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驴得水》获肯定 戏谑讲述现实主义

2013年03月18日09:46  北京晨报
《驴得水》 《驴得水》

  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刚刚落幕的小剧场话剧《驴得水》近日由北京剧协召开研讨会,该剧从去年年底上演,即在圈内引起关注,取得叫好又叫座的双赢局面,至今已经在北京演出了好几轮,场场爆满,之前还曾在上海演出也获得好评,目前该剧正在天津演出。《驴得水》被戏迷评价为近年来小剧场戏剧的佳作,被誉为是小剧场戏剧市场上的一匹“黑驴”。

  《驴得水》由民营戏剧社出品,最近几年民营剧团在北京迅速增加,出品的佳作也越来越多,此次由北京剧协出面为一部民营剧团的作品举办主题研讨会,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一次。与会专家认为这个戏,无论是文本还是表演以及它在“创作、表演、观众”三者高度共鸣上的努力,都标志着近些年小剧场戏剧上了一个台阶。

  《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来为学校挑水。面临上级的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铁匠来冒充这个叫“驴得水”的英语老师。没想到不但瞒过了上级,而且上级却对这位“驴”老师相当欣赏,并决定将他提拔成教育家。事件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大局,校长不断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这部探讨教育问题的作品,背景放在了民国时期的农村。为了增加真实性,全戏的道具全部都是从农村里淘来的。对于《驴得水》“荒诞、农村、爆笑”这三个关键词,编导周申的解读是:“我们用戏谑的态度讲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我想表达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知识分子的无力又容易妥协,相当没有行动力的。就像《驴得水》里,那村子没有水、没钱,但是大家谁也不提意见,就是一味的妥协。”

  戏剧评论家李龙吟用“震撼和犀利地描写人性的扭曲”来描述看过的感受,深刻描写人性是戏剧的本质,戏剧表达人类丑行劣行来治愈丑行劣行。亚里士多德说:“悲剧人物是介于两种人之间的人,悲剧人物应该善良,因为善良而不断犯错误。” 

  马骁/摄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