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风尘》剧照
金马奖在一周前尘埃落定,在奖项争夺战中,台湾电影除了《美丽时光》夺得最佳影片奖外,几乎全军覆没。面对如今台湾影坛的断壁颓垣,回想当年的繁荣升平,真好似换了一轮天上人间。1982年台湾中影公司大胆起用四个毫无拍片经验的导演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以低成本、迥然不同的主题和美学风格拍摄出由四个故事组成的影片《光阴的故事》,此片的完成被公认为台湾新电影的起步,从此之后台湾影坛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电影运动,到今天已过了20年。
齐心协力沟通和谐
成就这一电影运动的主将大多为二战后在台湾成长起来的电影工作者,并以侯孝贤、杨德昌、柯一正、张毅、万仁和李佑宁等人为代表。作为台湾新电影阵营中的一员,台湾话剧大师赖声川曾经回忆过当年相知相识的情景:当留守台湾的侯孝贤遇到了在国外留过学的杨德昌、柯一正等人,寒暄过后,一见如故。彼此接近的理念,和谐的沟通使他们成为台湾新电影的核心团体。侯孝贤演杨德昌的《青梅竹马》,侯孝贤“明目张胆”地挖赖声川的演员,杨德昌连续三部电影里用赖声川家的台灯……导演们相交如水,令人难忘。台湾导演陈国富说:“无论导演之间还是导演与观众之间,现在都缺乏这样的交流和对话。”
直面历史扎根乡土
当年的台湾电影,武侠片、琼瑶片和军教片充斥一时。以侯孝贤、杨德昌为首的电影人以全新风格引人注目。他们降低成本,选用非职业演员,采用实景外景,有写实倾向。他们以诚挚的心灵直面这块土地,为一代台湾人的生活、历史及心境塑像。
杨德昌经常被视为台湾新电影的代言人,他冷峻克制地剖析着每一时代人们经历的阵痛。他与侯孝贤每天用放大镜关注着“城市”和“乡村”世界两侧的母题。还有陈坤厚的《小毕的故事》、万仁的《油麻菜籽》……新电影中除了创造出深焦摄影和长镜头运动为主的视觉风格之外,就故事与角色来说,最令观众们难忘的还是这些电影对小人物的写实刻划与关怀。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以作家黄春明三个短篇改编的电影《儿子的大玩偶》是描写小人物的无奈和困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和传统导演胡金铨、李行、白景瑞执导的《大轮回》对垒的分水岭。根据台湾影人卢非易的说法,此两片上映后,“反应异常,原本看好的《大轮回》不仅票房平平,评论反应也很平淡;相反的,《儿子的大玩偶》卖座超出预期,同时更吸引了文化界与舆论的一致注目。而《大轮回》中的明星彭雪芬和姜厚任(对比着《儿子的大玩偶》中较为乡土性的演员如陈博正、杨丽音、江霞)似乎也没有如预期般吸引观众前往观赏。”
台湾新导演最常用的是乡土题材,而《儿子的大玩偶》也成了台湾影坛改编文学作品的滥觞。除了杨德昌极少使用文学作品的素材外,张毅的《玉卿嫂》和他之后的电影大多取材于文学作品;作家朱天文的《小毕的故事》和《最想念的季节》等也被搬上银幕;王祯和、黄春明、杨直矗的乡土文学都代替了琼瑶的爱情故事。这样的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新电影运动式微后便逐渐销声匿迹了。之后扬名国际的李安和蔡明亮所拍的台湾电影大都是原创剧本。其实不论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或是原创剧本,台湾电影一直有深具原创性、令人惊艳的剧本———王小棣为王童《稻草人》所编写的剧本就十分成功地把政治、讽刺、荒谬、却又充满小人物的无奈和乐天知命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票房衰微走向没落
对比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连续多部电影在票房的实力,而今台湾新电影已陷入泥潭。此后台湾电影虽还有不少导演和作品在国际扬名,但整个电影产业却开始遭遇一段长达十年的“滑铁卢”。
根据台湾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岛内各类媒体近年来迅速增加,电影业却持续萎缩。从1986年到2001年,电影业一溃千里。近年来岛内电影院不断消失,到去年仅剩226家;电影制作也不断缩减,去年的电影年产量尚不足20部。
这种衰微没落的电影危机,部分源于台湾电影界成员本身格局太小、不思进步。本来居于文化冲突地带的台湾易趋开放,但台湾电影工业及创作者却拒绝与国际接轨,安之若素。香港导演王晶说,台湾影评人大骂商业片,骂得所有导演都改拍艺术片,令台湾影市彻底死亡。论点看起来固然有点荒谬,倒也不失实在。现在台湾电影的很多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着要么转战大陆拍电视剧,要么改行另谋生路的选择。难怪台湾电影的前辈李行导演说“台湾电影现在很悲惨。”(本报记者余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