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系列推姊妹篇 《又见平遥》引争议

2013年02月19日15:07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轩召强 报道

  近两年,穿越之风在影视剧中大行其道,如今,这股风潮又刮到舞台戏剧领域。昨日,王潮歌[微博]导演继“印象”系列后推出的又一并行品牌——国内首部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在山西平遥正式公演。在迷宫般的剧场内,记者既像一个看客又像一个亲历者,“边走边看”地跟随表演者穿越回一百年前,重新捡拾起一段布满历史尘埃的清代晋商传奇故事。

  对于新作品,王潮歌自言是一次“舞台演出的革命”,并再度澄清自己跟张艺谋、樊跃组成的“铁三角”并未散伙,而是这次张艺谋“轮空”。但被问及“跟风”使用早已泛滥的穿越手法是否有“炫技”之嫌时,王潮歌有着自己的理由,“影视剧里有些穿越跟观众没有关系,是主角穿越,我的这个戏是让观众用心灵穿越。 ”

  观众“边走边看”成为剧中人

  与以往“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

  这次实景演出可谓是一次新的尝试,对此,王潮歌认为,“印象系列”就是实景演出,从《印象刘三姐》到《印象丽江》再到《印象西湖》等,都是以山水为核心,从创建实景演出到现在已经10年了,一个艺术家应该永远敢于再迈出一步。 “在北方不太适合做室外,冬天能把大家冻够呛,平遥古城不是大山水,完全是人文的特征,所以想要艺术再现的话,不是要接近它,而是稍微出离一点,在外围赞美它,所以要在这里盖个大剧场。 ”

  用穿越手法不是为了“炫技”

  对于自己的这部新作品,王潮歌用“情境体验剧”这样一个新名称来命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剧种?王潮歌说:“这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在表达形式上很颠覆,在美学意义上很前卫,在思想情感上很朴实。这是看演出,还是看博物馆?这是旁观,还是体验?这是在此时,还是一次穿越?情境体验剧,要的就是这种多元的体验。”王潮歌导演称,“这不仅仅是一次舞台演出的革命,更是艺术家的一次历险。 ”

  不过,由于近年来穿越风潮在影视剧中被大量使用,这次《又见平遥》再度穿越,难免有“跟风”之嫌。对此,王潮歌却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影视剧里有些穿越跟观众没有关系,是主角穿越,时间穿越。我的这个戏想让每一个进来的人自动穿,或者你爱穿不穿。影视剧的穿越也很漂亮,但是我的穿越是人们的心灵穿越,我希望观众们能够思考你是谁,你今天到的这是哪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景,还是一个真境,你听了觉得是一个故事还是真实,你怎么想这个事。”她同时表示,“穿越不是炫技,而是希望对我们的祖先,对我们文明的起源有敬意。 ”

  是否“少儿不宜”等观众反响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整个演出通过 “选妻”、“镖师死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

  在整个演出中,祖先的魂魄始终游荡在剧场里:当你在古道上漫步时,会有清朝装扮的演员幽幽地向你问话, “你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是同治13年!” “你见到赵小年了吗?” “你能帮我给小山猫捎句话吗?”初来乍到的观众难免会感觉有点 “懵”,说不定还会起点鸡皮疙瘩。而在观看 “灵魂回家”环节时,还有观众被城墙上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灵魂”们给 “惊悚”到,由此提出是否 “少儿不宜”的担忧。对此,王潮歌表示,在试演时的确有一部分观众也提出这方面的想法, “但我们还是要看绝大多数观众的反应,如果确实有必要的话,也可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