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歌剧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献礼八一

2013年07月19日17:23  新浪娱乐 微博
总政歌剧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献礼八一 总政歌剧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献礼八一

  新浪娱乐讯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总政歌剧团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精心打磨修改,将于7月31日、8月1日在解放军歌剧院,再次上演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1—2012年度)年度资助剧目的原创大型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半个世纪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电影作品,曾让一代又一代人得到灵魂的洗礼。歌剧版本编导根据当代人的观剧心理,营造了李侠妹妹惨遭枪杀、白桦为营救战友而英勇献身、李侠两度入狱最终慷慨就义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尤其是李侠与何兰芬在军统及日伪军的种种威逼利透下,在最危急的关口所体现出的毫不动摇的革命意志、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生动地演绎了共产党人理想不灭、信仰不倒的精神特质。

  该剧的音乐以上海、江苏地区的戏曲、曲艺、民歌为主要素材,并溶入了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上海地区的许多音乐元素。既符合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和地域背景,又吻合人物的个性和戏剧的规定情景;既优美动听,又形式丰富,唱法上也是民族、美声、通俗兼容,不同唱法都统一在整个剧情和音乐发展的脉络之中。歌词写得情真意切。不少抒情唱段可独立成章,比如,主题歌《永不消逝》、李侠的《携手再看旭日红》、何兰芬的《可是我的爱没有对你表白》、白桦的《最美的一叶藏在心》、男女主角的二重唱《隔窗相望》等。整台音乐的融合、交织和起伏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不同声部、不同唱法、不同音色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和谐的统一,使音乐的戏剧性和戏剧的音乐性完美结合。另外,该剧中国式的喧叙调的写法是个突破,既符合歌剧的需要,又适应了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该剧的新颖之处还体现在戏剧舞台的二度创作上。创作者对故事的讲述采用非写实的、表现性的舞台处理,运用有限的舞台空间创造出具有象征意味的、流动的舞台意象,在错落有致的多维空间里营造紧张的戏剧冲突,匠心独运地借助表演区的转换,将演唱与剧情节奏交织在一起,使全剧的戏剧性和音乐性得到更好的糅合。特别是运用年轻观众喜爱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把歌剧与现代舞肢体语言融为一体,借助肢体的力量,叙述故事、营造情境、渲染气氛、提升主题,用现代戏剧语汇表现歌剧情境,在歌剧舞台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车水马龙的外滩、上海里弄的石库门、奢华的百乐门、李侠家变幻的窗帘、阴森的日军审讯室以及穿梭于舞台的日军坦克与黄包车,使观众如身临其境置身上海滩腥风血雨的谍报斗争中。

  该剧的主创团队阵容强大。艺术总监由该团团长、导演黄定山担任,作曲由作曲家张卓娅、王祖皆担任;词作家王晓岭担纲作词;指挥特邀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青年指挥家王燕担任;还有导演胡宗琪、舞美设计黄海威等,都有大量的作品在国内荣获各类大奖。演员既有曾获首届国家文化部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金奖、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等多项国内外声乐大赛金奖的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也有在今年刚刚落幕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膺民族唱法第三名的优秀青年女高音金婷婷和美声唱法金奖的优秀青年男高音王传越;既有曾获国家文化部第七届全国声乐比赛美声唱法金奖并连续两次荣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银奖的优秀青年男中音张海庆,也有近几年来在歌剧舞台上卓有成就的青年歌剧演员王泽南;还有曾获CCTV少数民族歌王争霸赛-回族歌王兰天以及优秀男中音张建平、优秀青年女中音金磊鑫、优秀青年歌剧演员王卫民等。演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