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回归前夕的香港电影:内忧外患作用下的浮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17:37  新浪娱乐

  浮沉:内忧外患的结果

  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电影,是走向极盛的过程,更是从极盛一步步的衰落的过程,而这,是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1.最重要原因:商业功利主义

  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在香港,因为其在政治上处于内地与英国政府之间的边缘地带,也因为香港的经济在六七十年代后迅速的发展但香港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张,追求电影的商业利益成为了香港电影人的最主要的目的,特别是在面临九七回归的历史的大前提下,香港人更希望“博”一把,因为不知道九七以后究竟会变得怎么样。充满着尔冬升(blog)的夫子自道的《色情男女》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监制阿虫在导演阿星在犹豫着是否接拍三级片时说,“电影不过是假象,你这次卖座了,下次拍什么没有人管你了,这一行时这样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导演尔冬升(由刘青云扮演)因为拍摄艺术片《没有车胎的战车》(暗指尔冬升导演的《烈火战车》)遭遇如潮恶评而要跳海自杀……

  商业功利主义的最典型表现就是大量的跟拍、翻拍、重拍、续拍的出现,虽然这并非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特有的事情,如吴宇森《英雄本色》成功后让“小马哥”死而复生而拍摄了《英雄本色2》,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的香港,这既成为香港电影的一种重要现象,同时也是香港电影的一个致命伤口。因为在香港,本土的电影市场是非常的狭窄而必须借助外埠市场增加收入而达到盈利的目的。这时期的主要外埠市场是在韩国跟台湾,1991年时韩国以630万美元进口了64部港产片到韩国上映,且其中绝大部分是武侠片(九十年代末以来的韩国武侠电影还不少的有着香港电影的影子),1992年也就更为大量的出现了武侠片的这种类型,即使是在一些喜剧电影当中也要融入武打或动作的成分在内,如1992年的香港票房亚军《家有喜事》,香港版的结局是三弟以闽南语高歌一曲《相逢何必曾相识》而大哥大嫂也破镜重圆皆大欢喜,但韩国版的结局却改为一段七分钟长的动作戏,即大嫂遇到匪徒而三兄弟大展身手(尽管影片的前面并没有任何地方说明这三兄弟是身手不凡的高手)……(这种很“无厘头”的出现动作戏的状况还延续到了现在内地的所谓武打大片当中)1993年的在韩国上映的还仍然是武侠片为主,但后来因为逾期交片等缘故被韩国片商压低价格,后来到了1997年年底的亚洲金融风暴再加上随后韩国本土电影的异军突起,更是基本上切断了港产片的韩国这一外埠市场。

回归前夕的香港电影:内忧外患作用下的浮沉
《家有喜事》韩国版的结局是一段七分钟长的动作戏

  台湾市场则是港产片的另一个外埠地区,一度台湾市场的六条电影院线中有五条是基本上放映港产片而促进了港产片在台湾的大卖,给港产片带来巨大的利润,但同时也使得港产片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因为当时台湾片商往往在电影上映前就以买片花的方式基本上付了制作这部港产片的1/3的费用,而港片片商也乐意于提高制作成本增加演员的报酬而提高演员的积极性(但也是当时,刘德华梁朝伟等人创下一年拍摄十多部电影的记录)。但这种严重依赖别人的方法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港产片的长期的拍摄跟风之作而质量上越来越低,台湾片商也更加乐意于购买好莱坞的大制作增加票房的竞争力,港产片也逐渐的失去了台湾市场。到了1997年的席卷亚洲各地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是使得原本已经失去韩国、台湾市场的港产片雪上加霜,也失去了伊朗、新加坡等市场。

  另外,商业功利主义在这个时期还表现为三级片的泛滥。八十年代末香港实行了电影分级制,而也逐渐的出现了以情色为主的三级片(三级片主要是包括情色、暴力两种类型)。据美国学者,也是香港电影的研究专家大卫·波德威尔的统计,1992年出现了109部三级片,1993年则上涨到123部,1994年减少到59部(但电影院已经改放日本出品的三级片了,当时在香港上映的外语片当中,大约40%是日本的三级片)。三级片当中出现过一些比较精彩的作品,如叶玉卿主演的《卿本佳人》、李丽珍(blog)的《蜜桃成熟时》、邱淑贞的《香港奇案之强奸》等,但绝大部分的三级片都是跟风之作,都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因为三级片常常可以吸引观众的“窥视”的欲望且制作成本很低而被得以大量的出现。

  而将每年的三级片、武侠片、喜剧片这三者的数量加起来,几乎就是九十年代初的港产片的年产量的数字——香港电影在八十年代走向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港产片的类型的多元化发展,如市井生活片、爱情文艺片等都大量的出现,但是,在九十年代初的激烈竞争之中,港产片的类型,却也变得非常的狭窄了,这种狭窄又反过来致使观众对于大量的跟风之作的厌烦而逐渐对港产片失去了原有的信心与兴趣,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过程。

  商业功利主义一度成就了香港电影的繁华,但也给予了香港电影致命的打击。

  2.电影人才的流失与青黄不接

  八九十年代之交再度的出现了香港的移民潮,同样也有不少的电影人才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如凭借《英雄本色》而崛起的吴宇森和周润发,如因《龙虎风云》使得英雄片再起风云的林岭东,如在《黄飞鸿》中宣扬了其家国情怀的徐克,以及成龙(blog)洪金宝李连杰(blog)袁和平等等香港的优秀的电影人才,而这些人基本上代表了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最优秀的人才。

  中年一代人才的流失,但却缺乏新的人才给予注入新的血液,更何况,因为香港电影的商业功利主义的过于的浓重与港产片的日益减少,新人一方面既缺少锻炼的机会(如吴宇森,在二十来岁时就跟随着张彻担任副导演,如许鞍华,当年也是跟随着胡金铨学习),另一方面制片商也往往不放心让他们担纲主演——这也成为了并片面繁华但整体上还不够成熟的香港电影在面临困境时的两难,于是,观众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往往还是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刘青云等为数不多的观众非常熟悉的演员。

  在导演方面,也是杜琪峰刘伟强王晶等中年一代的电影人活跃于影坛,而缺乏新导演的出现。

  3.黑社会与盗版的猖狂

  黑社会并非是在九十年代才出现,但是在九十年代特别的猖狂于娱乐圈,甚至拍电影也成为黑社会洗钱的一种手段。当红艺人被黑社会持枪要挟拍片的事情不时的发生,甚至出现了李连杰的经纪人被黑社会暗杀等事件。而1992年1月9日凌晨零点左右,多买蒙面匪徒持刀枪闯入观塘的东方冲印公司抢《家有喜事》的底片(《家有喜事》是当年的贺岁片之一,正准备在1月25日上映,后来也成为当年的票房亚军),虽然影片最后还是如期上映,但也引得虚惊一场。而随后的15日全港的演艺界也举行了“全港演艺界抗议影圈暴力大游行”的活动,声讨介入演义圈的黑社会。

  比黑社会的猖狂甚至还要严重的是盗版VCD的猖狂(发展到现在则是盗版DVD跟非法下载),如《色情男女》中的一处场景,电影是在当晚的午夜场才开始上映(午夜场是香港电影八十年代的一个优良传统,有不少的影片先在午夜场上映,然后根据观众的现场反响——因为导演往往也会出现于午夜场当中——进行调整甚至是影片的修改,如吴宇森的《喋血街头》,正式上映的版本是在午夜场的基础上根据观众的反响而略作修改的;而且,观看午夜场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一代的观众,他们代表着新一代的观众的口味,而也可以借鉴于下一部作品的创作),但在旺角等地已经出现了盗版VCD了;又如著名编剧文隽(前两年还担任金像奖的主席),他跟刘伟强等人一起创作的《古惑仔2猛龙过江》因为第一部的卖座,在首映当天他就在街头看到了盗版VCD的影子,可见当时的盗版的猖狂。而李力持导演的《爱你爱到杀死你》中还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当红歌星跟助手们在街头遇到贩卖盗版的,却没有看到她的专辑的盗版CD,却看到大量她的竞争对手的,于是,她很懊恼,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够红,以至于街头还没有出现她的盗版专辑。

回归前夕的香港电影:内忧外患作用下的浮沉
李力持的《爱你爱到杀死你》对盗版猖獗现象进行了讽刺

  此外,电视机这个时期也在香港得到普及,电子游戏也成为香港新一代年轻人的娱乐工具之一,而分流了不少的电影观众。

  4.合拍片的低潮

  合拍片,这里指的主要是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合拍片——2006年香港电影市场的华语片前十名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合拍片,但其实,合拍片在香港回归前夕也是一种重要的现象。

  内地与香港的电影制片的合作,在五六十年代时一度很明显,但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也被一度的中断,八十年代后这种合拍的现象也逐渐的增多,到1992年时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数量达到44部,徐克导演的《新龙门客栈》也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以377个拷贝数创下当年全国拷贝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时期的合拍片,以武侠片为主,但内地的市场并非其合拍的主要因素,而是因为内地有着广阔的外景地,且在内地的电影制作费、劳工费等相对低廉而可以节省支出。而对于内地的电影市场而言,这些合拍片又可以促进观众的人数,如当年的“全国电影市场评述”所说,“1993年影片交易最为看好的都是内地与香港联合制作的合拍片。《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霸王别姬》、《方世玉》、《英雄本色》(引者注:徐锦江等人主演的那部)、《少林豪侠传》等销售收入都在300万元以上,最高达700多万元,这些影片制作耗资高、场面大,有名演员出演,对观众有强烈吸引力,影片成交很快,拷贝价格也高,发行公司每月排映一部,即可拿到全月50%-70%的收入”。这时期也有部分的内地导演寻求跟香港制片公司合拍电影并送往海外参加电影展的现象,如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而199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全年制片18部,其中有13部是跟香港的制片方合拍的。

  内地在1994年7月颁布了《关于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的管理规定》,这也是第一部正式出台的合拍片管理规定,在包括审批、审查、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甚至规定了各类制片厂的合拍片的数量比,这一方面使得合拍片“有法可依”,但也应该承认,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制约了合拍片的进一步发展;而在1996年8月的长春电影节期间,电影局召开了全国电影合拍座谈会,提出了今后的合拍片要“以我为主”的原则,后来又进一步的要求主创人员除导演、编剧、摄影师应以我境内居民为主以外,担任主要角色的我境内居民一般不少于50%。如此量化的规定对于近年来寻求合拍的方式突破的港产片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1996年的合拍片只有29部,1997年下降到25部。再加上港产片进入内地市场要面临好莱坞的分帐大片的竞争,相对于好莱坞的大制作而言显得只是低成本制作的港产片更是缺乏竞争力,而即使是在香港的本土市场,就如前文所说,外语片已经成功的抢滩。

  此外,再加上香港回归前夕的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经济上的低迷、外语片的成功抢摊等因素,港产片进一步萎缩了。阿木(blog)/文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