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歌剧《托斯卡》唱响天津大剧院(图)

2013年03月22日09:56  北京晨报
第二幕中,演员的表演让观众赞叹。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摄 第二幕中,演员的表演让观众赞叹。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摄

  晨报讯(首席记者 李澄)“继35年前郑小瑛率领中央歌剧院连演40场《茶花女》后,天津再次上演西洋歌剧。”3月20日,在新落成不久的天津大剧院,意大利歌剧经典《托斯卡》在汤沐海的执棒下上演。天津大剧院总经理钱程称,该剧启动了剧院今年9部歌剧制作的大幕,他要让这座“只听相声”的城市“爱上歌剧”。

  《托斯卡》几乎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起步的。由指挥大师汤沐海将天津现有的交响乐团和歌唱团体整合,携意大利普契尼艺术节共同制作。奥地利女高音玛蒂娜·塞拉芬、“中国三高”之一莫华伦、意大利男中音克劳迪奥·思古拉分别出演女主角托斯卡、画家卡瓦拉多西和警察局长斯卡尔皮亚。合唱队由天津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音教系合唱团及木兰童声合唱团完成。中场休息时,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次是真正的世界级演唱”。钱程透露,天津大剧院没有政府扶持的项目经费,歌剧制作预算30万元,最后还是超了,接近50万元,几乎是其他剧院歌剧制作费用的十分之一。

  ■古典李论

  文化“扶贫”别只“扶”观众

  天津大剧院在35年后二度上演西洋歌剧,可以被看做是这座城市的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从我这样的“外人“来看,“只听相声”的天津观众有待汤大师用《托斯卡》这样的西洋歌剧经典来“扶贫”。的确,以在场观众纷纷赞叹终于“世界级了”就可以判断天津观众远不如北京观众幸运。

  以这个标准看,北京的观众虽然还不至于“致富”,但的确是早已“脱贫”。这其中有一个前提是绝对必须的——每年都会有非常多且高质量的歌剧上演。而这又必须有一个不二的前提——拥有属于自己城市的专业且高水准的歌剧制作演出团体、团队。歌剧在北京是有历史底蕴的,这座城市有中央歌剧院、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而又有了世界级的国家大剧院,这就是北京观众歌剧“脱贫”的基础。

  但是在天津,这一切都近乎于零。没有专业制作歌剧的团队,没有歌剧演出所必需的高水准的交响乐团,没有为歌剧“打底儿”的“戏班子”(配角和合唱团),也就谈不上精致、高水准的歌剧演出。这座城市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歌剧观众”。

  天津大剧院和汤大师就像是修行和传道的苦行僧,一边是亟待歌剧“脱贫”的天津观众,一边是同样亟待“脱贫”的天津歌剧院,前天晚上的音乐表现能够感受到汤大师的有心和无奈。对于天津这座城市来讲,能够制作和上演西洋歌剧并且令人瞠目结舌地一年上演九部歌剧,还不能说明真正拥有了歌剧,在观众“脱贫”之前,他们的演出制作团队必须先“脱贫”,“革命者,只有先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天津的歌剧工作者们。    

  李澄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