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姜文透露《黄土地》编剧张子良先生去世消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14:33  新浪娱乐

  姜文于冬谈合作关系:导演发行分工不同

  记者:接着刚才那个问题问,刚才说一脉相承的是独特,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保持这种独特性?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把这种独特性保持下来的?

  姜文:我甚至就没想要保持或者没想这叫独特性,因此,它就被保持了下来。如果想的太多,什么都会丢掉,那就是杂念了。我觉得在创作过程中的杂念是最可怕的。我觉得本来中国很多导演,我们看到都是不错的导演,都是一起首拍的东西原本都挺好的。为什么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就是杂念多了。我一直强调这个事,导演是干什么的呢?你有话说,你找一个机会把资源组合起来你就说吧,说的有意思,就是一个好电影,你没话说,你就歇一歇,旁边看电影也挺好的,不一定非得往前窜说“我说,我说”,你有什么可说的,我听听,有什么可聊的。不用你聊,他那句本来就聊得不好,你还聊什么呀?不行,都排着队聊。这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杂念。都跟聊天没关系的杂念,以为这么聊了,我能多件衣裳,多一个凳子,其实不是,聊得连衣服、凳子都没了。

  第二,一个导演要负责质量,我觉得张伟平的话说得非常到位,说张艺谋是种萝卜的,他是卖萝卜的。非常对,导演就是踏踏实实把萝卜种好,你还可以帮个忙,把萝卜上的泥洗干净,这可以,吆喝的事您甭管了,你吆喝不好,有人吆喝。比如咱们看张伟平吆喝得非常棒,在我看来中国我所认识的电影,有史以来到现在,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吆喝电影的人物。我希望于冬能成第二个,但是我还没看出来。

  (于冬笑)

  这真是他的本事。一个导演不专心种萝卜的话,他很有可能转给他手里的萝卜是糠的,或者是脏的。

  于冬:不好吃。

  姜文:不好吃的,你看他怎么吆喝?他没法吆喝。当然有更棒的吆喝的主,脏萝卜、糠萝卜、不好吃的萝卜,也能吆喝成一个好萝卜,那是高手。但是咱们说为了对观众负责,得是一个好萝卜,得有一个好的质量,好质量的东西进入市场才有可能有好的利润,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当然有违背这个规律的,假冒伪劣,中国一直在打假,居然有假酒、假药,还有假牛奶喂孩子,这非常可恨。这是恶习。刨去这个之外,年轻的一代和对未来负责来讲,做导演的一定要把质量搞好,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这才是根本,转到他们的手里,才能把它吆喝得好,大家才能看到一个好东西,才能看得开心过瘾。

  姜文谈7年蛰伏,盛赞导演李安

  记者: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你有没有真正认真关注过国内的电影?在这七年里,你觉得哪部电影是你最喜欢的?你觉得哪部电影是你最不喜欢的?

  姜文:我这七年除了没做导演,我还是演了五部戏。所以,时间也并没有说闲到我天天琢磨他们哪个片算大片、哪个片算最好、哪个片算不最好。

  记者:上映的时候您会去看吗?

  姜文:我还真没看。

  记者:一部也没看吗?

  姜文:我还真忙,我还真想看,但是真把这时间没挤给它们。我想等我这片子发完了,我闲着的时候,你给我开一个片目待会儿,我把这几个你认为我七年里落下的片子都看了,仔细研究了我跟你聊。你都看过吗?

  记者:我没有看完。

  姜文:连你都没看完,我这不算不对。

  记者:姜文老师,刚才谈到跟李安《色·戒》狭路相逢,你最后一句是说是一个机会,向李安学习。我不知道这个学习的概念是向他学习什么,或者是你觉得李安身上有哪些特质,或者是他导演的作品有哪些特点,有让你喜欢或者是想向他学习的东西。

  姜文:他片卖得那么高,按照市面上的话说是卖钱,他是真卖钱,那么一个片子卖了一亿多美金。

  于冬:外语片在美国本土最高的记录。

  姜文:别的中国的片子没卖那么高,都是瞎扯的,这是真的,是真货,本身李安就是一个真货,当然得跟真货学习。

  第二,好多人好多人现在拼命奔着奥斯卡,他是真正到手的。一个是自己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一个好像《卧虎藏龙》也得过。

  于冬:最佳影片、最佳摄影。

  姜文:这是真货吧。从无论是市面上俗的说法还是对他影片,我看过他的影片叫《喜宴》,我觉得拍得非常好,成本不高,但是里边的演员、戏份,男的跟男的那些关系,我觉得处理得非常微妙。他是一个好导演。

  主持人:所以你刚才提到一个是票房的成功,一个是在奥斯卡上的成就。

  姜文:那都是市面上俗的聊法。但是从影片有营养的方面来聊,我就说《喜宴》,包括《卧虎藏龙》是有营养的。

  主持人:这个方向是你做导演的一个方向?

  姜文:我没有这个方向,我觉得水到渠成,把事做好了,该有的就有了,没有的就没有了。包括斯克斯一辈子,大家都觉得拍得不错,得奖的也是挺烂的一个片子,其实好的片子没得着,该得的不是好片子。但是并不影响斯克斯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喜宴》好象也没得奖,但是它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位置很高的片子。

  主持人:突然我在想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今天,这么多年时间,像我这样有机会能够跟姜文面对面聊天的机会真不多,我挺荣幸的。

  于冬:你那时多大。

  姜文:我也挺遗憾(笑)。

  主持人:今天的媒体也会更加的需要导演出来面对,出来应付,出来解释,出来宣传,这个你排斥吗?

  姜文:我原来就这样。

  主持人:现在面对媒体多了。

  姜文:我那时拍完《芙蓉镇》的时候,看到导演整天跟媒体聊天,我们起一个外号叫“交际草”。看张艺谋那会儿也特会跟记者聊天,越聊越神,越聊越出神入化,眼看着一个问题在他聊着聊着越聊越带劲,很会聊天。

  主持人:但是很多记者都怵你。

  姜文:那是因为我怵记者。

  主持人:在整个《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片子拍摄到即将跟大家见面的日子里,其实围绕姜文这部影片以及他生活方面的新闻也是挺多的,对私生活那边的消息你持排斥的态度吗?

  姜文:聊点正经事(笑)。

  于冬谈电影发行:卖萝卜是个技术活

  于冬:聊点卖萝卜的事(笑)。

  主持人:卖萝卜会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呢?

  于冬:因为作为发行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技术活,做时间长了它就是一个流水线。但是做姜文导演这个片子不同,它是需要很多情感在里面,对这个电影的认识,包括对导演的认识。再一个就是因为你面对今天的观众年龄层次和观众购买的不同选择,怎么能够嫁接这个关系,这是一个专业。我们对这个电影的理解,我一直就说,姜文导演最推崇的就是张伟平大哥,我也是非常佩服张伟平在这几年,可以说帮助张艺谋导演几部电影能够一步一步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能够把这个市场打开,过去都是几千万,那时说冯小刚,六年贺岁不如张艺谋一部电影《英雄》,一下子2.5亿,一下把市场给打开了,到了一个位置,很多的商业片就跟上来了,之后才出现了一批过亿的影片。

  主持人:具体来说比如首映式现在已经想到会怎么样弄吗?

  于冬:这个是我们还有待于一步一步再设计、再安排。我是在想,这个电影在9月21号的时候,对中国内地观众来讲将是一个节日,很多的年轻观众,包括当年看《阳光灿烂》的这一批观众,现在已经是30多岁的这批人,是电影消费的主力。我觉得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开的市场。所以,我们在发行上不会计较拷贝的统放、宣传的投入,整个我们要在今年国庆节前夕能够有一个非常大的全国上映的规模。

  主持人:9月21号。

  于冬:9月21号。

  姜文:这里有一个消息,你念一下。

  主持人:电影《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的编剧张子良先生今晨8时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病逝,享年66岁。最近真是看到太多不好的消息,而且都非常年轻。

  很年轻,很遗憾。

  于冬:《圣经》里一句话,一代人来了,一代人去了,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确实有一拨拨、一代代人为我们的电影还是付出了心血。对任何一个电影批评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从背后看他们还是付出了很多,包括刚才读到的这个新闻。话说出来,不能因为你付出很多就不允许别人批评,这是两回事。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电影里面去获取的东西是永远多过我们想象的。

  今天挺开心能够邀请到姜文导演还有我们的于总一起来做客新浪,我们现场也有媒体朋友。

  记者:姜文老师也说他的电影是一种很本色、很本真的一种表露,今天能不能在这里说一点更多关于这部快上映电影,为电影拉点人气,并不是那么短的一个宣传片,就是你说的两个小时的电影两分钟,能不能再多说一点。

  姜文:根据于冬老弟的安排和整个到发行前21号的节奏,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点,越来越多的告诉大家,一直到那一天,把两个小时全放给大家看。今天这正好不是往外抖搂情况的时间点。

  于冬:我已经抖搂几个了。

  姜文:你问我就跟你说,你不问我就不跟你说,你得代表观众,观众其实最着急的是,你们这些当记者要替我们问点来劲的问题,把他们想知道的话给勾出来,怎么问半天拐不过去?我理解观众一直在替你们着急,再想想,再想想有什么问题把话勾出来。

  记者:你刚才也说到张伟平是非常出色的宣传发行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确做得非常好,但是之后还是遭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更多是骂声。像这样的骂声,这些大片,冯小刚、陈凯歌被影迷挑衅,您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样?后面还有一个问题,您会不会每天去关注关于自己的报道?

  姜文:我从哪儿回答你的问题呢?问了好几个问题,你再捋一遍。

  记者:如果这个片子出来之后有那么一些不好的评价。

  姜文:你的顺序不是这样问的,你刚才那个顺序挺好的。

  记者:张伟平之前的宣传做得非常好。

  姜文:我觉得他做得好。

  记者:但是之后这部片子还是被骂了。

  姜文:什么原因呢?

  记者:因为大家觉得不够好看,他吹得太神了,最后结果根本不是那么神,然后这些导引都会发镖。

  姜文:什么叫发镖?

  记者:他们都会生气,跟记者翻了。

  姜文:他们谁生过气?

  记者:冯小刚、陈凯歌都生过气。

  姜文:因为什么生气?

  记者:就是因为片子得到观众不好的反映。比如《夜宴》播出之后,大家看了,看完肯定有褒有贬,不同的声音,他看到报道之后在首映式上说看懂了的人就会说好,这里边有没看懂的,有看得半懂的,甚至还有故事来挑事的,我觉得他的说法其实是在生气,至少是不高兴。您遇到这种你不太喜欢听到的评论,会不会生气?

  姜文:我没这样的经验,我有这样经验的时候就知道了。

  记者:姜文老师最不喜欢听到什么样的评论?

  姜文:什么评论我都无所谓,随便说。我觉得问题在这儿,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当一个作品离开了创作者的手,面对欣赏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的关系是欣赏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欣赏者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还有一个说法,观赏者对作品所发出的一切议论实际上都是在表达他自己,暴露他自己,抒发他自己。如果我碰到这种情况,我简直是一个旁观者,我愿意看他在那儿聊什么、说什么,只暴露他自己,,不暴露我什么。我记得我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我愿意坐在侧面看,还有在戛纳放《鬼子来了》的时候我也坐在侧面,这边是银幕,底下是观众,我就看他们在那儿,现在叫互动(笑),我觉得他们发生了联系。其实中间就是一束光束打过来,我能感觉上面有线戥他们,一会儿把他们戥得靠前,一会儿靠在椅子上,一会儿笑,非常有意思。评价也有各种各样,其实《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也碰到过,比如看不懂,我觉得无所谓,他说他看不懂,是他的事,不是他看不懂就证明《阳光灿烂的日子》真的看不懂。年轻人喜欢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也是触到了他们的荷尔蒙,他们喜欢。那些觉得看不懂的有一个老的观念,对文革的观念是这样的,也不能说他们不对。所以,我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只是你说的那个例子,我不在场,不太清楚是什么。但是你刚才也说了,我仍然认为你说的那个情况,仍然张伟平是一个很好的发行者和制片者。因为即使是像你那么说的,可能大家认为片子没有他说的那么好,但问题是他确实能说得这么来劲,而你去看,这是很成功的一个做法。接下来剩下的可能就是将来要不把说的调整的跟那个接近一点,或者说片子再让你看着再来劲一点,我觉得这事是可以调整的。不能因为这个就觉得他不是一个好的发行者,还是很棒。

  我为什么很羡慕张艺谋?在中国这个环境下,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在,流氓假仗义的人很多,但是我看张伟平是真仗义。

  于冬:对。

  姜文:而且他对张艺谋,对张艺谋的电影,当然他们是一个集体,不能说张艺谋的,也是他的,之爱护、之努力,能去从任何一个细节去亲历亲为,而且为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惜一切地去进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性格。再看看别的,其实缺这股劲,这股劲其实挺好的。

  于冬:其实也成就了张艺谋这几部大片的商业成功。

  姜文:是。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在场记者的一些提问。

  姜文:他有一句话,把别人的片子换在我手里也能卖这么多,我信。然后把他的片换到别人的手里,也就没他卖得那么多,我也信这个话。

  于冬:他敢说。

  主持人:聊天之后我们再进行我们的提问,我们聊天时间有限,今天这个聊天我学了很多东西。

  姜文:我也学了很多东西。

  主持人:也觉得特来劲,我觉得9月21要去电影院感受这部非常来劲的《太阳照常升起》,也希望在威尼斯能够收获非常好的成绩,到时我们在新浪再摆庆功宴,好不好。

  姜文:你说的。(笑)

  主持人:我做东,到时候请他们都来。

  谢谢现场聊天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网络对面的朋友!

  (聊天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