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王倩阳 报道
由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的四部名作《家》、《原野》、《雷雨》、《日出》集合而成的英语舞台剧《太阳不是我们的》继去年3月在英国利兹首演、今年8月参演爱丁堡艺穗节之后,作为上海国际当代戏剧节的邀请剧目,于昨晚至明天亮相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接下来,该剧还将赴曹禺的祖籍地湖北潜江、四川成都演出。
西方文化对话大师曹禺
《太阳不是我们的》是第一部由英国团队制作的由曹禺经典作品所改编的舞台剧。面对完全中国文化背景的故事,英国利兹大学的年轻学生们演起来感到了一定的难度,而该剧导演、曾任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院长的蒋维国也坦言该剧就是一个挑战,“英国利兹的学生演员们对于中国文化知之甚少,而我们的目标是在舞台上展现出年轻的英国人对中国名作的感觉,观众应该看到非中国人演绎的中国故事,无论能否接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
于是,一群英国的年轻演员以读曹禺作品为演出的起点,在此基础上重新创造、架构场景,用各自的理解将曹禺的四部作品进行重新组合,构成一台具有当代视角和西方韵味的戏剧,“我鼓励他们从人性出发,表达出如果处在曹禺人物的境地他们会如何感觉、反应和行动”。让蒋维国兴奋的是,这些有着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承受住了挑战,“他们非常高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他们感到自己是其中一份子。”
当今时代反观传统女性
2010年,曹禺百年纪念活动遍及海内外,2011年1月,摄影展览《曹禺: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锋》在伦敦拉开帷幕,将近两年以来,展览足迹遍布英国多个城市。《太阳不是我们的》的制作人、利兹大学资深戏剧学者李如茹博士是曹禺先生的继女,她振奋和感动于海内外对曹禺的关注,同时她也发现国外的观众知道中国有京剧,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话剧,而曹禺就像一座桥梁将西洋戏剧与中国现实连接起来,“他让西洋戏剧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成为中国人最熟悉和喜爱的话剧。”
《太阳不是我们的》剧名出自《日出》女主角陈白露的台词,该剧更聚焦于曹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繁漪、陈白露、金子、瑞珏、四凤等被英国演员重新诠释:被不幸婚姻禁锢十八年并与继子发生恋情的女人、由纯洁女学生所沦落的交际花、充满勇气的乡村女子、在失去爱和尊严后选择死亡的弱势女人,“大家一提到曹禺,自然会想到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我们所选择的这四部戏,正是对上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之间中国女性地位和遭遇的集中呈现。”李如茹介绍道:“百年来,中国在转型、在发展,转型中的人性之痛令人心动,曹禺的剧本是对于这些痛苦的沉思与表现,我们今天还在为他笔下的人物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