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综艺大观 > 大型舞剧《一把酸枣》专题 >正文

舞剧《一把酸枣》艺术魅力 一道直指人心的电波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8:19 东方网-文汇报

  在“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活动中,舞剧《一把酸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部舞剧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这是很不容易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故事是舞剧的主要因素,爱情是舞剧永恒的主题。一部舞剧没有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是不能成立的,而一部好的舞剧没有一个“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更是不可想象的。纵观中外舞蹈史莫不如此。编导张继钢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他为《一把酸枣》精心地编织了一个凄美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善良多情的酸枣深深爱着纯朴聪明的小伙计,一把酸枣私订终身。因为爱,酸枣依依不舍地送别了远走西口学艺经商的小伙计;因为爱,小伙计半路返回悄悄回到酸枣的身边;因为爱,酸枣逼走了小伙计去成就大业,自己饱受屈辱、甘守孤独;因为爱,小伙计刻苦学艺,以其聪明才智令众人刮目相看;因为爱,小伙计再次远行,与酸枣共同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命运将一切改变了,酸枣为爱而疯,功成名就的小伙计回来了,眼前的情景让他痛苦不堪。在他误食了毒酸枣后,酸枣却清醒了,美好的相见竟成为生命的永诀。这部舞剧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它的独特在于故事并不是“一目了然”,而是充满戏剧性,一波三折,直到最后才水落石出。就在这离奇变化中,观众被紧紧吸引,为主人公的命运而兴奋、苦恼、焦急、紧张和惋惜。

  在《一把酸枣》中,编导对舞蹈语言进行了大胆探索。它的突破首先表现在双人舞托举的支点上。《一把酸枣》中的双人舞,都不是常见的把位,如腰、肩,腹、背等,编导巧妙地用膝——这一过去罕见的部位,变化出多样的接触点,形成了双人舞的基本语汇。如第一幕中的上膝、踩背、踏肩,构成美妙的爱情语言;第二幕中的踩膝、拉臂、单手托举,把理想中的爱谱写得绚烂多姿;第三幕中的蹬腹、过桥,把久别重逢的恋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第五幕中的不断的拥抱,欲唤醒疯了的爱人,情真意切。而后背拥抱成为了双人舞的一个重要标志,简洁朴实、真挚感人。其次,是每一个舞段的独特。如手的运用:《走西口》的手是情感的手,要把远行人苦苦留住,不断对命运的不公发出呐喊;《盘鼓舞》的手是变形的手,既有一对恋人的难舍难分,也有恶势力对纯真的爱情的压迫后的歇斯底里的狂喜;《饥童舞》的手是欲望的手,多么需要一口救命的食物填饱肚子啊!脚的运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团扇舞》的脚是一群畸形变态的美丽的脚,款款碎步,鱼贯而出,营造出纤纤细步,罗袜生尘的特定时代的女子的缩影;《红灯贺喜舞》的脚则更多表现出自我欣赏、自我玩味。此外,道具的使用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伞头秧歌舞》中伞的飞舞,《红灯贺喜舞》中灯的离奇变化,《团扇舞》中扇的使用都别具匠心,《三人舞》演员以高超的技术技巧携鸡毛掸、麻布起舞,独特有味……可以说,每一个舞蹈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每一个舞蹈都以鲜明的个性受到观众的好评。

  音乐对《一把酸枣》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序幕》中音乐先声夺人、恣肆汪洋,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走西口》在一段哀婉凄清、肝肠寸断的二胡主旋律后,如山崩地裂、排山倒海般宏大的音乐从天而泄,再现出“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般的悲壮场面;《驼队》由一段悠扬的竹笛引出了壮美辉煌、气势宏大、超凡脱俗的场面,形象地表现了小伙计荣归故里的气派。群舞中,随舞而出的浓郁的山西民间音乐处处可见,使得舞蹈风格各异,趣味无穷。《走西口》中的《想亲亲》,酸枣独舞的《绣荷包》,《团扇舞》中的《夸土产》,《三人舞》中的《摘花椒》,《盘鼓舞》中的《看秧歌》,双人舞的《桃花红杏花白》等把音乐写得既熟悉又陌生,风趣盎然。而《饥童舞》、《读书舞》、《营业舞》、《算盘舞》则更是从性格刻画中去抒写。最为动人的是《双人舞》的爱情主题音乐缠绵悱恻、凄美动人,在第二幕和第五幕中把理想的美丽和现实的痛苦谱写得让人柔肠百转。总之,主题动人、风格浓郁、情感真挚、手段变化多端、音色绮丽,将民间音乐与时尚的大片音乐和谐地交融,将乐声和人声编织,共同营造出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山西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丽,景色独具,民风淳朴,并以“盐池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等为主要文化特征,对推动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山西还有“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摇篮”和“民间舞蹈的故乡”的美称,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源。舞剧《一把酸枣》的价值就是从新的审美角度,根据舞剧艺术的形式和剧情的需要将这些艺术资源重新整合,使之成为既包容了山西特色的文化内涵,又充满创新意识的舞剧精品。 王建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