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帮历来在大片中都很普遍 但并不会影响票房 有些观众认为激战场面更吸引人 顾不上挑细节
今晨记者从华夏电影公司获悉,截止到昨日凌晨,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的全国票房已达到3450万元,如期掀起暑期观影热。
然而在街头巷尾、特别是网络上,人们热烈讨论的并不是这部影片的票房,而是片中多达9处的穿帮镜头。
有些观众甚至认为,在这样的大片中找出穿帮镜头很有成就感。
“碟3”穿帮镜头多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3》被细心的观众挑出的穿帮镜头高达9处之多。
计算公式“大变脸”
在影片进行到1小时19分钟左右,亨特即将在中国最时尚地段的上海浦东陆家嘴上演飞人,他在玻璃上计算楼顶间跳跃距离时写下一串公式,但镜头切回来时,公式却变了。
直升机“移形大法”
在影片进行到大概1小时5分钟时,亨特与营救戴维安的空中部队在大桥展开激战。当他用机枪打掉一架飞机后,观众能够看见那架飞机爆炸,后面的直升机急速避开了。但一转头,那架直升机又出现在原来的位置上,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爆炸一样。
人工呼吸“偷工减料”
大概在影片的1小时51分钟左右,受电击的亨特晕死过去,为了让他“起死回生”,亨特的妻子给他做人工呼吸。但她却不知道应该将被救者的下巴向上抬起,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她的做法恐怕救不了人。
记者咨询了北京一家急救中心的资深医生。他介绍,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该先将患者的头向后仰,以开放呼吸道,这是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步骤。以此看来,亨特妻子的做法有点“偷工减料”。
大卡车开进小胡同
在影片结尾处,亨特和戴维安从室内滚打到大街上,戴维安被一辆呼啸而过的卡车撞死。但随后一个中景镜头显示,那是一条小胡同,大卡车不可能通过,更何况前后还停着出租车。
其他穿帮镜头
1.在影片一开头,按照情节交代,亨特应该是天一亮就去与来人会面,接受任务,但他们见面的时候,外面的阳光显示已日上三竿了。
2.在影片中,亨特从华盛顿乘坐飞机直接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实际上这两个城市之间根本没有直航班机。
3.在一次战斗中,亨特看着子弹夹说:“够多了。”而根据后面的情况显示,他的枪里只有一发已经上膛的子弹,这说明当时他看的子弹夹其实是空的。
4.亨特开着奔驰跑车赶往医院时,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扶着方向盘,但音效却显示他在换挡。
5.特工队离开中国,当他们下飞机时,镜头遥拍机身。从机身的阴影里能看见摄影机;在墓地那场戏中,从亨特所戴墨镜的左下角也能看见摄影机。
《无极》:
光明大将军穿皮鞋
昆仑去抢肉,光明大将军(真田光之饰)用脚踩住肉,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光明的鞋明明是现代人穿的皮鞋。
《英雄》:
对讲机出现在秦朝
该片故事背景发生在秦朝,但画面中梁朝伟的脚下却躺着一个对讲机。
观众反应
只留意特效镜头
穿帮之处难察觉
记者在影院里采访了观看该片的观众,几乎没有人能一下子发现这些穿帮之处。
“影片中各种激战的场面和特效镜头更吸引人,其他的细节没顾上看。”“只有看三遍以上才有可能发现那些镜头吧,不过在这样的大片中发现穿帮镜头很有成就感!”两位影迷说。
影院反应
穿帮镜头不影响票房
北京星美国际影城的总经理袁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他的观察,穿帮镜头并不影响影片的票房。
“观众在意的都是影片的画面及故事情节,一般不会刻意去找穿帮镜头;除非这是他的特殊爱好,但这样的观众毕竟很少。”袁鑫说。
同时,袁经理还认为,一部影片的制作班底越是庞大,越容易出现穿帮镜头,“制作人员越多,疏忽的可能性越大”。
发行方态度
电影总会留下遗憾
《碟中谍3》国际发行负责人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观众能够理解,“穿帮镜头在很多大片中都普遍存在,就像作文中会有错别字一样。从拍摄角度上来说,大家都在减少这种穿帮的错误发生,但电影就是遗憾的艺术,很难十全十美,总会留有遗憾”。
而该片的中国发行方华夏电影公司的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几乎每个大导演都有过穿帮镜头的经历,但只有那些特别细心和专业的观众能够发现。”
主创声音
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
2002年年底《英雄》上映时,梁朝伟脚下有对讲机的穿帮镜头曾在网上广为流传。张艺谋听到消息后相当错愕,他说:“应该没有,在电影上看不见,我觉得没有可能。”
但因为有图为证,张艺谋后来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真的有,应该也是一两秒的事情,对拍电影的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
本版撰文/记者 曹晓芳 喻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