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生活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影片《西洋镜》准备了三年,九八年十月十九日在北京启镜拍摄。自此,长日沉沉,深更漫漫,“拼得老眼枯无泪,一肩只剩志千秋”。后来,暑往寒至,未摄余镜逐渐变少,待近新年时分,我们居然大功初成——封镜了。
昨日何重?今日何轻?我期盼的关机后的大自在并未呈现。而今日栩栩然庄生之为蝴蝶,亦不如昨日遽遽然蝴蝶之为庄生。我坐下来叙叙这部影片的初衷,和我今天的大感动。
童稚之心于立人
“西洋镜”通过三个男人的友情,窥视不同的生命走向。主体故事集中在“不规常辙”的小刘(夏雨饰)身上。他可能大脑进了水,谁要有这么个儿子,不如气死罢了。我偏好的是他的疏漏、天真和憨意。这类人,“蹈死狱”,“负奇穷”,意下总不明晰,心中唯有朝阳。古人有徐文长等,他把门前水洼题为“天池”,今人有我的个把好友,一身泥水,常不自知。我推崇的不是他们个人主义的偏狭和自私那些小气的毛病,我心疼的是他们那种有创意的童心。
影片中另外两个男人,一位是懂得妥协之道的务实派任老板(刘佩琦饰),他是能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勇者。有句外来的老话,大致是:“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能为某种事业屈辱地活着”。我对他们只有敬畏之心,远远地钦慕他们的实力。
还有一个英国人,叫雷门(JARED HARRIS饰)。他是卓别林早期影片中那样的小人物,有些象我们的阿Q。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成为重要一点的人,但就是难有上层人们的风范。他们对自己的现世环境不够明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更原始,更可信。
我表现任老板、雷门等人,是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可亲可爱的脆弱,而这脆弱才是立人的根本。
三个男人搅在一起,友情亦如爱情,不必有同性恋的复杂,干干净净的就感人挚深。男人之间的事,有些“混”意,很大气,其实比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女人的事情好看。
我的误区是曾看重我对冷调子和出世风格的认同,其实在《西洋镜》里,我看到的是在尘雾中对明亮和温暖的追寻,是不可避免地对亲情善意的渴求。这善意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拮据,其实在人群中常有,它的局限和欠缺并不妨碍我们淳善的维度。人,逃避不了的是自己。
办洋务与本土文明
《西洋镜》好像是要用西洋的镜头窥视中国的文化,其实是企图用东西方都听得懂的共同语汇来演义我们本土的素材,使东西方能相得益彰,又不失去各自文化的特定内涵。这做起来不容易,是件有争议的事。
当年的大儒们如林语堂、张爱玲等,不仅国学渊博深厚,洋学也远在我辈之上的。但他们在后来的欧美生活中,是枯萎了。这中间除了他们个人兴趣的选择的原因外,亦有不少困境是难以战胜的。比如当时中国的国力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儒们的个人背景及经历赋予他们的信念和眼光。
而今天文革狠狠地摔打了的中国一代人,他们不管在世界的什么角落,都有“主子”的气质和心肠,他们在各个领域中露出头角。放眼一看,他们比比皆是,以点而面,这个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小。用“世界语”讲述本土文明,亦是件应该发生的事。
不管是办洋务,还是搞本土文化,我们永远是大陆人。我首先是大陆导演,不论我们在哪里,生活多久,这个,无法改变。
北影人
凡是熟悉摄制组的人都知道,那些以拍电影为生的人对电影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和情感,他们可以是“最可爱”的人,特别是当他们为了你的片子“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但他们也会因你的调整不当,“二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他们的语言如电击火闪,他们的动作似利剑出壳。
秋季九月,开机之时,我面前站着的就是这样一群彪悍的北影人。
他们中的多数刚刚完结《刺秦》的拍摄工作,胸前揣着的履历上满是《霸王别姬》、《末代皇帝》之类的中外著名制作,腰间披挂着各色刀枪剑戟等中西式时髦工具,真是硬朗朗的英俊精强,齐刷刷的威风凛凛,令我们这些外来的工作人员和演员看了,无不叹为观止。
在拍摄的日子里,他们曾为了对我个人的情意尽其所能地工作,使我欲涕还休;他们亦有“神仙也打瞌睡”的风范,曾令我气急败坏地“罢机”,据他们自嘲的说法,我有时把他们搞得“真不会了”,这种说法曾令我大惑不解,我猜度,正确的说法大约应是有些地方我“不会”。中西方的差距是大的,中西影人的合作是艰苦的,这就像两位从未谋面的成年男女,忽然间被安排在一起米面油柴的过日子,这中间有多少为难。
一方是身经百战、彪炳强悍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爷”们,另一方是桂冠如锦、严谨固执的“姑”们(美方人员多系女性,各种奖项比肩而高),全组百十余位中西影人,我在中间,两手各牵一边,强要他们求同存异,克已复礼,为《西洋镜》使出浑身解数,黑起眼睛作贡献。
我很难为了他们,我无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中国影人这样做了,为了对我的情意,美国影人也这样做了,因为相信这会是部好片子,《西洋镜》若是部好片子,可以有报于美国同事们对我的期望和信任,《西洋镜》若是部好片子,不足以报答家中那些对我真情给予的兄弟姐妹的义骨侠风。
社会效益和市场性
人类是唯一能笑的动物,使人喜闻乐见的是幽默。《西洋镜》是幽默的,是“理趣”的那种,于是它更惹人。
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里,我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拍了《西洋镜》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在很多小块玻璃干板上分别画上各种体态的黑兔子,装在圆形架上转动,再透过小孔窥之,众多的兔子突然变成一只,呈欢跃起伏状,这意外的吉祥物,原设计是为剧情中发现电影原理之用,未料竟合了年份的属性,似是有谁在冥冥之中,暗示着某种只可意会的契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胡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