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散记 雨中曲 李樯
十二号的柏林下了一整天的雨,电影节的各家影院前人头比雨点还多。人民群众的电影热情可谓风雨无阻了。
柏林的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有一份电影节的日程表,对哪部电影的时间与地点烂熟于
心,颇是练达。有位师傅见我黄色脸孔,热情万丈地用英文问我:“杰喷?”我迅速回击“拆纳!”师傅像熟悉电影节地形一样地说:“噢,皮扣扣!”我纳了一下闷儿,马上比他还热情万丈地喊:“耶耶”。他说的是英文的《孔雀》名,我当然热情万丈,如果不是他手持方向盘,我一定会和他十指相扣,表达我对他的知遇之情。估计就是他乡遇故知的感受吧!
(2)
这个雨天又有几部参赛片抛头露面,其中一部是意大利电影叫《Small town,Italy》,典型的“艺术片”,“深刻”、“沉闷”、“节奏缓慢”,寓意一时半会儿我还没能完全琢磨过来,准备晚上回到床上继续琢磨,因为下一部片子过不多久就开始了。可是我心里有点不踏实,我心里犯嘀咕,《孔雀》该不会让人看完先扔一边儿再琢磨吧!这让我觉得很对不住这部意大利电影。我无意间扭头,看到影院的最后一排,有几个残疾人并排坐在轮椅上看电影,心里一震。德国的影院真人道,后排专门设置了放轮椅的地方。更让我震动的是,这些行动不便的人踊跃的电影热情。想想国内的电影,四肢健全的人都难得进影院观映。
(3)
今天最闪亮的人物是法国参赛片《Changing Times》的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她走进会场时,观众给予她超长的掌声。她的电影业绩称得上卓著显赫,几乎与法国众多一流导演都有合作,并且佳片迭出,她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女演员鲜有她这般生命力漫长的?恐怕不只是表演能力的问题吧,我们的电影总是太多描述年轻女性,而没有描述女人不同的年龄中不同的故事,演员即便想演恐怕也没有机会演吧!我们的电影似乎求同的心理太过求异,一贯超之若鹜。
已经展出的几部电影的主创人员的巨幅照片,一一挂在了主会场的大厅墙上,电影节给予了电影人最深情的尊重。随后展出的所有竞赛片人员的照片,都将陆续被挂出。我们都是电影的学生,我们的作业都会出现在电影教室后墙上的学习园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