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查三世》的说明书中,赫然印着这样一段话:舞台剧实力派演员马书良欲凭此剧精彩表演比拼“莎剧”优秀演员。但在此前轰轰烈烈的炒作中,他似乎成为了被忽视的人。作为剧组中年纪最长的演员,他本应与这群“青年近卫军”格格不入,而舞台上的他却以间离但又引领全剧的精湛表演成为了这支军队的领军人物。
马书良庆幸自己能够出演莎翁笔下的人物,同时将与大导的合作视为幸中之幸。“能 够扮演理查是每个男演员终生企盼的,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至于选中我的原因,我想大致是大导看完《生死场》后,认为这个演员还比较松弛,有一定的幽默感,更多的我也不太清楚。演员的某些潜质其实自己是不知道的”。而对于多名国际知名演员演绎的众多版本的理查,马书良称自己仅仅看过阿尔-帕西诺的《寻找理查》。这是因为“导演不希望我们过多地去看,因为我们这次的初衷是要破一些东西。比如原著中理查应是个拄着拐杖的瘸子,但在我们这个戏中,导演却让我跳舞”。
提起这个戏的灵魂、65岁的大导,马书良的佩服与感激溢于言表,“虽然他已经60多岁了,本应过着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日子,但他的心态却比25岁还要年轻,敢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推翻自己。其实,整个排戏的过程,也是我在不断感悟林兆华的过程。他是一个充满了童心、童趣的人,演员出身的他知道如何保护演员的激情”。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戏寻找感觉的过程将伴随戏的始终。“除理查外,作为舞台上的叙述者,我还要时不时跳出来给大家讲故事,用大导的话说,导演即是理查。其实这个剧本一上来便将理查的狼子野心、血腥的杀戮以及肮脏的乱伦揭示了出来,但我在表演时并没将他的坏演到极致,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悟,我更看中过程”。
从1978年从艺至今,演了30多部话剧作品的马书良除《生死场》中的二爷外,似乎并无太多能让人记住的作品,但当记者将这个戏誉为他演艺生涯的一个契机时,马书良出人意料地摇了摇头,“契机不敢说,虽然有时我也会没事偷着乐,暗自庆幸,但其实我是一个重过程的人,我更看中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检讨自己的表演经历。我个人非常不赞同‘探索戏剧演员是符号’的说法,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导演没必要找专业演员了。我们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十月怀胎的炼狱过程。去年12月下旬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晚失眠,退缩的念头曾多次闪现。当时我已准备好了两封信,一封给大导,一封给制作人李东。后来大导知道后,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直到现在我都感激他,他这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做法为我增强了自信”。
演出结束后,马书良将立即赶回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剧组,从600年前的英格兰退回到2000年前中国的秦朝,这种转换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经历了《理查三世》中从最初被吊在空中的恐惧到将恐惧融进人物的转换,相信自信的马书良状态将会越来越好。(实习记者郭佳 摄/陈柏)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