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班的最后一夜》1月29日至2月2日在保利剧院的演出,是最近半年来晋京演出的第六台上海大戏目前前两场票已经售罄,最高和最低票已经全部卖光。刚刚结束的《永远的张国荣》加上去年的《蝴蝶是自由的》、《长恨歌》、《艺术》、《正红旗下》,以及去年荣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的话剧《商鞅》,后四台大戏的票房已经接近百万。海派力量对北京戏剧舞台的冲击不可小视。
海派戏要抢京味戏的地盘?
七台上海大戏不仅火在北京,它们大多经历了全国的巡演,有的剧目甚至演出到欧洲、美国。上海通过话剧的形式走近各地观众,也成为北京的文化景致之一。去年《正红旗下》、《长恨歌》、《蝴蝶是自由的》、《艺术》四台大戏票房一共94.6万元,其中《正红旗下》4场演出33.5万元,《蝴蝶》6场票房是27万元,《长恨歌》3场15万元,都是话剧这个相对高端的艺术形式中不俗的业绩,北京人也因此将在首都剧场看话剧的老习惯,扩展到了保利剧场和长安戏院以及各高校的礼堂之中。
北京文化只偏爱电视剧?
自电视剧《大宅门》、《人生几度秋凉》、《五月槐花香》、《闲人马大姐》的红火开始,北京的地域文化借助电视剧形成了相当大的势力,相比之下,北京话剧舞台缺少这样的京味儿代表,戏迷们念叨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北京人艺带领的当下舞台上的经典,《天下第一楼》、《鸟人》、《古玩》等,再加上之前的《茶馆》。从创作空间看,影视剧和舞台剧的背景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创作空间,而属于艺术最高境界的话剧比电视剧更能成为传世经典,从这个角度上看,不是京味话剧不吸引观众,而是还需要高精尖人才打造京派大戏。和海派戏剧相比,这两年有京味儿特色的戏剧显然闯劲不足。
京味儿演员少有用武地?
上海戏剧商业价值大于艺术价值的印象是几年前的事,那时沪京的戏剧确实朝着商业和艺术两个不同方向努力,但目前海派戏剧在注重票房的同时,越来越追求戏剧本身的文化含量。海派大戏先从经典剧本入手,《金大班》根据白先勇作品改编,《长恨歌》根据王安忆原著改编,《正红旗下》是李龙云的剧本。而且,这些戏在编导演以及台前幕后都是集结了方方面面有能力有影响力的大腕,比如《商鞅》中的焦晃、《金大班》中的刘晓庆,使经典作品更加易于普及。其实极具北京感觉的陶虹、何冰、徐帆等,都是话剧出身也是京味戏极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但他们目前却很少在话剧舞台上露面。晨报记者 和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