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演点评《情人》:徐颖给我惊喜(组图)](http://image2.sina.com.cn/ent/h/p/2006-02-21/U1343P28T3D992825F326DT20060221174910.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剧照
徐颖
新浪娱乐讯 人艺小剧场话剧《情人》在一片叫好声中告一段落。在10天的演出中,主创人员随着观众意见与专家建议的回馈,一直在不断调整演员的表演状态。到最后一场,剧组原有的种种顾虑全部打消,演员在表演上更加强调人物内心的起伏变化。对此,徐颖的理解显然已经吃透《情人》的创作主旨:“十年婚姻里无法正常表达的情绪,在两个人通过游戏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出他们试图保住婚姻实质所做的种种挣扎与努力……最初我们担心观众看不懂,但观众回馈给我们的意见说明,是我们想当然地低估了
他们的审美观与艺术修养。”这方面的顾虑放下后,演员们的表演更加到位,观众也大呼过瘾。目前徐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满足更多观众的观赏需求,“最后一场有很多观众不能入场,这对演员来说既幸福又愧疚。”好在《情人》在下半年还会重演,并且以后会定为人艺的保留剧目,经常与观众见面。“我们随时期望观众能回馈给我们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是话剧发展的原动力。”
在《情人》演出期间,因为随时都在调整表演状态,徐颖坚持每天都记工作日记。对于前几天带病演出的消息,记者追问出了一个更加感人的细节。“演出前肚子一直在疼,但当演出时间一到,我跟化妆师说:‘我的(身体)状态不好,但莎拉活了’。”
曾执导过《绝对隐私》系列电视电影的导演安地,在看过《情人》的首场与末场后,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徐颖的看法。“对于西方一个纯文学性质的话剧,中国演员能演到让观众感觉不到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而且充分体现原著精髓,说明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充分消化过的。在首场演出上,徐颖的表现比较紧张,有急于背台词的痕迹;而末场上,她对节奏的控制明显加强,且给观众留出了回味的余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个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