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女人》燃起对现实题材的热情

2013年03月21日16:26  新民晚报

  今天下午,来自北京、上海的专家学者汇聚延安饭店,为上海宝山沪剧团的现实主义题材原创大戏《挑山女人》举办研讨会。在《挑山女人》之前,宝山沪剧团这几年已经连续推出了《红叶魂》《红梅颂》两部作品,都颇受各方好评。作为一个区级剧团,宝山沪剧团在戏曲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曾经历过一段极为困难的时期,但多年来依然坚持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其中《东方彩虹》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戏曲电视连续剧,《宝华春秋》荣获市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

  热爱沪剧不放弃

  宝山沪剧团的前身是杨飞飞等沪剧界前辈创办的勤艺沪剧团,1978年重建后改名宝山沪剧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戏曲演出市场不断萎缩,宝山沪剧团作为差额拨款的区级剧团日子也越来越难过,拉赞助、借钱排戏都是寻常事。到2000年左右,团里青年演员每个月的工资还只有三四百元。曾有演员因为生活太困难而暂时离开剧团另谋生路,但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又回到了团里,如在《红梅颂》《挑山女人》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的王文。最终坚持留在剧团的都是些舍弃不了沪剧的“痴心人”。

  剧团的排练房曾破败到屋顶上都是漏洞,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晚上在里面排戏甚至看得到天上的星星。在2008年宝山沪剧团60周年团庆之前,这个区级剧团基本上淡出了媒体的视线、几乎不再到市区演出,但即便如此,宝山沪剧团的创作依然没有停止过,每年的演出任务只要半年就能完成。说到如今的成功,华雯表示:“回过头去想,还是因为我们坚守了下来,不然机会给你,你怎么去掌握机会?”

  现实题材有深度

  从《红叶魂》到《挑山女人》,这几年宝山沪剧团吸引众人视线的都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大戏,这在沪上戏曲界非常少见。其中《挑山女人》引起的强烈反响连华雯自己都感到意外。事实上,宝山沪剧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坚持现实题材沪剧的创作,《挑山女人》的成功看似“意外”,其实却是厚积薄发。不过提起《情变》《罪女泪》《缉毒女警官》《清水恋》这些作品,华雯说得很实在:“这些戏当时弄的时候并不是像后来人家报道说的,是关注社会的热点、走在时代的前列搞创作什么的,我当时真的不是这么想的。当时就是想和哪个主管部门联系上,拿到点赞助推销点票子,其实就是在夹缝里面求生存。”

  虽然上世纪90年代起创作的那些现实题材作品有着不少“无奈”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宝山沪剧团20多年来坚持现实题材的创作与华雯的艺术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认为:“艺术家的一种自我觉醒很重要,应该热诚地去关注生活、关注生命,有生活的热度,才会有好的作品。”

  进入新世纪后,宝山沪剧团的《东方彩虹》《宝华春秋》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成功。而近几年的“三部曲”更是让宝山沪剧团越来越“出挑”了——根据纪检干部王瑛的真人真事创作的《红叶魂》被评为2009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剧目,并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参展作品参加文化部新剧目创作展演。根据《江姐》重新创作改编的《红梅颂》尝试用新的眼光来审视“江姐”这一经典的英雄形象。而《挑山女人》自首演以来好评如潮。

  追求真实与合理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在戏曲界向来是个难题,华雯的秘诀是“下生活”:“我真心觉得艺术家要下生活,不能闭门造车。”正是通过下生活,华雯对《红叶魂》和《挑山女人》中的主人公有了新的认识。“近20年来我们有近十部现实题材的戏,刚开始时,从我自己的内心就觉得那是个艺术品,如何让这个艺术品更具有思想性。而现在,我们更把它当成一个艺术精品来做。”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宝山沪剧团这几年推出的“三部曲”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追求。《红叶魂》中的王瑛是个被媒体广为宣传的“英模”,但在华雯眼里是个极普通的女子,“很爱打扮、胆子很小、心肠很软”,因而华雯坚持把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普通女人,坚持在戏里保留反映王瑛胆小怕老鼠的细节。而《红梅颂》中华雯坚持要找到“江姐”这个角色的合理性,对“看城头”一场作了调整,江姐与沈养斋的对手戏也作了不少修改。在《挑山女人》的女主角——一个普通的女挑夫身上,华雯却看到了太多不平常,“她壮实、很坦然,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正常的,她并不觉得自己特别苦。”    本报记者  王剑虹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