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爱丁堡笔记1:有一种节奏叫赶戏

2014年08月12日16:47  新浪娱乐 收藏本文     

  编者按:爱丁堡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于每年的8月在爱丁堡举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艺术家齐聚爱丁堡,呈现各种形式,数量庞大的表演。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以它的多样性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型艺术节。新浪戏剧特约剧评人、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水晶女士撰写《水晶的爱丁堡笔记》专栏,水晶已经好几年在8月前往爱丁堡看戏挑戏,让我们跟随她的笔感受爱丁堡狂欢一般的艺术节吧。

  水晶/文(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人)

  2014年8月11日,爱丁堡,天气:阴。

  一期一会,又到爱丁堡8月的艺术节。虽然行李是走的当天才匆匆打包的,但真正的行前准备数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爱丁堡期间的选戏清单和时间表。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从1947年二战后发端到现在,每年都有超过2500个戏在三周之内同时上演,今年更是刷新纪录地达到3193个。前天收到南京大学几个小朋友的邮件,他们是第一次到爱丁堡,初见“皇家一英里”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兴奋,和看到巨大无边海报墙之后陷入的深深选戏迷茫,算是爱丁堡新客最常见的初始模式。

  一个“游客”或是专业观众,在爱丁堡一般也就呆个5-10天,如何在这个几千个戏里选戏赶戏,绝对是“体力+智力+经历”的多重累积过程——我戏称之为“大海里面捞金针”的经验。

  今年因为很早就受到“创意苏格兰”(Made in Scotland)的邀请,所以这个剧展当中的30多个戏,就优先排进时间表里了,第一周基本都在赶这些戏,每天大概5-6个的节奏,上午10:30就要开始出门看戏,大概到晚上11:30才能结束全部行程,回到住处。

  再加上我们同时也是艺穗节组委会的注册受邀代表,邮箱地址会出现在提供给所有参加边缘艺术节的几千个剧团的重要合作者名单当中,大量来自各个国家剧展和剧团演出观摩的邀请纷至沓来,再加上其他有合作关系或认识的剧团邀请,因此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整理和回复邮箱中的邀请信。(So,南大的小朋友们,表郁闷,你们“深深的选戏迷茫”,是在爱丁堡的大街上,我是在提前两个月的邮箱里。。。)

  尽可能选那些看上去“不错”的戏先码进时间表,是基础前提,但如何搭配这些戏的观看时间,就需要更多重的考虑。由于艺术节期间,爱丁堡有超过250多个(今年是299个)表演场地,如果你上一个戏在东边,下一个戏在西边,那就等着跑死吧,要么把大量时间花在路上,要么花钱打车。

  重点是当你花完钱花完时间和体力之后,结果发现自己从东边剧场出来,大老远跑到西边看完一个戏,没准下一个戏又跑回东边的时候,瞬间就会有种“我好蠢”的自责感。所以一张爱丁堡地图是必备利器,上面标明了近300个表演场地的准确位置,不仅仅可以帮你找到路,而且在选戏阶段就可能通过地图来开始建立方向感和脑中的“人肉GPS定位系统”。把选好的戏码在一起之后,按照相互比较靠近的剧场区域分分类,然后把一天当中相近区域的戏安排在可以相互衔接的时间段里。

  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算清楚间隔时间,把两个场地之间的步行时间加进去,不要太匆忙,更不做那种前一个戏必须提前离场的安排,对创作者和其他观众来说不礼貌(看的时候实在熬不住先撤是另一回事)。我这次出门前得了几天空,就把前三天的每一部戏开演时间、演出时间、几点结束、距下一个戏有多长时间间隔、步行时间多久、是否要打车等,都一一注明,对我这种偏执型人格来说,一表在手,相当无忧。

  爱丁堡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即在同一个场地里,也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剧场,即使是同一个场地里的不同剧场,观演时间表前后也不宜连得太紧,最好留个10分钟空档,这样万一前面的戏延迟了几分钟散场或是大家鼓掌时间太长,也不致于导致后面的戏迟到进场。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迟到比提前退场更不礼貌。

  等你get到这些“排期”的新技能之后,一天当中至少可以省下2小时在路上的时间、体力,以及大概10-20镑的打车钱。这些时间和钱,可以多看一、两个戏,也可以用来和新朋旧友在演出前后聊聊天,喝一杯。

  或者干脆找块草坪,躺倒晒晒太阳,看苏格兰高地的白云苍狗变化,眯瞪一小会儿。

  哦,对了,坏消息是爱丁堡之前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本来就以凉爽著称的爱丁堡,这会儿风大,并且寒冷。象我这种本来就超级怕冷的人,已经小羽绒服加围巾上身了,还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多带一条秋裤来。

  还没来的朋友,但愿你能看到这篇,记得带点厚衣服来哦。

(责编: pp)

文章关键词: 爱丁堡艺术节前沿剧展戏剧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