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唱街头巷尾的歌《十年》中唱道“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这首歌让陈佩斯来唱再合适不过,离开春晚后,“春晚”这两个字在他心口颤抖了十年,把当年那个小眼睛、光脑袋,在舞台上神气活现的“陈小二”唱成了今天白胡子丛生的“包工头老穆”。
吃面条吃成大腕
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1984年,陈佩斯因小品《吃面条》与春晚结缘。用陈佩斯的话来说就是:“第二天一早在公共厕所一蹲,发现所有人都在说我头一天的台词。”在他小品的启发之下,很多优秀的小品演员涌现出来,使得这个新“项目”在中国渐渐成了气候,小品渐渐能够走出相声的怀抱,与相声开始了分庭抗礼。
《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上乘作品,使得陈佩斯成为了春晚上名副其实的大腕级人物。虽然处在创作兴奋期,但陈佩斯很多超前的新想法得不到认同,几次想打破常规表演方式及拍摄方式的建议都被否决,颇感受挫的陈佩斯创作遇到了瓶颈。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现场,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王爷邮差》时话筒的失灵,这让很注重舞台表现力的陈佩斯相当沮丧,而且由于一些技术性的原因使得演出效果相比起舞台表演效果大幅度缩水,这让陈佩斯感到与春晚相距越来越远。
谁也没有想到,1998年的一别,竟成了陈佩斯与春晚的诀别。此后传出了央视封杀陈朱二人的新闻。一个集中的说法是陈佩斯因得罪央视而无缘春晚。对这个原因,无论陈还是央视均予以否认。
离开央视的日子
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
陈佩斯身边的人说,1998年之后,陈佩斯有两个话题不爱说,一个是春晚,一个是电影。在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间,陈佩斯除了活跃在晚会上之外,还参与主演了20多部故事片,1980年参与演出的《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8年因在《京都球侠》中的出色表演获百花最佳男配角奖。1991年,陈佩斯投资成立了影视制作公司,专门投资拍摄喜剧电影。在电影中,陈佩斯突破了小品的局限,他的喜剧天分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从1991年到1997年,陈佩斯一共投拍并主演了《父子老爷车》《编外丈夫》《太后吉祥》等6部电影。
但当时偷瞒漏报票房的情况非常严重,喜剧电影并没有给陈佩斯带来财富和快乐,加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封杀风波”,他只能靠不断在各地演出,也就是人们说的“走穴”来维持公司的开支,最困难时,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不止一次连孩子仅仅两三百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很久之后,在和网友交流的时候,陈佩斯说了这样一句话:小人物的春天,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话剧开拓出新路
终于找到喜剧的基础
就这样,陈佩斯离开了电视这块小荧幕之后,又从电影这块大荧幕上消失,又经历了三年的沉寂之后,陈佩斯开始了又一次转型。2000年,陈佩斯开始他的舞台喜剧《托儿》的创作。从《托儿》开始,陈佩斯希望真正探索出一条中国式喜剧的路。接受凤凰卫视许 戈辉采访时,他告诉许 戈辉,下决心做的时候,舞台剧都是赔钱的。投资的时候,制作人说会赔30万元,他心里明白,这30人挣的钱,不足他走穴20分钟。但还是拿了自己的钱投进去,就算做个广告。
从《托儿》到《阳台》,陈佩斯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喜剧的梁和柱,找到了喜剧的基础。凭着多年积累起来的人际关系,圈里的朋友也爽快地同意在他的话剧中出演角色。陈佩斯的话剧火了!到现在为止,《托儿》这部话剧已经演出了200多场。加上另外两部话剧《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和音乐剧《日出》,演出场次已经超过了400场。在话剧舞台上,陈佩斯重找回了感觉,更重要的是,他也找回了创作的资本——收入。
宗禾本报记者王朝元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