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暗恋桃花源》点燃宁波戏剧观众旺盛热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03:52  宁波晚报
《暗恋桃花源》点燃宁波戏剧观众旺盛热情(图)

《暗恋桃花源》剧照

  《暗恋桃花源(blog)》的热演,让我们重新审视演出市场现状的同时,也让我们关注起那些喜爱舞台演出的人们。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戏剧工作者,但正是他们的热爱和执着,让我们看到宁波舞台演出市场的广阔前景。

  宁波的票房怎么火了

  1月19日晚7点35分。天空中飘着细雨。宁波大剧院里《暗恋桃花源》已开演5分钟。剧院门外,仍有十来个人在等着退票。董心哲就是其中的一个: “来得太晚了,只有880元的票了,有点贵。刚才有人退出两张480元的票,可位置都太偏了,还不如早点卖出的280元的位置好呢!”

  自由职业者的董心哲这两天正在赶一个广告策划,她是在开演前两天才知道《暗恋桃花源》要在宁波上演: “当时听到, ‘啊’了一声。真是意外!一直觉得这样的大戏,只会在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演。”当她兴冲冲地赶去买680元的票时发现售票处已经没票了, “宁波真的有那么多人看话剧么?”

  1996年到1999年,董心哲在北京外经贸大学读书。那时候她就是个话剧迷。“很怀念那时候在北京人艺小剧场看演出。地方不大,没有舞台,所谓的舞台就是中央的一块平地,观众席呈扇形排开。”从学校到剧场,要转两辆车,路上得花一个多小时,票也不便宜,学生票也要四五十元。 “喜欢啊,就是喜欢,北京早就有很浓厚的看戏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你很容易觉得看戏和读书、吃饭一样是件很生活的事。”

  孟京辉的《恋爱中的犀牛》让董心哲记忆犹新: “剧组用两大块红绸子,从两边开始,覆盖观众的头顶,有1分钟或者几十秒,我感觉自己不是观众,而是演员。那场戏的演员,包括配角都很强,男主角就是《疯狂的石头》(blog)的男一号郭涛(听歌 blog)。”

  回宁波后,一天,朋友从北京带来一套孟京辉话剧作品的VCD。于是董心哲就邀请了十来个朋友到自己家看碟片。看完所有的碟片后,众人激动万分,当场有人提出我们也组个剧团吧。2000年7月, “新文化剧团”成立。2001年初,一出《三姐妹》的实验话剧在江东的一个小酒吧里上演,或坐或站了100多个观众,演出几次被掌声打断。那年适逢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诞生140周年。

  “后来大家工作忙,剧团就解散了。但是大家喜欢舞台演出的心还在,现在我们都有条件去外面看戏了。去年五一,我就和老公一起去上海看了孟京辉的新戏。”董心哲说,去上海看戏很方便, “你可以在网上订票,通过网络你可以随意选择所有未被预定的位置。付款后,剧院就会从上海送票到宁波,特别方便。”

  淋着雨,她说: “太遗憾了!今天是买不到合适的票了。”

  观众群已经准备好了

  就当董心哲因为买不到好票,失望离去时,在大剧院里,她的一个老朋友已完全陶醉在《暗恋桃花源》里,那人就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系副主任何镇飚。在2000年,他还有一个身份:新文化剧团团长。宁波版的《三姐妹》,就是他改编并导演的。 “在北京读大学时,能够看到许多话剧,学校的剧社也多。一有演出,你就能在学校的宣传栏里看到,还能买到便宜的团体票,记忆当中那时候中国话剧舞台很活跃。我们看完别人演的,不过瘾,就干脆自己演。那四年是我的幸福时光。”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