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现在看来,《千里走单骑》更像是《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间的缓冲和过渡,一是为了缓解来自评论界的压力,二是给《满城尽带黄金甲》争取更多的时间。是这样吗?
张:你说的意思我明白。中国电影现在惟一的希望,就是要有咱们自己的主流商业大片,不管你导演心里舒坦不舒坦,你愿不愿意听,你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没有投资是拍
不成电影的,你能不能找到投资,那是你自己的事儿,为什么?因为那要看你在投资人那儿有没有信誉,人家愿不愿意为你冒这个风险,当然我知道,我们很多导演都渴望投资人能给他投资,而投资人都希望风险小一点,那就造成了大家都只能拍文艺片的局面。其实我知道所有的导演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尝试拍商业片,但是因为投资人对导演缺乏信心,不愿意冒那么大风险给导演投资拍商业大片,因为一投就是上亿,这要是赔了,那真的就是倾家荡产的事。因为电影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为了规避风险,投资人就把眼光放到了文艺片上,因为文艺片的投资少,风险也就小。所以我们的文艺片数量相对商业片来说,比例要大许多。但是文艺片的市场又不尽人意,最后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在国外得个奖,拿回来照样没人看,你进电影院一看,观众就俩对儿搞对象的,一共就四个人,挂两天海报影院就给摘了,没人看啊。我们每年拍好几百部电影,去年应该是300多部,但你到电影院去问问,有没有30部,有没有3部是赚钱的?咱就说实事,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电影得多少多少奖却没几个人看,你觉得有意思吗?去年拍的那部《美丽上海》虽然得了那么多金鸡奖,可是电影院里照样没人看,所以我们不能在拿得奖说事儿了,别在拿得奖忽悠了,再忽悠电影院就彻底没人了!咱们要巩固中国电影这块阵地,用什么办法?惟一的办法就是拍商业片!因为观众喜爱商业片。
记:《千里走单骑》这样的文艺片,您觉得没有希望吗?
张:现在拍文艺片,对中国电影市场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次我做《千里走单骑》深有体会,我是花2千万来宣传一部文艺片啊,我敢说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会再有人这么做了。其实我就是想摸摸中国文艺片的底儿,把所有的招都使上,我看它的票房最后能到多少?3千万票房!《孔雀》、《可可西里》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三部电影的票房总和,也没超过3千万,你想想,再大的宣传,收获的票房也就是这样了。再这么拍文艺片,中国电影还能有希望吗?市场只能是越来越萎缩啊,弄来弄去,老百姓都不上电影院了,都呆在家里看碟得了。现在我们的电影院又开始没什么人了,好莱坞大片都不像当初那么能吸引人了,老百姓都改看盗版碟了,我们要吸引老百姓进电影院,就必须拿出我们自己的绝活,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去电影院花钱看电影,比在家看盗版碟更享受。如果只是满足于把故事讲好,那么一定是帮了盗版贩子的忙。
-后来把电影好歹拍完了,首映式也办完了,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攻击又来了,真是一点儿情面都不留啊,我经受了这么多打击,最后连点同情都没捞着,哪儿说理去啊?整个一窦娥啊。
记:明星是一部电影最大的票房保险,拍一部电影前,找明星是不是你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张:电影必须要有明星,但是我们中国的明星确实是有点英雄气短。坦率地说,现在在我们的电影中,我用哪一个明星,角度跟好莱坞的不一样。上次《教父》的制片人上我家喝酒,我们谈到用明星的问题,我说你用明星能帮你赚钱,而我用的明星呢,是他自己赚了钱了出了名了,我呢,站一边赚吆喝呢,我不是赚钱,是赚吆喝。为什么?你说我们哪个明星能对电影票房有带动的?谁敢站出来说,我出演这部电影就能保证你有5千万的票房?别说5千万,1千万有没有?没有!可是他们要的片酬,一直在涨,他们不知道,所有的风险都在制片人这儿背着呢。现在,我觉得大家算开始面对现实了,因为知道自己的出演对票房没有多大帮助。风险在谁那儿?都在投资人那儿。
投资了那么多电影,用了那么多明星,真正对票房有帮助的,又有多少呢?《英雄》能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主要是我们成功的商业运作!给你举个例子,《英雄》之前《卧虎藏龙》用的都是超级大腕儿,周润发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比李连杰小,影迷也不比他的少,坦率地说,就演技来说,周润发堪称全球华人男星NO.1,而就动作武侠片而言,张曼玉怎么跟杨紫琼比呢?!不是一个量级啊!杨紫琼当时已经是好莱坞公认的女打星,此外还包括章子怡和张震,这个阵容艺谋说,比《英雄》还强。但当年《卧虎藏龙》的国内票房又怎么样呢?1400万,《英雄》呢,2.5亿!最后,国内外媒体不管在评论上对《英雄》有多少微词怎么批判,都得承认一点,那就是《英雄》成功的商业运作,争取了观众和票房。
演员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影响力,演员不能是虚火,好莱坞一个明星开价几千万美元,是合理的,为什么?因为有了他的出演,整个市场的票房就能够带动起来。那我们的演员呢?,坦率地说,到目前为止中港台三地,可能除了周杰伦,我没有看到其他的任何一个演员,能够有好莱坞影星那样的带动力,不管他多有名,可能一说他的名字大伙全知道,但是有几个人会掏钱去看他的电影呢?!我最关心的是,有多少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记:除了资金运作,像协调明星之间的档期也是制片人头疼的问题吧。
张:这是会的,包括《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内。但这还不是全部,咱们的演员啊,没毛病的少,不是有这样的就是有那样的毛病,所以有时候你还要得跟一个混身有毛病的人在一起合作,原则问题你不能让步,非原则问题你还得不断迁就他,这样工作起来非常累,你不知道他这毛病什么时候就犯了,那些工作中的碰撞、摩擦,你都得处理好了,不然就直接影响到电影,所以真的是很难,真的很难。
记:你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这几部大片,几乎请遍了华语影坛最顶尖的明星,《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达到巅峰。这样岂不是给你以后的工作带来难度?
张:肯定会带来难度。这次等于把全球华人最顶尖的演员都给组队了,所以不知道以后的电影会不会请好莱坞的大嘴(指朱丽娅·罗伯茨)了(笑)。
记:很多人都不知道制片人具体都做什么,那么你最繁忙、最辛苦、最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
张:辛苦倒是次要的,就怕半夜接到个电话,说梅艳芳去世了!老发生这种意外的事,它累心,尤其是和张艺谋合作,他树大招风啊,中国最累的制片人就是做他的制片人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什么麻烦事。所以这十年里头,我最怕就是夜里两三点钟接到艺谋的电话,基本上就是脑袋“轰”的一下,睡意都没了,只要电话那头是张艺谋那低沉的声音,我就心想:瞎,又出大事了!
记:你最难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张:当时的《十面埋伏》,你不知道它遭遇了多少埋伏,这部电影是我做张艺谋电影以来做得最艰难的一部,很多困难都是难以想象的突然打击,都是那种灭顶之灾。比如为了迎接梅艳芳进组,我包好了飞机,请好了名医,一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全都就绪了,可是半夜里却突然传来梅艳芳去世的噩耗!她是我们剧本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角色,也是后来被事实证明无法替代的一个角色,这个噩耗对我们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还有就是《十面埋伏》的80%外景都在乌克兰,为了营造影片效果,我们提前五个月就投入了10几万美金,请来了50多个花农忙活了好几个月,等我们大队人马要去乌克兰的时候,却突然又碰上非典了!张艺谋和主创们都被拒签了,这电影还怎么拍?!又一次致命的打击需要我去面对。千辛万苦总算把电影拍完了,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总算完成了,可是在宣传影片的首映晚会上,我们又意想不到的遭遇了北京十年来未见的倾盆大雨,二环路的公共汽车都给泡了,我盼望的观众都给倾盆大雨浇在了路上,为了这台首映晚会,我花了2000万,目的就是要放一颗影片宣传的卫星,我当时在全国设立了4个分会场,租用了3颗转播卫星,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这次盛大的首映礼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全是这种突然的巨大打击,所以当时我就想起香港人老说的那句话:不怕没好命,就怕起错名,做《十面埋伏》这部影片的时候就真有这种感觉,真是“十面埋伏”啊!容易吗?那电影真是分分钟都有可能让你消失,因为投资巨大,所以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这些风险跟主创、演员都没什么关系,消失的一定是我这个制片人和投资人。
后来把电影好歹拍完了,首映式也办完了,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攻击又来了,真是一点儿情面都不留啊,特像文化大革命。我经受了这么多打击,最后连点同情都没捞着,哪儿说理去啊?没地儿说理去,整个一窦娥,窦娥见了我,她哭了!可我还是挺过来了,这种承受力还可以吧?!《影响》供稿 达马/文 左英/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