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红与黑》(法国)本周重点推介
Red and Black,The
导演:让-达尼埃尔·维尔埃格
主演:吉姆·罗西·斯图加特、卡罗尔·加盖
故事梗概:
在法国一个偏远的小城镇上,木匠的儿子于连自幼便是个聪颖好学的孩子,因为生长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于连从小就对拿破仑崇拜得五体投地,因此自身也极具反抗精神。成年后的他本想在这位巨人的旗下,驰骋疆场、草马革尸,可这位英雄却已权倾势去。而于连仍不得不在门第和金钱主宰的时代里生活下去,没有财富、没有高贵的出身,就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出路的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他面前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反抗。这种夹缝中生存的状态,使得于连突然之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权利近乎膨胀的欲望,使他选择了做一位伪善的君子。
在于连19岁那年,他发现从事神职是个飞黄腾达的捷径,于是,他千方百计到市长德·雷纳尔家做了一名家庭教师,但急于借助权势高攀的他因为与市长夫人的暧昧关系,被迫离开小城,去了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到那里不久,又因为院内的党派斗争不得不离开省城来到巴黎德·拉莫尔侯爵家当私人秘书。
很快,于连出众的才华便得到了侯爵的赏识,同时还博得了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好感。这使得于连又一次沉醉在了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他甚至梦想着侯爵女儿玛蒂尔德能使他在30岁时就当上个司令——就像他心目中的拿破仑一样。
然而,市长夫人的一封揭发信使他的一切美梦都化成了泡影……气愤之下,他回到小城,试图枪杀市长夫人。然而事后他才得知,市长夫人的揭发信是在忏悔教士的强迫之下写的,夫人仍旧深爱着他,他为此痛悔不已。在监狱里,他再也不愿为自己申诉,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三天后,市长夫人也抱着孩子离开了人世。
精彩视点:
影片根据“现代小说之父”、法国文豪司汤达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成,原著被称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影片围绕着“少年野心家”于连与命运艰苦奋斗的短暂一生,鲜明地勾画出了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最后阶段法国社会各阶层错综的矛盾关系。
4月29日 14:26 CCTV-6播出
法国影片《红与黑》: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艺术加工而成的,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如同这部小说的名字,“红”是指反抗复辟制度的叛逆者于连,“黑”是指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等在内的黑暗势力。
有人称这部作品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全面地展现了当时的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但这部小说1830年11月15日在巴黎问世时却遭到了冷遇,初版只印了750册。过了50年,才被人接受。正如作者所说:他要做一个在1935年被阅读的作家。
本书的作者就是法国文豪司汤达,司汤达1783年1月23日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
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两种力量,两种制度在整个欧洲的大搏斗。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
他在米兰期间,读书、旅行、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的烧炭党人有所交往。181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问世,从此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1821年,意大利的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米兰回巴黎。在巴黎,他一面写作,一面认真观察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对自己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于是写出了这部深刻反映七月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也因此成为了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影片《红与黑》同样勾勒出了查理十世复辟时期的一幅广阔而朴素的社会画面,当然,影片并未完全照搬司汤达的原作,只是以真挚的热情再现了原作的爱情悲剧。
有人说《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一生就是作者司汤达的一个缩影,主人公于连是一位对拿破仑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年轻人,本想在这位巨人的旗下,驰骋疆场,草马革尸,可这位英雄已权倾势去。除了做一位伪善的君子外,他别无选择。他发现从事神职是飞黄腾达的捷径,于是,便去市长家当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因与女主人发生恋情,被迫到神学院去学习,后又经人引荐,到巴黎一位侯爵大人府上当秘书,又同其家小姐发生恋情,本想借此实现出人头地的梦想,却因市长太太告发他,他便开枪射杀她,后被判刑。
就是这样一个描述一位平民青年的个人野心从逐渐膨胀,直至最终破灭的悲剧的影片,以其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手法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层意识的活动,被称为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