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丽娟)闻名世界的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猫》,自首次公演以来,已经31岁,使用过14种语言。今年8月17日,《猫》第一次以中文演绎,让《猫》获得了第15次重生。11月10日,中文“猫”将现身武汉剧院,能否达到原文版的效果,甚至造就另一种经典?这都等待着武汉观众的检验。
《猫》原文版歌词主要基于艾略特的诗集等,而不是普通的流行歌词,因此翻译并非易事。而且中文的声调与英、日、韩、拉丁语系等都不一样,更增翻译难度。另外,将歌词翻译成中文后,再与舞蹈动作搭配得当也很不容易。
《猫》的中文版主办方负责人坦言,中文版《猫》相当考验译者的能力。为了确保翻译水平,先将英文歌词经过二次创作翻译成中文,再将这中文歌词翻译成英文后交给外方同行校验。中文翻译者的智慧结晶最终也体现在不少充满当今中国元素的台词上。
除了招募的演员全是华人外,中文版《猫》的最大特点便是用中文演绎来自国外的艺术形式,加入了一些流行语、四字成语,甚至是方言。台词中还出现了茅台、老白干、小笼包、烤鸭等中国特有内容及词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