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剧《孔雀》4场门票提前售罄

2012年10月17日11:24  新闻晨报
《孔雀》剧照 《孔雀》剧照

  晨报记者 高 磊

  54岁的杨丽萍,还是被人们习惯称为“孔雀公主”。从1979年以舞剧《孔雀公主》初登舞台以来,整整四十年,她的舞蹈生涯总与“孔雀”息息相关:无论是《雀之灵》还是《雀之恋》,她那纤长柔软的手臂和手指,不可思议地“舞”出了孔雀自在高傲的灵魂。

  这一次,杨丽萍集结舞美大师叶锦添[微博]、现代舞编导高成明等艺术家,把共同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剧《孔雀》[微博]带来上海。10月31日起,该剧作为第14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将在东方艺术中心连演4场。记者获知,原定的三场计划,因门票迅速售完不得不宣告加演一场,然而,加演场又旋即售罄。出票如此火爆,让一向不温不火的舞蹈类演出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来沪演出前,在主办方安排的专访中,针对有关《孔雀》将是“告别舞台之作”的传言,杨丽萍吐露了心声:“我从舞蹈中来,也必将从舞蹈中去,谈不上什么告别舞台,一切都自然而然。”她说,哪天舞台上跳不动了,就回田间继续跳。

  台上跳不动,回到田间跳

  杨丽萍在舞蹈中总透着对浓厚传统文化的传承,她说,这不是责任,而是热爱,“因为我太热爱这些宝贝,它们是我们的精髓、中国人的智慧。如果仅仅是把它们当作责任,远远不够”。

  在其他人眼中一些“土得掉渣”的传统,在杨丽萍眼里都是满满的珍宝。 2003年,为了《云南映象》,杨丽萍和团队在云南一个个乡村里收集传统民族服饰,一套衣服出价五六百元,村民们觉得“卖出了天价”。如今,随着原生态舞蹈引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已经暴涨到一套四五千元。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原先改穿牛仔裤的傣族、白族、哈尼族少年们又开始穿起了民族服装,并引以为美。杨丽萍说:“这,也许就是探索文化传承保护最好的方法吧。”

  说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前不久,杨丽萍身着民族服装,手提菜篮现身名车展的照片,引发网络热议。提及此事,她笑称当时是随便拎了妈妈在田间劳作时用的篮子出去,因为平时在训练场都是带着这个篮子,没想到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反响。如今,她已经不敢挎这个著名的菜篮出门,因为常有人盯着它追问“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篮子吗”?不过,杨丽萍声明自己并不反对奢侈品,“人有钱了,不论是去消费、去享受、去购买奢侈品,还是去追求艺术,都是个人的自由”。

  她说,在采风路上曾看到一位哈尼族老太太,腰都弯成了“拱桥”,还在田间拿着片树叶在地上边划边跳,“对于我们少数民族来说,跳舞是生命的需要,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一天在舞台上跳不动了,我要回到家乡的田间,继续舞蹈”。

  《孔雀》里有生活,不空洞

  《孔雀》分为春、夏、秋、冬四篇,围绕生命和爱两大主题展开。舞台上一对孔雀生死不渝的恋情贯穿始终。杨丽萍说,剧中的孔雀,是人的化身,在经历初生的喜悦、盛夏的轰烈爱恋、秋的萧瑟分离后,最后在寂静的冬天皈依神灵和自然的怀抱。“其实生命就像春夏秋冬,是我们一生下来就必须面对的轮回。”在杨丽萍看来,不同观众能够欣赏到《孔雀》不同层次的美,“第一层次可以看到舞台上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第二层次可以看艺术的创造力和风格;第三层次,文化修养较高的观众可以感受到其中强烈的生命意识;这部舞剧的第四层次告诉人们要回归‘善良’,就是对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存在都要关照。因此,这部作品是可以雅俗共赏的。”

  从《云南映象》到《孔雀》,杨丽萍继续着在艺术上脱胎换骨的嬗变,在她看来,《孔雀》已然不是一部原生态的舞剧,“现在中国很多舞蹈缺乏信仰、力量、情感、生活。舞蹈离开生活,离开情感,可能它的感染力就会孱弱。《孔雀》寄托了很多艺术上严肃的探索,但是也有很多的生活,它不空洞。孔雀的形象就是生命的形象,那不是外国的、也不是中国的,就是属于全人类的”。杨丽萍说,西方有天鹅,东方有孔雀,东西方的审美不一样、图腾不一样,但是诠释出来的生命意识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孔雀》和好莱坞电影巨制《阿凡达》关照的是同样的人性主题,“他们一样都是代表生命的艺术,欣赏人群也自然不会有国界、文化的限制”。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