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满岩):2月18日独角戏《我爱抬杠》在北京北兵马司剧场首演,昨天记者观看了这部戏的最后彩排,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和爱戏之人好奇的戏剧稀有品种“独角戏”,一点一点掀起它神秘的面纱。
舞台极简,一条几案,一盏油灯,一觚浊酒,一副对联,几个木头小人就是全部。然后就看秦焰的了,昨晚是他一个人的舞台。开始并不怎么惹人注意,就是一个主持人,有点
浅薄、絮叨、油腔滑调,就跟我们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差不多。看着看着就看出了味道。通过主持人对一个忘记自己有多大年纪的世纪老人的采访,老人开始诉说起自己的一生,期间是中国至少是北京一个世纪的缩影,一个人演来,他用语言与形体为我们展现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戏里,秦焰扮演的老人是个“抬杠的”。过去“抬杠”是一种职业,就是为死人抬棺木,杠数的多少标志着死者身份的高低。透过这个职业,通过他给从慈禧、安公公、孙中山以及后来的电视剧组“抬杠”,折射出了八国联军入侵、大清灭亡、军阀混战、日本侵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普通人的命运。秦焰一个分饰多角,让我们回想起《老残游记》中白妞说书时的惊心动魄,又让我们对一个小人物的百年沧桑感慨万端。
与去年北京话剧舞台上比比皆是的豪华大制作相比,《我爱抬杠》这个独角戏走向了另一个“极简主义”的极端,无论是从舞美、灯光还是表演而言,走的都是以内涵和功力取胜的“质朴戏剧”路线。一位戏剧界资深评论人士在谈到这部戏时,很感慨地说:“《我爱抬杠》仅仅用它的文本和表演,就足以与许多上百万的舞台布景相抗衡。”该剧策划人袁鸿对这部戏可能的市场认同程度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我爱抬杠》这种走“质朴戏剧”路线的戏剧作品将为患上浮躁的“戏剧富贵病”的话剧舞台打上一针清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