就是《老友记》的忠粉,“父母会将《老友记》光盘一集集播放出来,让我学英语。”另一部热门美剧《越狱》,虽然在美国本土并没引发强烈的粉丝反应,可在中国它却像里程碑一样地存在。《越狱》火爆中国的时候唐紫怡正在上高三,还记得学校周边都是一些卖盗版盘的,几乎每个小商贩都会叫卖这部剧。“因为那会儿的功课比较紧张,而且字幕组还没有盛行,网络上的资源很难搞,正版碟又没出,于是这种盗版的DVD就特别抢手。我记得买了第一季回家偷偷看,在家没看完还带到外婆家看,姥爷那会儿看了一集就特别爱。”唐紫怡现在都记得。

  90后的马铨娟在乐视做着市场部社会化传播工作,她的喜好则代表了最新一波美剧受众的喜好。“当我回想起《绯闻女孩》中的场景时,便会无数次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当Serena身穿蓬蓬裙、波点衫、亮片装神采飞扬地出现在镜头里时,这个曼哈顿上东区像谜一样的学校女王便打破了一片女孩的懵懂,我们着迷于时下流行的复古风潮,喜欢女主角所散发的随性与自由。”她说。

  美剧正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普通观众的选择。从三十年前万人空巷收看当时还叫做译制片的美剧,到后来《越狱》男主角米勒成为克鲁斯轿车的中国区形象代言人,一款针对主流人群的20万左右轿车选择美剧男主角做代言,这足以证明了美剧在中国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可2010年前后,当视频网站开始引进美剧时,都将美剧“小众”化、主打高端洋气,让更多的人认为收看美剧的只是白领、海归等窄众人群。因此,美剧的发展受到了“小众化”的局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来自北美市场、英文原音中文字幕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行其道,动辄几亿的票房已然证明“大众市场”对其的需求与接受程度。

  拟照电影的引进方式,甄选国内网民喜爱而稀缺的题材剧目、让美剧回归大众,是乐视网下半年的重点策略。为此,乐视网推出近40部精选新一季美剧,将这些“高端洋气”的美剧进行了“平民化”处理,为每一部美剧做了“大众化注解”(如《罪恶黑名单》:比《风声》更悬疑,比《潜伏》更紧张),这将帮助普通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与接受美剧,收看美剧,爱上美剧。

  影评人谈美剧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们

  (谭飞[微博]:知名影评人、娱乐策划人)

  视频网站的美剧、英剧风潮,对于提升国内观众的整体观剧质量肯定是好的,只是在短期内,因为视频网站把有限的购剧资源用在美剧上,在国内的支出也许会相应减少,这是对行业的一个短暂的不利影响,可是总的来说仍然是有益的,因为这两年我们看到有些年轻的从业人员,看美剧长大的,创作出一些高质量的电视剧,例如《黎明之前》的编剧黄珂,就坦白他受美剧影响很大,然后现在一些影视公司也像美剧一样,开始使用团队进行编剧—虽然这遭到了一些传统人士的诟病,不过它在制度上应该说还是科学的,一个经得起观众等待整整一周的电视,必然要是精品才行。

  我觉得美剧在中国,受众面将会扩大,我们说现在看美剧的是白领是精英,可是你想想,若干年前,上网的不也是白领精英吗?传播的方式变得大众之后,内容也会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十几年来美剧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又是润物细无声的,说不上有哪一步美剧对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特别大,但的的确确它又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美剧在这十几年里,正好也是对中国的消费主义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平常你看不到美国,但你却可以在美剧里获得第一手的资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剧中人物的穿衣啊、搭配啊,从这些生活的细节,再到价值观。

  中国之路

  从译制片到网络

  速度化的美剧之路

  从美剧落地中国的那一刻起,就因其无论在文化差异上,还是语言差异上,以及内容题材的差异上,成为了众多观众追捧的对象。译制时期的美剧播出形式接近本土电视剧,完全没有“季”的概念,每周一集,不管有多少集都一口气播到底。随着技术的升级,越来越多家庭拥有DVD机之后,光碟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美剧的迅速传播。热播十年的《老友记》,最早就是被内地DVD发烧友发现的,先知先觉的影像店老板,开始向顾客推荐这部美剧,原本将信将疑的顾客看完之后爱不释手,又纷纷向朋友圈扩散。这是美剧井喷的四五年,也是中国观众美剧扫盲的重要阶段。而字幕组的崛起让追剧的人群迅速扩大,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美剧观众逐渐成长,他们最先接受了新鲜事物,并将美剧作为一种文化生活传播给普通观众。《纽约时报》将字幕组称为“打破文化屏蔽者”,此时的美剧代表新潮和冲击,更代表了文化上的绝对优势地位。而美剧真正的普及之路,还是在视频网站的介入之后。

  从几年前开始,2010年初,视频网站引进《迷失》,拉开了美剧正版化的序幕,随后乐视、搜狐、腾讯、优酷等多家视频网站引进了正版的美剧资源,将许多优秀的、在青少年中有一定反响的美剧,如《绯闻女孩》、《吸血鬼日记》等引入中国,让更多已有的美剧受众可以通过更正规、更简单的渠道收看美剧,大大满足了国内美剧粉丝的观影欲望。

  如何让美剧普及

  差异化题材,满足网络需求

  如何让美剧得到普及,这一直是一个行业内的桎梏—如果美剧的受众依然是小众精英人群、那不仅不利于内容的传播,也当然不利于平台的发展。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美剧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视频网站的短板。

  正版化:影响受众人群

  拥有最大国产电视剧资源储备的乐视网,也因此从2013年秋季开始重磅打造美剧板块,并且开始了“玩儿大的”的工程,一次性引进了近40部美剧,以飨用户,这也是迄今为止视频网站一次性最大规模进行美剧的引进,而且是今年秋季引进美剧最多的视频网站。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对乐视如此大手笔的买剧行为有着这样的看法,“我在视频行业呆了那么多年,看见美剧也是从盗版到正版的一个逐步转化,以前是没有美剧正版化的概念的,基本上就是前一天晚上播了然后第二天通过用户上载拿来用。从流量的角度讲,(国产剧)那部分对我们的贡献是最大的,但是从一个平台来讲的话还是希望更加综合,覆盖更广大人群。美剧那块是我们的短板,以前也有但是量不多,从今年秋季开始新美剧数量在行业里应该是最多了,也希望改变用户认为乐视只有国产剧的印象。”

  大众化注解:更合国情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是乐视购买众多美剧的重要支撑,而推进美剧的“中国化”之路,才是乐视最看重的过程,只有通过“大众化的注解”,让更广泛的收视人群接触到、喜爱上美剧,互联网购剧的增值空间才会变得更大。

  于是,乐视此次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了《罪恶黑名单》这部美剧上,并对其做出了“比《风声》更悬疑,比《潜伏》更紧张”的“中国化”注脚。

  题材多样化:弥补国内剧短板

  在第一批购买名单上的,还有被誉为电视剧版《复仇者联盟》的《神盾局特工》,以及中国观众青睐的吸血鬼题材剧集《初代吸血鬼》(乐视戏称为吸血鬼《大宅门》)等。这些美剧包含家庭喜剧、传记、奇幻、悬疑等不同题材,弥补了国内电视剧在题材、制作等方面的缺失,从而满足广大互联网视频受众对于稀缺内容题材的需求。

  至于怎么理解大众化,高飞认为任何一个好的作品如果曲高和寡,那它的性价比就不高,在预算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很多人喜欢看、看得懂、愿意追,年龄跨度更大的剧上投入更多资源。“除此之外,在电视上播出的美剧,因为没有分级制度,如果会让一些家庭成员观看得不舒服的话,我们也会慎重地提供观看,比如惊悚、恐怖题材等等。”高飞回应。

  网络优势:平台价值一直在提升

  拥有最多长视频资源、电视剧领域排名行业第一的乐视网本身以平台优势吸引了许多受众,如今美剧大众化的推广一经开始,势必会成为综合资源最丰富,同时最能被大众接受的视频网站。但乐视更看重的,可能还不仅限于此,培养中国受众的观看习惯和带动双方的文化传播,才是乐视更长远的计划。

  “如果意识形态方面的限制能放宽一些的话,这对我们的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肯定是有帮助的,现在这些限制是在束缚产业的生命力,很可惜。国产剧现在已经全面超越了港台剧,影响力方面是遥遥领先,但是从制作水平来讲我们和美剧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从长远来讲,视频网站的(赚钱)能力肯定是越来越强的,不管是对用户的前向收费还是对广告主的后向收费,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在不断提升,这点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高飞说。

  乐视美剧巡礼

  热门

  在乐视网2013年引进的近40部美剧当中,不乏《破产姐妹》、《吸血鬼日记》、《国土安全》、《妙女神探》等等实际上早已名声在外的剧集,这一次乐视的引进是包含最新一季以及过往几季的“全本引进”。这对于尚未观看过这些热门电视剧的大众人群来说,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来加入周围同事和朋友对这些电视剧喋喋不休的讨论。毫无疑问,《吸血鬼日记》和《国土安全》将成为播放量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前者在北美已经俨然是独孤求败的节奏,在中国也不乏年轻的拥趸。而后者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则是交口不断,相信不少人会抱着“看看它到底牛成什么样”的心态一睹为快。

  黑马

  这两部剧当然已经是未播先热,也无需我们多做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乐视引进的另外几部颇具黑马相的剧集。例如,光听名字就让人十分好奇的《性爱大师》,据说是人物传记,它会不会沦为动作爱情教育片呢,总之你绝对不会在中国影视剧题材里看到就对了。还有一部《初代吸血鬼》,是《吸血鬼日记》的前篇,被乐视戏称为《吸血鬼大宅门》,讲年轻吸血鬼们的家族恩怨,似乎是制片公司想用这个题材覆盖更多年龄层……接下来是在我们看来最具黑马相的作品:《神盾局特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复仇者联盟》中的Coulson特工死而复生,召集多位各具特长的特工和一位平民黑客高手共同组成第七等级的特别行动小组,专门对付拥有超级能力的超级势力。这显然比吸血鬼(还是吸血鬼爷爷)这类明显带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故事,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当《复仇者联盟》电影票房高企时,我们也有理由期待美剧版的《神盾局特工》会有不错的播放成绩。此外,还有一部被称为女版《生活大爆炸》的剧集《嗨翻天之夜》,将在乐视独播,非常值得关注,从宣传片来看,该剧对于那些只想窝在沙发里的宅男宅女,实在是太及时了。

  饕餮大餐

  文化论断

  让美剧来得更猛烈些吧

  乐视宣布一口气拿下近40部新老美剧,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们也不甘落后地发力,对于这波业界的新行情,我们只能说:哇,这真是太及时了,因为再不来点儿美剧的话,我们就会被那些国产大(Lei)片们毒死。

  观众:从精英到大众

  几年前,我们看美剧时,还带着点敬畏的色彩。在盗版碟作为一个行业最欣欣向荣的那些年里,行业就已经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自我细分,比如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第一排面上一定得放两张《黄飞鸿》,但大学门口卖的则一定是《老友记》,在宿舍里熬夜恶补《老友记》,至少还能打着练习英文听力的幌子;而上大学了还看国产片,难免遭人窃笑。

  所以,美剧刚开始风靡,自然而然带有些精英色彩。一直迟至2010年,还有一个大V朋友曾经不解地在媒体上做悲愤状:为什么我们不爱看美剧,我们偏偏爱看《宫》?后来我们告诉他,视频网站大多数流量都由像《宫》这样的国产电视剧带来,美剧的贡献不到一成,大V于是默然。

  精英当然是“一小撮”的,而看美剧,简直是成为(或者说,自以为)“一小撮精英”的成本最低廉的方式。就连大吼一声“Nonsense”,感觉都比“胡说八道”要有范儿得多。但实际上,美剧带给人们的心理优越感,却是在逐渐变低。先是字幕组的出现,从结构上便打翻了精英对美剧的垄断,接下来,几家视频网站巨头之间的版权竞争,让中国告别了盗版时代。说起来这件事也跟乐视有关,早在2005年,乐视的大Boss贾跃亭就率先进军数字版权业务——在免费的BT种子散布全国时,他花钱购买影视版权,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疯了——可是,这件事居然就搞成了。它带来的最直接后果,自然是盗版碟作为一个行业的彻底垮掉,不过更重要的是,原先美剧只是论坛里的分享,而论坛则大多是某个群体实现自我意识的所在(比如,时至今日,不少论坛的注册甚至都已经不向大众开放,而是需要熟人推荐才可获得注册码),但视频网站这么一折腾,美剧被放上了完全面向大众的平台。

  美剧会变得更加大众化吗?这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你瞧,互联网本身也经历了从国防重器到家用电器的演变,更何况,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完全不可逆的时代。除了将“看美剧”当做一种身份识别的童鞋,会对乐视网大量吃进美剧感到无奈,其余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示,这事儿办得太好了。当然,在网络观剧的“鄙视链”里,英剧取代了美剧,成为高端冷艳人士的首选,而美剧却开始走向了大众化。

  行业:从单枪匹马到整体进化

  别哀怨。美剧如果能大众化——或者不着急,把目标定低点,比如,从视频网站总流量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那都是功德无量。因为和国产剧相比——美剧……对不起,怎么能比呢?前两年一个影视公司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人拍电视,一集成本150万美刀,中国最多80万,还是人民币,完全是两个实力不对等工业体系。光是从类型的丰富程度上讲,美剧无所不包,要深刻的有《国土安全》,要传记有《性爱大师》,要找乐有《破产姐妹》,或者无聊了要找虐,还有堪比《走进科学》的《美国恐怖故事》。你看,这里头好多从名字上看,在国内压根都立不了项。

  1980年代《加里森敢死队》中途停播后,广大群众纷纷给中央电视台质问怎么回事,现在我们仍然有权利要求看更好看和更丰富的电视和电影,我们当然有这样的权利。在方校长修了墙之后,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更加依赖于视频网站的努力。

  废话,除了互联网还有谁?

  前两年,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还在推杯换盏,讲“网台联动”,现在这个词都快要被淘汰掉了,即使从国内的剧集来看,宁财神[微博]的《龙门镖局》,已经史无前例地在收视率惨败的同时,获得了网络的垂青,根据艾瑞数据显示、单以排名第一的乐视网来看,播放量达到了全网第一,相当于一线卫视的用户覆盖。你若岁月安好,我就晴天霹雳,这种关系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几年前,视频网站的公关们,会央求记者在写某剧在某某电视台的同时,附带着提到视频网站;现在,记者则会主动地询问起某某剧在网站的播放量。

  视频网站的美剧热同时将颠覆掉那“电视观众是40岁以上初中文化以下家庭妇女”的陈词滥调,这简直是一定确定以及肯定的——90年代英达喝了洋墨水回国鼓捣出的《我爱我家》,是90年代中后期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它难道不是得到了所有年龄层的喜爱吗?《我爱我家》吸收了美剧当中最常见的情景剧,但可惜的是那会儿没有互联网,这种学习是零星的,英达之后再无英达;转眼到了2010年,受字幕组熏陶的80后编剧渐渐站上舞台,《黎明之前》情节紧张故事紧凑,美剧范同样受到欢迎。年轻人不是不爱看电视,他们只是爱看好电视而不是坏电视;年轻人不是不爱看电视,他们只是追捧能够延伸互联网到大屏、自由点播的超级电视而不是只能坐等节目表安排的老套线性电视。得中年妇女得天下的经验,是电视时代的经验。—现在是多屏时代,嗯哼,走好不送。

  高层专访

  热爱美剧的并不一定只是白领

  南都娱乐周刊:我们注意到最近中国的视频网站大量购买美剧,它是否为你们未来的重心?

  范贝贝[微博]:在中国,我们的目标是扶持视频网站的业务,使之能够成为美剧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媒体平台。在初期发展阶段,我们在节目价格方面会有一些让步,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以及视频网站收入的增加,我们的片费收入也会同样随之增加。视频网站肯定是华纳接下来几年在中国的工作重心。

  南都娱乐周刊:最近几年美剧的制作有什么趋势和变化?

  范贝贝:美国电视网通常是采取周播的形式,秋季剧一季一般大约22-24集,而且procedural(程序化剧集)要比连续剧更容易成功。上一美剧季,华纳出品的由凯文·贝肯出演的15集连续剧《杀手信徒》获得了巨大收视成功。于是今年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很多制作公司都推出了与之类似的13-15集的“Event Series”。9月23日即将在CBS上播出的《人质》就是此类连续剧,随即便会在包括乐视网在内的视频网站上播出。这类剧集通常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扣人心弦,非常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品位。

  南都娱乐周刊:乐视网提出“让美剧回归大众”,这很有意思,您对他们的战略是否赞同?

  范贝贝:中国的网络视频业务环境非常复杂,竞争也非常激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回想以前《鹰冠庄园》、《神探亨特》等美剧在中国播出时,也可谓万人空巷。热爱美剧的观众并不一定只是白领。白领和年轻人对网络媒体的熟悉让他们较早地成为了美剧的主要收视人群。随着宽带上网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发展,普通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慢慢开始接受并喜爱上网看电视剧的生活方式。乐视在这个时间推出“让美剧回归大众”的思路是非常契合时机的。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