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sina.com.cn/ent/m/2003-03-29/3_28-3-326-140864_20030329161540.jpg)
![](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 《猫》演出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信报上海专电 (特派记者唐峥) 昨天晚上19:30,音乐剧《猫》在上海大剧院拉开中国首演的帷幕。演员们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昨晚一走进上海大剧院的大厅,就看到很多有关《猫》的副产品正在出售,包括T恤、帽子等。剧场内座无虚席,一个庞大而杂乱的“垃圾场”呈现在观众眼前,从舞台上一直延伸到观众席前面,令观众马上进入了剧情。演出开始后,黑暗的空间里有无数只猫的眼睛闪
烁,显得诡异而神秘,探照灯划破黑夜,一只又一只神态各异的猫出现在舞台和观众席中,开始狂奔。猫们聚集在一起唱起了《杰里科猫族之歌》。其中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十分引人注意,她甜蜜性感的表情和活泼可爱的神态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甚至有人悄悄地嘀咕:“要是家里养一只这样的猫多好啊!”而魅力十足的“摇滚猫”更是激情四射,举手投足俨然都是天王巨星的风范,周围的猫群对他也是如同众星捧月,他唱着唱着突然纵身跳下舞台,径直跑到观众席里拉起一位观众跳舞,顿时引来一片尖叫。最受观众喜爱的当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回忆》,当“魅力猫”格里泽贝拉充满感情地演绎出这首歌时,全场观众都陶醉在优美动人的歌声里。到了后半场,猫们更加疯狂,他们散布在观众席的各个角落,和观众玩在一起。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还兴奋不已,纷纷议论:“太棒了!”
记者了解到,《猫》剧在上海的票房极佳,目前市场上已经在疯抢后16场的门票。为什么《猫》在上海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呢?一方面是上海观众对文化演出的欣赏习惯和口味已经形成一定的定位,另一方面是由于《猫》剧的确有其过人之处。据本次巡演团的编导乔安娜女士介绍,演员们之所以长期演出同一剧目还能保持一贯良好的状态和创作的激情,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演员们在巡演之前通常要提前1至2个星期到达演出地点,进行一系列非常有章法的排练,以保证他们常演常新;另一方面,演员在塑造猫的角色时,导演要求他们有二度再创作,他们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角色。演员们也都有一种使命感,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角色演到最好的境界。乔安娜还笑着告诉记者一个“秘诀”,无论到哪个国家,猫的特性都是不会变的,演员们都能长期保持猫的特性,所以在各地都能够常演不衰。
另外,《猫》剧还在各地演出时做一些小的调整,搞一些小花絮调动起观众的兴趣。比如这次记者就在舞台上看到一个道具车牌,上面竟然写着“沪A×××××”,乔安娜说,类似的东西舞台上还有,大家有兴趣可以仔细找找。问及到了北京要做什么调整,她神秘地笑了笑说,“这是秘密,你要自己去发现。”看来到时候我们可以看看是不是把车牌改成“京A”了,另外再找找,《猫》还有多少讨好北京观众的小花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