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业界领军人物自述创业史 经典产业模式独家大曝光
出品:新浪娱乐 制作:娱乐策划部 监制:萧牧 张晗 主编:魏君子 责编:竹聿名 瓮欣 陆姝

第二十五期:年终特刊——对话七大民营电影公司掌舵人 更多>>

2012,末日并未降临,奇迹却接连诞生。乌尔善执导的《画皮2》pk掉同档期陈凯歌的《搜索》,以7.3亿票房创出历年华语片本土票房新纪录;成本不到3000万、徐峥的处女作《泰囧》在李安、冯小刚、陆川、王晶、刘伟强、成龙等一众大导演投资过亿大片的围剿下,气势如虹,使得华语影史本土票房冠军再次易主。回想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开启大片时代、统治贺岁档,似乎就在昨日。然而,江湖已经不再是大佬们最熟悉的那个江湖了——新人要出头。

第二十四期:“好声音”梦工厂的秘密 更多>>

有人说喜欢看好声音是因为看到“燃烧生命”的感觉,其实“燃烧生命”的远不止是选手。一群有着美好愿景和共同目标的人,花大钱,办大事,用热情和汗水,用专业和经验,打造了一座“梦工厂”。他们不心存侥幸,“把每场节目当成最后一场来做”,在每个细节上推敲、改进、精益求精。然后,他们得到了他们应得的成功——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窃以为,这才是《中国好声音》最大的正能量。

第二十四期:“最佳拍档”王晶刘伟强赌战《大上海》 更多>>

1996年,香港电影市道继续步入低谷,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在该年,一家名为“最佳拍档”(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的电影公司横空出世,以主攻年轻人市场为发展策略,在短短数年间接连打造出创造票房佳绩的“古惑仔”系列、《百分百感觉》及《风云雄霸天下》等片,因此曾被业内誉为“最具市场触觉的电影制作公司”,而由王晶[微博]、文隽[微博]及刘伟强[微博]结成的创制组合,也随之成为港产片低迷形势下的一次“逆袭”。

第二十三期:对话徐枫 详解汤臣电影成功之道 更多>>

“汤臣”是华语影坛成绩彪炳的制作公司,演员出身的徐枫几经磨练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好制片,比如大胆提拔新人和启用已经跌到谷底的影人,曾经跟随大师胡金铨的经验则让她深深意识到通俗和艺术达成统一的必要性。从《好小子》系列到《滚滚红尘》、《霸王别姬》,从台湾到内地再到戛纳,徐枫和汤臣不仅推动了两岸电影合作的立法,也多次在国际影展获奖,并取得极佳的市场收益。1998年,徐枫本人获封戛纳电影节“最佳制片人”。

第二十二期:张家振浮乐莲 演艺界金牌推手发家史 更多>>

2011年12月19日,大国丰臣演艺人有限公司在京成立,该公司由香港富豪李泽楷的电讯盈科媒体集团与闻名遐迩的台湾汤臣国际娱乐联合发起,如此财势背景当然令业内及媒体侧目。相比之下,签约宋慧乔、苏志燮、赵文卓、林保怡、俞飞鸿等艺人的声势反在其次。“大国丰臣”凭什么吸引到港台两大财阀加盟呢?毫无疑问,因为张家振。恰逢张家振和浮乐莲重新起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听一听二位的经历心得、沉浮抱负。

第二十期:崔宝珠李连杰正说“正东”二十年 更多>>

2011年,随着李、崔再度携手《白蛇传说》,“正东”再起指日可待,未来“正东”若挂甲再战,又会否重现如当年《方世玉》、《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镖》等般的经典佳作?也无疑为影迷观众津津乐道。本期《新航标》,将与读者共同见证“正东”廿载发展历程,揭秘其作为独立公司的产业模式,并探讨监制作为幕后核心的关键作用。来龙去脉,且由李连杰、崔宝珠娓娓道来——

第十八期:飞跃一甲子 银都正传 更多>>

如今,香港银都已飞越一甲子,在中国电影一片红火的大环境下,也迈出自己的节奏步伐。本期《新航标》独家对话宋岱、张鑫炎、方平、鲍起静、冼杞然、许鞍华、关锦鹏、徐小明、尔冬升,回顾“长凤新”的理想年代,“银都”的探索时代,跟进“银都”未来在片库经营、《一代宗师》、上市计划等一系列举措——“银都正传”,马上开幕……

第二十一期:韩三平上任记 中影改革12年扫描 更多>>

1999年,中影集团成立,韩三平主抓创作制片,积极探索市场,改造重组集团各环节,这十二年间,“中影”迅速发展,在这个大片时代上演了一出出“杜拉拉升值记”。眼下,“中影集团”即将上市,董事长韩三平面临退休,而中国电影也经过了十余年的艰苦挣扎,迈向良性轨道之余,也遭遇着更为复杂的局势。此时,去回顾韩三平二十年来的“上任记”和中影集团这十二年来的“升值记 ”,可能别具意义。本期《新航标》对话韩三平,扫描中影改革历程。

《新航标》十九期:银河映像十五年 制作公司生存之道 更多>>

在兼顾市场的同时,还能开创作者风格,坚守个人品牌,一度风光上市,并打入国际市场,做到十五年以上,放眼华语影坛,这样的公司只有一个——银河映像。   十五年来,银河映像作品质量上乘,也能确保产量,作为制片公司,相继成为中国星、寰亚、美亚、寰宇、骄阳拉拢合作的对象。如今,银河映像也有北上计划,新浪娱乐对话杜琪峰、韦家辉,探讨制片公司生存之道,揭秘“银河映像”是否“难以想象”……

第十七期:对话不亦乐乎 马珂负责子弹 姜文负责飞 更多>>

圈内有个很认真的笑话,说姜文拍电影一定有“马”才能功成。《阳光灿烂的日子》有夏雨饰演马小军;《鬼子来了》有自己饰演马大三;《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因为没有马,才在市场失意……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缘故,《太阳》之后,姜文立即找来了一匹马——制片人马珂,两人合作新片《让子弹飞》,改编马识途的小说,在戏中大拍马戏。

第十五期:曲高须和众 陈凯歌商业大片十八年 更多>>

从《霸王别姬》开始,陈凯歌做商业电影的路途便一发不可收。此后相继推出《风月》《荆轲刺秦王》《温柔地杀我》《无极》《梅兰芳》以及《赵氏孤儿》。本期《新航标》,新浪娱乐对话陈凯歌导演以及新片《赵氏孤儿》中的两大戏骨葛优、王学圻,梳理陈凯歌的十八年商业大片之路,倾谈一路走来的创作之道,解密其最新力作《赵氏孤儿》台前幕后和精神内涵。此外,从拍艺术电影到开始讲故事,以陈氏影片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又经历了怎样的出走与回归?

第十六期:本山博纳双雄会 娱乐产业如何大笑江湖 更多>>

赵本山看不惯电影圈互相掐架的风气,所以大都只做演员而不做投资,在接触到于冬之后,他开始决定要投拍电影。赵本山经常跟于冬讲,“电影圈总共没几个人,吵啥,咱别跟他们掺和,每年做一部好的贺岁片给观众就行。”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大笑江湖》。赵本山、于冬双雄相会,内地两大民营娱乐公司强强联手,究竟这两大企业各自有何经营妙招?新浪娱乐独家对话赵本山、于冬,为您梳理出这两大内地娱乐产业公司的大笑江湖之路。

第十三期:华谊兄弟 电影界“通天帝国”构建报告 更多>>

华谊兄弟公司的董事长王中军早年为了投资拍电影,不惜卖掉自己收藏的字画和房子,贷款来拍。而今,资金早已不再是问题——华谊兄弟从早年初涉电影圈的广告公司,一跃成为人们口中的“全方位娱乐王国”,并且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传媒公司。
  在成立华谊的初期,王中军、王中磊便将“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作为华谊的一大梦想,在不断逐梦的过程中,电影自始至终是最令他们引以为傲的一个元素,同时也是最大的助力。

第十一期:2010中国电影"泡沫之夏" 更多>>

著名影评人列孚曾经描述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他说那时港片的投资客几乎汇集了各种身份,有开殡仪馆的、混黑社会的、盖房子的……
  像二十几年前一样,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同样面临着空前繁盛的局面——大量的热钱像往许愿池里扔硬币一样不假思索地砸进来,诸多投资客想在电影金矿里捞上一把,即便没钱赚,也有名气可图。

第十四期:合拍大势记 寰亚光线探索启示录 更多>>

为了梳理出合拍片近二十年的发展脉络,新浪娱乐对话了六位在合拍片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可以宽泛地分为三组,寰亚的林建岳和庄澄、光线的王长田和张昭、以及目前在岗位上选择合作的陈嘉上和刘伟强。这是三个很有趣的组合:寰亚是一个称得上年轻的电影公司,光线是一家从电视业杀将过来的民营娱乐公司,作为创作者的陈嘉上和刘伟强,就像两根上下穿梭的线,他们的经历不时地交汇在一起,也串联起寰亚和光线、或许多其他电影公司之间的合作——抑或竞争。

第十二期:直击星美 解读十年产业链布局 更多>>

如今业内聊电影,言必称产业链,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但放眼望去,内地公司当中,真正拥有一体化产业链的屈指可数,而星美就是其中一家,所以覃宏敢说:“我们每个产业链条点未必都不是第一名,但综合优势在中国民营企业是最优势的。”
  星美进入电影行业十年,按覃宏的说法是“交了很多学费”,加上之前低调行事作风,其实一直并未显山露水。如今,经过十年步步为营运筹帷幄,制作、院线、发行、艺人等各条战线已经随之壮大。

第九期:黄金十年影坛方略 对话蔡松林、刘德华、王晶 更多>>

《未来警察》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于观众来说,这或许又是一部情感与特效兼备的科幻动作大片,只是由中国电影人制作完成。对于业内而言,这其实还是一次三位渊源极深的影坛名家的盛情再聚,只是让蔡松林、刘德华、王晶“三剑客”一等就是十几年。
  上世纪90年代,蔡松林的“学者”正值鼎盛,用台湾资金制作不少港片,获得资助的赫然就有刘德华的“天幕”和王晶的“创作室”。彼时,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已经接近尾声……

第八期:中国流行音乐这十年 更多>>

2001年4月,第一届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到场助阵的众多明星让音乐风云榜成为流行乐坛又一广受关注的颁奖典礼。
  十年来,音乐风云榜成为华语乐坛的一个见证者,它眼见了华语乐坛天王天后的改朝换代、流行风格的起起伏伏、传统唱片公司的盛极而衰。新浪娱乐透过风云榜的记录,为您梳理华语流行乐坛十年来的变幻更迭,潮涨潮落。希望它们将会成为日后回望这十年时,足够坚硬和有意义的参照物。

第六期:安乐正传 对话“大制片家”江志强 更多>>

这十年,内地电影强力反弹,巨资大片如雨后春笋,一时热闹非凡。如何扩大市场空间,保障巨资回收,是片商最关心的问题。于是,进军海外市场成为各大电影公司的当务之急。
  如何叩开欧美大门,分海外市场一杯羹?这是一个难题。这时候,电影公司往往想到跟一个人合作,如果有他保驾护航,十拿九稳。他就是安乐电影公司总裁——江志强。
  《时代》杂志封江志强为“亚洲英雄”……

第四期:影坛大亨向华胜内地再续港片传奇 更多>>

香港影人北望神州多年,但蜂拥而至的代价是港味渐失。“其实内地观众爱看的还是我们原汁原味的港片啊!”——说这话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港片制造家向华胜,他一手创立的“永盛”公司,主打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李连杰等巨星领衔的大制作,屡创港片神话,曾经六年内四登票房榜首,其制片模式和题材选择均有独到之处。
  时隔多年,向华胜也选择了进军内地。他看好这个市场,但不认同迎合内地口味是唯一出路……

第二期:人人电影,我们制作 更多>>

内地市场迅速发展,亟需有经验拍商业片的专业电影人,所以香港影人有了用武之地。张陈冯之外,目前国产商业大片基本是香港导演担纲。在这方面,陈可辛堪称开路先锋,他不仅是首位杀入两亿票房俱乐部的香港导演,更因与黄建新、于冬合组“人人电影”,在贺岁档祭出动作大片《十月围城》为世人瞩目。“人人”打造的产业模式,势必成为香港影人进军内地的新航标……如何商业?如何组合?如何回报?“人人”自有妙招……

第十期:嘉禾四十年风云雄霸史 橙天入主新模式 更多>>

 曾几何时,嘉禾的标志几乎可以代表香港电影,打造的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更风靡世界。香港电影最繁盛的时代,邹文怀、何冠昌主持的嘉禾是最重要的缔造者:嘉禾首创卫星公司分红制度,并主攻发行及院线业务,70年代与邵氏逐鹿香江,80年代与新艺城、德宝三足鼎立,90年代仍为割据群雄之霸主,即便九七前后,尚有《风云雄霸天下》登顶年度港片票房冠军。

第七期:中国电视剧风云30年 更多>>

2010年1月31日,北京饭店的宴客大厅觥筹交错,205位导演和近三百名演员一起庆祝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年会召开——而就在一年前,会长陈家林曾经对所有的理事许诺:“即使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把这个组织办下去。”
  借首次年会东风,新浪娱乐独家对话30年来业内21位颇具代表性的电视剧导演。他们当中,既有昔日奠基电视剧的开创者,也有30年飞速发展的见证者,还有撑起当下行业的中坚者……

第五期:上影航母建造攻略 更多>>

纵观当下中国电影版图,群雄割据,各出奇招。上影资历最老,曾几何时,还是一个“等米下锅”的亏损“困难户”,但仅仅过了五六年便已扭亏为盈,跃升为综合实力一流的电影集团。
  如今上影旗下不但拥有制片、发行、放映、片场、媒体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采取共谋共荣的战略,联手英皇、寰亚成立新公司,并邀请王家卫、贾樟柯等国际知名导演合作,通过集团强大的产业链及平台转化为更可观的市场价值……

第三期:长宏破浪 台湾商业电影30年 更多>>

台湾金马奖刚刚落幕,小成本文艺片依然是宠儿。不必惊奇,这是台湾电影多年的传统,正所谓:“不文艺不成活”。但问题是,任何地区的电影业都应该有商业和文艺两极,具体到台湾,文艺这边大师云集,商业那边——30年来只得一个朱延平和坚持投资制作娱乐片的“长宏”吴敦。
  这就是台湾电影30年来的现状,文艺片大行其道,商业片香港好莱坞先后领风骚,台资港片不少,本土制作寥寥。即便如此,长宏还是缔造了一系列神话……

第一期:张艺谋张伟平的新画面传奇 更多>>

这三年,中国电影风起云涌,票房大战屡创奇迹,大片蜂拥而上,你追我赶,一派热闹景象。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啊,张艺谋和张伟平的缺席,使得中国电影这三年的群雄争霸,有点像少了中神通和老顽童的华山论剑,不够激烈也不够热闹。
  “他们开创了国产大片时代,无论这个时代创造了巨大利润或者得到了巨大谴责,他们开创了一个电影时代,已成定局。”——2010年贺岁档,“二张”王者归来,《三枪拍案惊奇》延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