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曹滢)刚刚组建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昨晚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搬上了首都剧场。手风琴伴奏下的悠扬歌声《红莓花儿开》将数百名观众带回到往昔记忆中。
4月2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北京首都剧场演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该剧根据前苏联同名中篇小说改编,是中国国家话剧院2001年组建以来首次亮相的大戏。凯丽(前左)在剧 中扮演战士丽扎维塔。新华社记者杨飞摄
作为国家话剧院的开元大戏,院长赵有亮首先看重的是这部作品在中国的深厚群众基础。白桦林、枫树叶、身穿列宁装的女兵,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前苏联小说家瓦西里耶夫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中5名女兵为国捐躯的故事,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由著名话剧导演柳必莫夫改编的话剧,则被视为俄罗斯话剧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重排这部戏,当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留学俄罗斯的戏剧博士查明哲担任了这部戏的导演,这位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导演强调了与苏联版本不同的另一种主题内涵:“美的顽强生长和美的不屈毁灭。”在他的手中,真正的白桦林搬到了舞台上,错落有致的转台,营造出丰富深远的“大舞台”效果,而俄罗斯风格的11首歌曲,构成了抒情浪漫的华彩乐章,贯穿在全剧中。
国家话剧院院长赵有亮认为这出戏代表了目前中国话剧艺术的最高水平,打响了国家话剧院的“第一炮”。主演张丰毅和荣获18届戏剧梅花奖的演员凯丽塑造的形象丰满生动,一批初露头角的新秀扈斌、翟佳等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昨晚前来观看的观众大多是中年人。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女士看完演出后久久不能平静,她说,这场戏把她带回了战争年代,中国导演的创新发挥出了舞台艺术的魅力。在这里,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美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但给人情感上的强烈震撼,还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完)
国家话剧院,打造话剧“航空母舰”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曹滢 沈路涛 周润健)
见到赵有亮院长是在中国国家话剧院排练现场内。昨天晚上,国家话剧院成立之后的开山之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首都剧场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空前热烈的掌声。随后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另外两部话剧经典名著《萨勒母女巫》和《老妇还乡》也将相继出台亮相,接受观众对国家话剧院的检阅。中午一点半,赵院长看完排练,和演员作了总结动员之后,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艺术家不能用行政手段来管理”
中国国家话剧院于去年年底成立,它是由两个国家级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组建,集两院的人力、财力,拥有其他剧院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被人们称为“话剧国家队”。在这个被人们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新生儿身上,刚刚组建,就鲜明提出了在艺术生产、分配方式、市场拓展、剧目调研以及运行机制上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希望以此带动中国话剧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赵有亮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有一半时间是在从事剧院业务领导的工作。多年的经验让他对剧院领导职务深有体会,“艺术家不能用行政手段来管理”。作为国家话剧院的一把手,他一上任就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赵有亮麾下汇集了查明哲、王晓鹰、吴晓江、孟京辉等知名导演,以及陶虹、朱媛媛等200多名演员,堪称阵容豪华、实力强盛。赵有亮非常强调要为他们营造宽松的创作环境。“我不会对我们的编剧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写话剧剧本是件需要激情、积累的事情。我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深入生活的条件和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导演工作室制过去在实验话剧院中运用比较成功,而现在赵有亮却表示不一定会延续这一方式。“现在本来就根据各位导演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极有创作冲动的,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剧院的成就靠的就是导演,像原来北京人艺的焦菊隐。”
对于艺术家来说,话剧舞台是真正塑造精品摄取养料,得到锻炼提高的地方。赵有亮认为,剧院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而应当在推出好剧本方面下功夫,才是把演员吸引回剧院的根本办法。因此在演员的管理体制方面,赵有亮明确表示,他推崇的是“放手”政策。
“剧院的演员应当完成好剧院演出任务,但我也会考虑演员在外接拍影视的情况。如果有好的拍戏机会,我会放手让他去做,不能让他们因为一部戏或两部戏而死守在剧院。”在赵有亮看来,既然是国家话剧院,就应当有宽广的心胸。对于艺术家来说,能得到一份宽松愉快的创作心态太重要了。这种对演员的管理方法,是国家话剧院的一个重要管理原则,并将在今后逐步形成制度条文以便规范。
创造一个好的艺术氛围,团结一个好的创作群体,是赵有亮极力主张的。他的眼光还在全国各种大大小小的团体中寻觅,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让他有了极大的空间,为国家话剧院招兵买马,广纳贤良。
“没有风格就是国家话剧院的风格”
国家话剧院定位在以排演话剧为主的运行机制上。记得在去年年底国家话剧院成立大会上,赵有亮一口气开出了一张大约6出剧目的戏单。除了5月份在“中直院团演出季”中推出的三大经典名著外,还“抛”出了几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和实验话剧。组建3个月来,赵有亮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抓拍戏、抓创作上。“国家话剧院一出场,就必须是代表国家水平的、振奋人心的演出。” “鼓励原创剧目,以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为主。” 赵有亮透露,现在他的案头上就有三至四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新作。其中包括以大荒诞,大讽刺的手法,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新闻热线》;剖析和透视教育改革的《大炎热》,以及根据霍达小说《红尘》改编的剧本。这些戏计划今、明两年内将陆续上演。比较真实地反映各种类型人物的真实心理,引发大家的思考,推动社会发展,在他看来,这不但是艺术作品的终极目标,更是国家话剧院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
选择三部外国作品作为国家话剧院的开山之作,多少显示出目前国内原创剧目低迷的尴尬局面。“新的原创剧本还不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因此只好选择了国外经典作品,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锻炼演员。”赵有亮一席话显得有些无奈。但毕竟国家话剧院已经将抓原创定为了总体的发展思路,对编剧、导演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围绕着推动原创作品的诞生这一目标。
当然,介绍世界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也是国家话剧院检验自身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话剧院应当什么都能演,没有风格就是风格。”赵有亮这样说。
“不宜妄自菲薄,才是国家话剧院的大家风范”
人们常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赵有亮却明确表示:“对于是否邀请外国导演前来执导交流,我会非常谨慎。”
对于世界舞台上的经典名剧,赵有亮希望看到高水平的外国导演来中国剧团排演,他认为艺术观念上的不同会给双方的艺术家带来很新鲜的东西,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话剧创作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已有了很高的地位。”赵院长指的是先锋派戏剧,比如在德国演出的备受外国同行赞扬的《查理五世》,在戏剧形式上就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此外,去年获奖的话剧《生死场》也可视作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肢体语言表达方式的创新上得到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而国外很多剧团往往靠电脑控制的大舞台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发展自己民族的东西,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宜妄自菲薄,这才是国家话剧院应有的大家风范。”
在目前国家话剧院的队伍中,赵有亮认为最缺乏的当属营销方面的人才。现在依靠中演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组建剧团自己的演出公司、剧本买卖公司以及影视公司。除了正常的排练演出外,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艺术市场规律的良性运行体制,以维护剧院的正常运行。
新兴的国家话剧院还处于磨合期,原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清理完毕,新的规章制度尚未确立,一切都还百废待兴。在赵有亮院长的时间表里,从第二年起,才算是国家话剧院的起步年;第三年初见成效,树立起国家话剧院整体形象;第四年是全面开花;到了第五年,在软件、硬件建设方面都能真正代表国家水平。“我们的理想是5年内建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剧院。”赵有亮自信地说。(完)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