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3月31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三部话剧受邀在首都剧场进行展演。《原告证人》《资本论》《活性炭》是近年来优秀海派剧目的代表作,看惯了浓墨重彩京味儿话剧的观众,在北京舞台上感受到了别样的海派气息:精致的布景、“洋味儿”十足的时尚气息。谈到海派话剧的特点,上话一级演员许承先称,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是海派话剧的一大特色。
地域不同演员气质有差异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戏剧界有“北焦南黄”的说法。北京人艺的导演焦菊隐和上海人艺的导演黄佐临作为中国话剧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导演,分别创造了北京人艺和上海人艺的辉煌。如今,北京人艺仍遵循着当年的传统并寻求新突破。而上海人艺则在1995年与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谈到海派话剧和京味儿话剧的区别,许承先认为,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对演员来说,都是要体验人物、表现人物,但是呈现出来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区别?因为演员气质不一样,生活在不同的地域,身上流露出来的东西有差异。”许承先举例:“北京人艺的戏很多其他剧团是很难掌握的,比如《茶馆》《蔡文姬》,别的演员没有那样的生活体验,演不出原汁原味的东西。上海人艺原来有贴近上海生活的戏,像《激流勇进》《枯木逢春》,因为我们了解上海市民,就比较有感觉。”
京味儿保原味海派更多样
与京味儿话剧始终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貌不同,当代的海派话剧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显得越来越多样。此次来京演出的三部海派话剧在题材上和样式上都各不相同。
谈到海派话剧的变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制作人童歆介绍:“去年我们上话一年排演了43部话剧,有原创的、主旋律的、国外经典、欧美当代的、小剧场的、实验的,这就像上海这座城市现在的一个特点,地域性越来越弱,海纳百川。上海话剧中心不得不考虑市场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是环境把我们逼出来的。”
童歆表示:“其实上海的观众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看戏首先要有好故事,其次是舞美上的各个基本要素。我们现在做的是给观众看一些他们喜欢看的东西,而不是给他们看我们想做的东西。到了这一步了,应该说,现在一年365天,上海观众想看什么样的话剧基本上在话剧中心都能看得见。”
海派话剧特点
台词讲究
许承先认为,海派话剧在台词上也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导演会要求一定听到是英国式的语言,一个字一个字翻译过来,按照英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表述。
“这给演员提出了很难的要求,因为外国人讲法和我们不太一样。我们在演出中会把英文字幕打出来,不是为了给外国人来看,而是让懂外语的中国观众可以比较,剧组的人在这些方面想得很周到。很多人说我们的话剧是可以闭着眼睛听的,因为台词讲究。”许承先说。
细节精致
与上海菜带给人们的印象一样,海派话剧给观众的印象是制作精美。
许承先介绍,对于细节的精雕细刻正是海派话剧一大特点,“这次我们带来一部阿加莎的作品,阿加莎系列作品的制作都非常精良,每一个布景都不一样。作为老一代的话剧人,我们喜欢在实景里演出。这样你能看到历史、年代,所以我们的道具非常讲究。舞台上的东西都是经过考证的,比如法庭上用的锤子就是英国法庭上用的锤子,花了好多钱去英国买来的。”
年轻人多
许承先认为,在风格的传承上,北京人艺有自己更鲜明的特色。北京人艺有一批老的艺术家,有很丰厚的历史、生活,能充分去揭示那些东西,使自己的风格更加明显。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年轻人多,在风格上也显得比较多元,甚至不那么突出。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年轻人都非常有热情,对话剧很热爱,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想把话剧搞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这就使得目前上海话剧中心有不同风格的作品。
人艺声音
上海没丢传统
一个剧院最难得的就是风格的建立。这次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来京展演的话剧可以说继承了老上海人艺和上海青艺的传统,从题材的选择上,表达市民生活,体现工薪阶层的生活,这些都是上海话剧的一些传统。
演员的表演比较轻松、大方,很洋气,作品中体现了上海的情调。一个话剧院团改制,人们最担心的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艺术追求,但这次展演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一贯的艺术追求,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 王俭摄
海派话剧展演一览
《原告证人》
演出时间:3月13日-3月17日
改编自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该作品曾登上百老汇舞台,并被搬上好莱坞大银幕。
《资本论》
演出时间:3月20日-3月24日
《资本论》是编剧喻荣军[微博]的作品,该剧将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与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结合,将经济学理论巧妙地融入生活中。本剧首演时由徐峥[微博]主演。本轮赴京主演的是青年演员刘炫锐。
《活性炭》
演出时间:3月28日-3月31日喻荣军编剧。剧名“活性炭”意为净化,本剧通过来自煤矿的董雄山(许承先饰)自我心灵的净化,反映了大城市里为生计而奋斗的年轻人,与他们父辈对生活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