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孤独与片断美丽——踏踏的信及我的回答 文/苏小翙
收件人:苏小翙 标题:永恒孤独
晓翙:
这样的感觉真好,一坐到屏幕前,手放在键盘上,很多感触就流畅的涌出来,比起这
样,说话似乎是件尤其让人劳心劳力的事情。
“星空是无用的/但它存在着/哪怕你在一所房子里/哪怕这是白天/哪怕有云/哪怕你瞎了/或是死后/我知道的仅仅是/当你想看/并确实在看时/它就在那里/当你不看/或者看不见时/它就在那里。”
它在我所罗列的题纲开头出现,是因为这首读起来冷冰冰的诗有一种我难以言说的深远。很多属于我们的美好事物都像极了这首诗里的星空,比如年少轻狂,比如感动,比如一些愤愤然的年月和曾经青涩难堪的四处碰壁。
在拍DV之前,我想我是走进了无法解释的困惑,正在远离整个世界的幻觉困扰着我,忽然之间,我觉得我不能看清身边的每一个我曾经确定熟悉的人。找不到人分享、分担,甚至倾诉,整个底稿在我完成它的时候就已经死去,在那时候,对我而言,我怀疑一切的意义,甚至是我刚写完的本子,我的周围没有坐标,没有人站出来和我探讨,哪怕说好或者不好,接连十天我的日记里只有“我觉得累、很累”,我讨厌推着什么事情往前走的感觉,我对兴兴说:“为什么,为什么我觉得我不认识你们了?”
从黄岛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你的话,我不得不承认你从一开始就点中了我这么长久以来的痛处,我想你恐怕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那种“半夜汽笛”吧。
这样,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修改底稿,感觉好极了,至少这不再是一片空空沙漠,至少有树什么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又获得了方向感。甚至因为这最初几天的遭遇,我又获得了新的感触和素材。
我们的主题,现在我知道,我想说的是关于“永恒孤独”,就是说无论如何,每个人实际上是由孤独着走向最终的孤独。比较浅的方面来说,无法分享,无法被人明白或明白别人,理解的歧路等等,从深的方面来说,甚至是人类和他们自己之间也相隔云山万重。
在DV的结构上,目前是由梦和现实两部分构成,梦实际上是下意识也是更本质、更深层的生存状态世界,整个梦的环境是一片偌大的森林,只有一个人在到处找出路,没有路标、没有方向感、甚至没有同伴。在梦中虽然看到很多事情,但最终我们就会明白,最后还是只有“我”一个人。
同时,现实的部分里,“我”就目前的设想而言,我希望他是一个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人,甚至今天中午我们所说的“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比较迷惘”这只能算是性格特点的一部分,而我们还需要一种外露的东西,我现在还不能清晰的看到那是什么。就以前的想法,我原想做一个寓言似的东西,就像卡尔维诺的小说那样,但是即使是这样,在现实的部分,作为看到一切现实、串联一切现实的主人公本身也应该有他令人陶醉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晕了~~~~~~。
我也曾经想描绘出这样一个人,他比较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但是他更相信这世上应该有一个他所来自,他应该属于的部落,里面的每一个人才是和他一起的,他想既然自己会流落到这样的如海世界,那么一定还会有别的自己的同族在这世上的某个角落里忍受飘摇,最后当然是没有结果,或者最终明白他自己就是整个部落,
这样就可以把一种深层的精神状态揭开来SHOW。感觉可能会有点像艾伦。帕克的《鸟人》,但是要掌握分寸就很难,我又不甘心干脆拍一部精神病电影,矛盾了,碰到瓶颈的感觉真糟,或者我大胆一点就可以来表现一种极致,一种为现代成人生活所扭曲的自然人性,压抑又孤独,不是一棵草、一滴水、一缕月光、一撮泥土,为生计奔波、不能浅薄、不能无知一生、作茧自缚。
我想我们年轻的愤怒或者颓丧都是来源于对于心灵孤独的初识,在日后的逐步接触里又逐渐习惯,逐渐麻木。
我不确定我是否说明白了,你觉得怎样,除了我还不清晰的部分,期待你的回信,说点儿什么都好,我需要新鲜的另一种思想激发灵感,就像前天那样,其实,对你倾诉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整理思路的过程,这样本身已经很美好而且奢侈了。
外面的雪忽然下的很大,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说:“怀恋过去的事是:枯了的葵叶。雏祭的器具。在书本中见到夹着的,二蓝以及葡萄色的剪下的绸绢碎片。在很有意思的季节寄来的人的信札,下雨觉得无聊的时候,找出了来看。去年用过的蝙蝠扇。月光明亮的晚上。这都是使人记起过去来,很可怀恋的事。”那么现在,无疑还要算上立多时,几度梅雪了。
踏踏
发件人:苏小翙标题:片断美丽
踏踏:
很久之前的很平常的一天,当我摊开信纸,准备再想从前在学校的大合堂里那样,以淡淡的随意的笔写下一封信的时候,我便发觉自己再不能够了。脱离了手工的写字对我来说,其实是相当使我感觉悲哀的,只是我再也没有办法离开键盘了。有的时候一旦远离了最初的轨迹,就很难再回到从前。但是若我怀想从前如何奠定了以笔为命的根源,也很难寻找到一丝的自愿,我们所以为的巨变无非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而所谓发展,就是暗指了越来越好。
我不记得是不是对你说过我是有信仰的人,就好象我了解你所列出的那首诗对于整部DV作品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大概正暗合了其中的一种意象,没有星星的天空是太单调了,当眼前的纸张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往往很难动笔去画点什么。但若那纸上原本有一个点,即使是无心的,毫无规律和暗示的,但只要它是亘古就在那里的,也就自然的会成为你的一种依托,随后可以伸展开始,实现你的理想。
所以因着这首诗,你想到了永恒的孤独与绝望,无路出走或者是别的什么。这很好,并且我认为,这些是属于你自己的,而绝非这首诗无意中赋予你的,就像你说的我做了你的汽笛,我想也不过是一个假象,其实是我的语言让你有了认同感,而这种认同,当然是与你心底的那些相仿。所以我以为,你需要的,只是不断的与别人沟通,借用他们的那些带着刺痛性的,尖锐的词语来做药引,然后做出引流。
这些不是太费力的事情,就好象王家卫不写剧本的习惯,我想他也是希望思维的种子能够在过程中继续生长,而不是在事先培养出树木然后直接砍掉来专心造屋。那必将越发的封闭。或者当你觉得劳累的时候,你可以暂时停顿下来,或者可以更宽泛的纵容思想的迸裂。
大一的时候我偶然在图书馆借到一本《根鸟》,作者是北大教授曹文轩,通篇讲了一个少年在路上,这条路最终没有尽头,而他的出发,也仅是因为一个梦。路途上所依序出现的鹰,马,河流,烟漠,恬静的米溪,糜烂的莺店……他在其中流转,经历了些萃取似的,变的坚忍,硬朗了,对那遥远的梦,也并不抱有当初的急切了。最终他也没有停下来,但是梦中满地百合花的山谷和那个等待拯救的女孩也始终不曾出现,甚至那个梦境都被他自己怀疑了。是的,原本这世界就不存在什么尽头,正如大海的浪花始终都生生不息。而我们努力想要去参透的种种,永远停在彼岸。并且对于根鸟来说,毫无疑问,这些事件甚至这段旅程本身都不是他所要寻找的,他所向往的以及他原始的动力无非就是一个莫名的梦境罢了。但却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正是依赖着这些才能够悄然成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在路上所能遇到的一切都不能估量,而这一切又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旦对这些采取了不正视,仍旧一味执着的追求最初设想的终点,那结果当然是无奈的。大概这就是《等待戈多》的诞生。但那时还未知道这个剧本,所以这本书给我留有相当深刻的印象,它更像是最初开启我的人。使我知道任何一种相遇都不能忽视。
所以我想,你尽可以保留你所设想的一万种可能,而无须考虑是不是与他人重叠或是太遥不可及。任何一种举动都是需要淬砺的,就像你们现在偶尔会尝试到的孤独,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也会被你亲手埋没进生活的底层,变的平常并且黯淡——即使那是你千方百计想要珍存的自以为独一无二的光泽。所以那天我对你说,我已经没有时间感觉自己是不是痛苦,而这种麻木未必是坏事,或者,就像每段爱情牵手后的放手一般,只不过是一个环节而已,仅此而已。
还记得那时我们在海边吗,我们看到喜鹊在沙滩上踱步子,就说它们去度假了,像我们在做的事一样,也挑一个不太冷的冬日,晒晒太阳,简单的说些话。于是的笑。然而今天我在这里想,如果我们也像庄子,非要将说那鸟正是去玩耍的,然后感觉快乐的,而那快乐与我们的,也是并重的。也未尝不可不是吗。总而言之,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说简单便简单,说复杂便复杂的。
你写的我大部分都懂,但是原谅我也不能给出有关那个标志的意见。一旦想到他的眼睛,就会就此停步了,再也想不下去,在我眼中他仍是单纯的孩子,饰演复杂的角色或者不会有你想要的惊喜吧。而又想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简直更要比上蜀道难的多了。也感觉自己在某些时候是被禁锢住了,而同时自己又是如此没有想象力的人,只能给出这些想法,或者于你这部作品是无用的吧。
不管如何,想到要去拍夜景的时候,我想是一定要加一场星空的,我们要找高一点的地方,或者应选在郊外。城市里烟尘尾气使空中也变得浑浊了,而我记得98年在即墨借读时所看的流星雨,滞留在记忆中,成为此生看过的最美丽的情景。
而我们至少要在这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留一点美丽的诚挚的东西罢。
晓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