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相生——生命的结构
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影象资料在多年后经常会遭逢重新剪裁和诠释的命运,因为历史需要不停地得到修正。所以MICHAEL RABIGER说:被拍摄下来的活动,即使象是历史或资料档案中所谓的事实,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意义仍大半源自拍摄当时的气氛以及影片工作者结构性的诠释力量。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结构其实也是语言,在中国文字的阵仗中,完全相同的
文字一旦改变排序,意义可能都大相径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的的就是这样的景况,那么在影片里,大到篇章结构小到镜头的组接,不同的布局谋篇都会产生不同的想象和意义指涉,甚至使主题倾向发生质的改变。纪录片是历史的证言,但无论历史还是证言都由人所控为,那么结构就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能不动声色扭转乾坤。
古代画画也以经营位置为第一要事,在布置画面时,画家奉行的基本准则,就是通过画面组织结构的处理使画面生动活泼,是宇宙生生之气和自我生命体验有了落实的支点。
所以,如果说纪录片的影片形象也是一幅有意味的画的话,那么结构便是这幅画的空间布势,保证形象完整通畅和彰显象外之义的关键环节。
一:关于古代画道的“经营位置”,古人常以惨淡二字形容之,其实,我想这种形容可以比拟为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其漫不经心娓娓道来,结构本身就已产生意义,它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保持一种随时进入和出离的自由,是一种最为贴近自然平实沉稳的生命态度,不去刻意营造生活的原质,让其顺势而生,让情感和意义也娓娓流泻,故事的开端选取流浪歌手吉克曲布回乡探亲为线索,老树下醉倒的爷爷见到异乡归来的孙子,散散漫漫又寓意深远的谈话,都象一个寓言的开场,此后,三个主人公的故事逐一讲来,间或还有反对毕摩教的小学校的老师,改当毕摩艺术团演员的咒人毕摩之子夹杂其间,没有紧密联结的故事链,没有严谨跌宕的起承转合,似乎所有的段落都是散在的,抽走任何一场都不会带来理解的障碍,然而在这种组合之中,有近有远,有反有正,有虚有实,有断有联,变换穿插,如果说一体贯连产生“气”的话,各个段落场景之间彼此作用,是为“势”。影片才能最终作到形散而神聚,这个聚是缘由内在的空间布局的张力。
二:除了散文式散淡的总体结构,也力图在段落间实现最大的灵动,因为抒情性的表达重于故事的表述,所以在结构全片时,也注重段落之间不同影象的碰撞所产生的有力量的意义。交叉的状态性叙事,对现实时空有高度省略性和跨度感,让时间绵延起来还逝还生,不同段落间的组接也能产生象外之义,或是意义的象征感或是情绪的延伸或是反讽,使结构也成为一种修辞,比如在咒人毕摩在光线昏暗的屋子里绘声绘色地讲述完自己的咒人史之后,我接入了村官毕摩的小儿子在山野间放羊追逐的写意式画面,一老一小,一静一动,一个在说对生命的毁灭,一个在展示性灵的活泼与旷野,这样一种段落景象之间的内在冲突表现着生命的冲荡感是超越具体影象内容的象外之义 ;
三,调整四时之序
凉山生命感的意象是超越旷古的。一般在时间进程有明显意义指向,与叙述主体严密契合的纪录片里,时间与空间的严谨统一是定律,但在对《毕摩纪》的时空架构里,我更希望尝试着打破严格的四时的秩序,模糊时间的界限,我觉得,自然生命的时间看去似是更替有序,但从大的时间流上而言,又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无限循环,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是在一年间的数个季节进入凉山,但片中景象又何尝不是凉山无数年来的常景常事,结构上的不问四时,也许可以更能表现内在的生命之韵,让全片的气韵流动通畅,我希望能用音乐的法则来结构影片,当人物和事件的情绪成为剪辑中飞舞的灵魂,时间的自由变异反而更让影片添上了宿命的况味。
结语
前文论及种种,似乎拍摄可以条分缕析断个清楚,但形象的如何获得和如何实现,一切的悟与不悟,归根结底,不在于方法的唯一,而在于创作者的心灵承载。候孝贤曾说“匠,是方法和技巧,而师,是作者的胸怀与世界对撞”,而在心灵与世界对视的时候,是否能疏沦五脏,澡雪精神,是一切看透本原的根魂,内心形象外化的过程,首先是扬弃自己的过程,把头脑中已有的念头洗掉,排除任何情绪的干扰,以新鲜,稚气而柔和的感性,仿佛胶片曝光时被光影刻印一般,把眼前的世界完整地容纳和铭刻到心灵上,等待真实乍现。这是一种蕴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空无,是富有创造力的无心状态。在拍摄之中,内心的形象不再是任何具象的画面,而是游弋在心脑之外情境之中无所不在又无所现形的灵魂,忽而隐没,又忽而在现实中显现,纪录片的拍摄是电影的探险,内心的形象与现实的景象或是同盟,或是敌人,战况永远无法真正预知,胜利失败不重要,顺势而动才是根本,当内心的形象成为沉稳的灵魂,七窍洞开所获得的意想不到的场面则成为围绕灵魂飞翔的轻灵的天使,心灵的自由感是那样重要,对现时现事的投入体味是让自己腾挪飞转的双翼,纪录片的拍摄会让再有准备的心都不知道今天会和什么不期而遇,是新的发现与征服,还是假象与毁灭,每天,我们将拍摄日常生活状态纳入沉稳的计划,一撇一捺去勾画凉山意象,然而,又保持着激动而忐忑的心,随时张望,期待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让我们在猝不及防中看见“亲娘面目”,孩子般灵动的意趣与快乐皆在于此。
千古道义,终究还是一个“情”字。要热爱。有热爱,才有设身处地的关照,才有知微见著的思考,才能摆脱好奇和探询看风情成乡情,才能忠诚传达他们的信念与灵魂,才能从森罗万象中感知到最扣动心弦的所在,你爱一个人才能描摹出他的可爱,你爱这片土地才知道如何描述风土的可爱,对形象的塑造里不仅凝聚着思考,当然也有思考者的热爱。当咒人毕摩拉着我们的手一团欢喜地露出孩子般的笑脸,当招魂毕摩在黄矛埂的大雾里拒绝了我们给他的补助而说如果他死后儿子能从电影里看到他知道父亲是怎样的毕摩,他就了无遗憾;当死去的小学校老师的老婆抱着孩子说你们说我坚强可天下没有同一天死的夫妻不坚强又能怎样;当村官毕摩的小儿子赶着羊群在萧索寒冷的旷野象火焰一样地奔跑大声歌唱……我们总是心折于这些贫穷困厄中仍信守的高贵与庄严,甚至是达命自知的洒脱与野意,任何时候回忆起凉山的日夜,都是无法言语的爱。
高清纪录片《毕摩纪》只是一部习作,是我们在不断的拍摄与思考中一点点清晰它的模样,今天看来,有太多技术和视野的局限当时无法完成的问题。上文所述很大程度是实践结束后的沉淀与思考,代表了作者心中的理想地界,但,我热爱这部影片,它让我从每一个镜头里看到了自己和全体创作人员成长的痕迹,我们和游走的毕摩一样,在行走中体验,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跌倒也在行走中跨越,在行走中积累着继续走下去的信念,直到今天,我仍无比怀念在凉山的深夜,摄制组已经在疲累中进入了梦乡,只有一个人手电的微光,象一个人充满渴望的眼睛——在结束每天的遭遇后重新在想象中梳理和描摹着内心的那个形象——人物,环境,命运……那样的夜里,一个更阔大的世界在眼前无限深邃,从漫长的幽暗,逐渐光亮……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