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格鲁姆-施文森访华 称安徒生来源草根阶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12:18  新浪娱乐

格鲁姆-施文森访华称安徒生来源草根阶层(图) 格鲁姆-施文森访华称安徒生来源草根阶层(图) 格鲁姆-施文森访华称安徒生来源草根阶层(图)
陈薪伊对当前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思考 安徒生博物馆馆长安娜-格鲁姆-施文森 施文森是安徒生研究专家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那天排后半场,有300个儿童坐在我后边看戏,前半场没有后半场热闹,但是前半场有很多引导孩子思考的东西。我就专门回头看那些学生,我发现那些孩子就这么看(思考状),托着腮看,就是思考状,其实我创作这个戏的动机就是这个。我在飞机上基本就构思完成了。在飞机上很有意思,我太累了,就躺到那里休息了一下,突然醒了我就随意打开旋窗一看,飞到阿尔卑斯山山顶了,那个美呀,那个雪呀,那个飞越感呀,我当时就写了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失败之后的一首歌《我飞不动了》,意思就是爸爸给我的目标太高了,我真的飞不动了,因为饭都没得吃了,我快饿死了,就写我真想变成一只雄鹰飞到阿尔卑斯山去。现在的家长逼着孩子学钢琴的,包括我,我给我外孙买了两架钢琴,一架在我女儿家,一架在我家,随时暑假、寒假到我家里就弹。逼着他弹,我的动机并不是让他成为钢琴家,他成为什么我是要引导他的,如果他能成为钢琴家当然好。我的动机是让他有修养,让他能够帮助他创造一种他自己的气质,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但是我遇到一些家长,很希望孩子成为郎朗,能够成为大钢琴家。有一个孩子,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我说你为什么那么惧怕弹钢琴呢?他也给我来一句“太幼稚”。我会遇到两个孩子跟我讲,这里边我就发觉孩子跟大人的冲突,是觉得大人把他看得太幼稚。我别口若悬河了,留点时间给别人。

  安徒生博物馆馆长安娜-格鲁姆-施文森首次来中国

  主持人:我在陈老师的介绍当中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就在想我一定要当天走进这个剧院欣赏一下,而我们也非常开心地告诉我们网友朋友,在6月份的时候,在六月一号儿童节期间,北京将同时有5场剧院奉献《安徒生》的剧作,每一个剧院也是为了节日,为了营造童话的氛围,分别以《安徒生》里代表的卡通人物作为背景。

  今天还有安徒生博物馆的馆长也特地来到北京,先问一下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吗?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是的,我对中国的感觉很好。

  主持人:施文森女士您来到中国,你发现中国的小朋友对安徒生的童话那么熟悉,在心里都有一个童话故事,您感受到了吗?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我感觉这样一个现实是非常令我振奋的,就像我在丹麦所感受到的气氛一样,在这么一个遥远的国度,这么多的孩子也能了解我国家的象征——安徒生。

  主持人:我知道施文森先生从98年就开始专门从事关于安徒生生平事迹的研究工作,在您的研究过程当中,安徒生的一生最打动您的一段是哪段经历?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关于安徒生最动人的部分是他作为一个草根阶层,他还是很关注民生,很关注百姓大众的生活,而且他从这些源于生活的角度来创作,这是我感觉到最令我感动的。

  主持人:同样其实安徒生身上打动人心的地方特别多,就像他生活得这么窘迫,在陈老师的介绍当中,但是他依然能创作出那么动人美丽的童话故事。其实就象征着好像在逆境当中每个人都会有一颗不放弃、向往快乐的心。其实在今天我们的施文森女士来到北京,来到即将会迎来儿童剧《安徒生》的地方,也特地带来了礼物,陈老师特别邀请施文森女士带来了10件具有丹麦国宝级珍藏品的礼物,来到北京和喜爱《安徒生》的朋友一起分享。能提前透露一下这些国宝级的珍藏品都是什么呢?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第一件展品是安徒生第一部作品,他当时用的笔名是威廉姆斯·克里斯蒂安·维尔特,第一个名字和最后一个名字都是两个非常著名的作家,中间是安徒生中间的名字。

  主持人:有他的梦想在里边。

  陈薪伊:我补充一下,我戏里边有这个细节,因为他崇拜威廉-莎士比亚,维尔特是丹麦的一个大人物,我到至今还不知道维尔特是不是歌剧院门口两座雕像里头的。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维尔特应该是一个英国的作家,但对早期对安徒生起了很大作用。

  陈薪伊:肯定不是英国,威廉是英国的作家,维尔特是丹麦的作家,他把这两个偶像放在他名字的两边。就像我崇拜莎士比亚,我会叫莎薪,我崇拜雷雨,我会叫莎薪雨。

  翻译:第一个展品是安徒生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一个作品。在这之前都是用笔名。我们带过来的第一件展品是安徒生第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

  安娜·格鲁姆·施文森:类似于游记的著作。

  安徒生17岁投剧本给皇家歌剧院

  主持人:是他第一次把他两个偶像中间加一个名字作为自己笔名的这种方式,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地起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名字。但是我觉得是象征他对自己作品的一个认可和成熟的开始。

  陈薪伊:你猜他多大?

  主持人:那个时候我想想他那么厉害,7岁就有雄心壮志,应该是19岁。

  陈薪伊:17岁。这个作品一年之内写了三个剧本,都用这个名字,把这三个剧本统统送给皇家歌剧院。

  主持人:他当时是以投稿的方式?

  陈薪伊:这三个剧本就是直接送给皇家歌剧院。送给皇家歌剧院,我现在也真的不知道生活真实还是艺术真实,我现在的舞台处理就是皇家歌剧院把它扔到废稿箱里,然后他就跟他们展开了一场冲突。然后一个17岁的孩子就征服了在座皇家剧院的艺术总监,这个艺术总监很有名,很有地位。我说这个艺术总监就应该是中国的曹禺,很有地位,是中国第一位戏剧家。后来由于这三个剧本并不成熟,文法不通,根本没有学过文法,但是它有一种真实的感情。我现在也不知道是真实还是虚构。这个剧本写了很多玫瑰花,因为他最爱的花就是玫瑰花,象征,然后就被原来一个也是穷小子的作曲家,叫维斯,维斯也是一个穷小子,维斯说我们不能小看这个穷小子,应该举荐给国王。所以,丹麦这一点是最令我感动的,我这个戏也还是写给国王看的,就是如何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维斯、艺术总监就写了一份举荐信,将安徒生举荐给国王。

  主持人:都是俩穷小子,但是他们有这样的勇气。

  陈薪伊:对,举荐给国王之后,国王就受感动了,就批示了,要在国家资助科学文化的基金里拨款资助安徒生,让他上文法学院。这是17岁,一直上到23岁,在文法学院都是10岁的孩子,都是小孩,他长的又高,他又是17岁,一直读到23岁,他很痛苦,他说文法学院就是一座地狱,首先这个感觉就不好,假如让我到幼稚园跟他们一起学文化,我怎么受得了。一高一低,舞台上也有这个戏,文法学院,一堆舞蹈是矮子舞蹈,穿的都是贵族服装,安徒生一个大个头在里边,特别不协调。他自己写的,像在地狱里受煎熬一样。但是我在里面写,如果没有这一段地狱般的煎熬就不可能有安徒生。因为你的热情,你的文学思维,必须靠文字表达,你连文法都搞不通,词汇也乱七八糟,写歌词没有韵律,怎么可以?所以,他经过6年的煎熬,没有这6年的煎熬,他也不能成功。因此,我这个戏就一直在文法学院煎熬了6年,然后开始写第一个在皇家歌剧院首演,他终于敲开了皇家歌剧院的大门。14岁到23岁,九年的奋斗。14岁,就像北京很多打工仔到北京一样,第一部戏叫《观众怎么说》。这部戏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就在丹麦的皇家剧院首演。

  主持人:但是安徒生最后给我们留下来就是那么多美丽的童话作品。其实我们现在想象一部童话作品,最后的作者都是安徒生,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我们说到珍贵的一些藏品,除了有首稿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说他的绘画作品,还有他的剪纸,都会在《安徒生》儿童剧和小朋友见面之外,同时小朋友也可以为安徒生200年的诞辰送上一份自己制作的礼物。比如在网上有征集剪纸画,获胜的小朋友的作品,也会由施文森女士带回丹麦的安徒生博物馆,也留在馆里,作为中国小朋友的一份礼物。同时还有征集小演员的活动,从5月份就开始进行了,很多小朋友都特别踊跃。为了能够一尝心愿,去饰演自己心目当中童话王国的一分子,都很雀跃。今天陈老师和施文森女士也是来新浪跟大家聊了聊即将跟大家见面的儿童剧《安徒生》。真的时间特别有限,很想再和陈老师探讨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网上有很多网友都是您的粉丝,他们都特别佩服您,像您很多的代表作我们都熟悉,像曹禺老师的《雷雨》您也编过,《霓红灯下的哨兵》、《徽州女人》,包括还有京剧作品《梅兰芳》,而且您还近些年也不断地有儿童剧的作品涌现。涉及的剧种舞台越来越多,能驾驭不同的剧本类型。

  陈薪伊: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做舞台剧吗?我没有拍过一部电视剧。什么道理呢?我觉得舞台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能把孩子领到一个剧场里来看戏,绝对不是游乐场,它跟游乐场是两个概念。它介于教堂和学堂之间的这么一种空间,它是一个审美的空间。孩子在小的时候你就要帮助孩子,一方面让孩子学着钢琴,然后你一方面又没有给他更高尚的文化生活,这个东西是畸形的。所以,中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孩子和如何关心孩子。我现在做了大概有5、6个,6、7个儿童剧,都是这个动机。你要首先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应该需要什么。就像吃饭,怕肥胖,孩子要吃肉,你不给他吃肉,是因为你关心他的身体健康。输入什么智慧,输入什么文化是不可能忽略的,有可能一场坏的演出就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的一生的影响,有可能他看了一场好的演出,就奠定了这个孩子的人生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