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立春》将上映 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18:11  新浪娱乐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于冬默契十足 顾长卫低调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于冬支持文艺片 多年合作伙伴 票房保证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与主持人交流 顾长卫注重细节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于冬顾长卫聊《立春》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在乎观众感受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心里踏实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立春》用生活细节打动人心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于冬力荐观众到影院看《立春》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于冬要为文艺片创造市场空间  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顾长卫成票房保障 于冬对票房有信心
新闻视频:顾长卫《立春》将映 于冬对票房有信心

  新浪娱乐讯 电影《立春》最终敲定了4月11日全国上映。4月9日17时,影片导演顾长卫和保利博纳总裁于冬做客新浪娱乐,与网友畅谈影片拍摄之路和台前幕后的花絮。实录如下: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保利博纳积极推荐文艺片 顾长卫等到春暖花开

  主持人赵宁(blog): 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顾长卫导演的新作《立春》即将在4月11号在全国的影院跟我们的观众朋友见面。今天非常有幸请到影片的导演顾长卫,以及影片的发行方保利博纳的老总于冬,跟各位网友在线交流一下,我们自己先给自己一些掌声,欢迎!(掌声)都是新浪的老朋友了,上次于冬来,是陪姜文导演来。

  于冬:我坐这儿,姜文坐这儿。

  主持人赵宁:也是这个位置。这给大家一个信号,保利博纳正在积极向大家推荐一部分优秀文艺片的作品。

  于冬:对,对。这个电影我们去年就看了,导演请我看,我们就一直在想一些,什么时间能够推出来。其实我特别赞成顾长卫导演的想法,立春的时候上。因为这个电影也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个象征,他希望人在春天的时候,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在春天时候的一个缩影。很可惜,因为前后的原因,这个片子没上成。现在马上就要上了,导演可能心情也挺复杂的(笑)。

  主持人赵宁:问问导演,问问顾导。

  于冬:很辛苦,这个电影前后做了很长时间。

  顾长卫:立春上的话,那个环境、节气,跟这个内容更有大的环境的感觉,和进到电影院环境的感觉,和故事里带给你的空间、时代、时期。今天当然也得说是好事多磨,春暖花开了,人可能已经都不在家里缩着了,开始要走动走动。

  于冬:电影市场也是一个非常火爆的季节,4、5月份。

  顾长卫:算是吗?

  于冬:应该是。

    《立春》上映顾长卫心里踏实 于冬回顾《孔雀》成功经验

  主持人赵宁:最近挺多大片云集。选择在这样一个档期上映,顾长卫导演的心里……

  顾长卫:我觉得挺好,有于冬在这里心里挺踏实。《孔雀》也是于冬做的,甚至《孔雀》当时宣传费基本上就是零。为什么说零呢?花了点钱,是国际电影节的差旅费,别的都没有。点映基本上也没什么成本,因为点映,还有因为媒体的关注,就使得《孔雀》当时也有一个挺好的口碑。

  主持人赵宁:当时《孔雀》主要是靠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最后推动票房的高潮。

  于冬:对。《孔雀》当时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尝试,因为我当时做发行的时候,这在我做发行的……

  主持人赵宁:生涯里(笑)。

  于冬:职业生涯里,还是挺经典的一个营销的案例。因为这个电影当时我还记得刚刚粗剪出来,我们在《中国青年报》报社的招待所,一个剧组招待所的电视墙里,我们看这个影片。当时做了很多老板,董平、王保平,还请了窦文涛圈内的朋友,还有一些剪接师、导演、摄影师等其他朋友私下看。当时因为我去晚了,所有的人都等我,结果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因为也没跟我说好,我说你们先放,没有,说一定等发行的人先来看。我当时特别感动,等到开的时候,我们看的那版还是比较长的一版,三个多小时的一版,看完了以后,我特别感动这个电影。所以,我一直用我发行的经验,我就在想怎么能够让这样的电影进入商业院线的发行。

  因为说实在的,很多电影进不了院线一个很主要的原因,不是没有观众,就是没有耐心等观众进来,前后时间没有安排好,给了盗版市场一个空间。我当时就在想,我们只要把淘碟的那批人请进电影院来,这个票房就是一个好的成绩。我在北京市,只要有2万人次,2万人次不多,北京望京就能找出两万人来买顾导片子的人,在望京淘碟都有两万人以上。请这些人进电影院买票看电影,平均首轮50块钱一张票,在北京都有100万的票房。就是这样一个市场的概念。

  后来我就在想,当时这部电影11月份柏林入围,一直2月18号柏林入围的消息,我就大胆地想,我说你们去柏林,但是我的上映时间就是在柏林开奖、颁奖的同一天。我就想让那一天的新闻能够发回来。但是那个时间我记得还不是个周末,但是这个作用还是蛮大的,所有的传媒,对这部电影在柏林影展获奖信息的报道,让直接的第一批观众,我记得特别清楚,上海影城早晨9点钟的场,一个小厅,影院还不愿意拿大厅放,一个100个人的小厅,结果早晨满场,就是头一天晚上的新闻发回来,第二天早晨就有人来买票了,结果就满场。

  这个信息马上通过媒体传媒传达出去,导演也马不停蹄,回来之后就做了一系列全国的宣传,最后这个片子卖了差不多接近1000万的票房。在艺术片里,在市场当中还是不错的。

  顾长卫:当时拷贝是怎么算的?

  于冬:当时拷贝也不是很多,也都是排给主流大的影城,当时只投了66个拷贝,按照单拷贝计算,一个拷贝可能有15万票房。现在美国也就是十几万的票房,当然是投几百个拷贝,也是这样。

  主持人赵宁:当时在《孔雀》放映的时候是2004年。

  顾长卫:2005年,春节刚过。

  主持人赵宁:建立了两位之间的合作。

  于冬:对。

    《立春》遗憾错过立春上映 顾长卫在乎观众感受

  主持人赵宁:转眼2008年到了,三年之后,在《立春》的营销方面、发行方面呢?

  于冬:(笑)导演特别客气,我觉得他们第五代导演都特别相似,我跟吕越也见过,他帮我拍过美人草(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长卫导演、凯哥、黄建新,这一批跟我关系特别好。但是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特点,特别客气,从来不发脾气,对人都特别客气,我不知道你现场怎么样(笑)。

  主持人赵宁:而且也非常低调。

  于冬:对,他们特别客气,他们有什么话吧,话说三句,特别不好意思跟你说你必须这么这么弄。他就说“你能不能这么弄”,跟你商量。我觉得如果能够把这些电影帮他们多做一点,进入市场,这也是我做这份工作的责任。

  其实你看我们公司从我开始,发了很多这种片,有凯哥的《和你在一起》,当时也是一部文艺片。包括长卫导演的《孔雀》,包括当时徐静蕾(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 听歌 blog)当时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顾长卫《立春》将上映于冬大力推广文艺片(图))》,还有去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其实这些电影对我来讲都是蛮有挑战性的,因为它总的来说是一个需要你下功夫去做的、需要你努力的,我们叫“功夫片”,不是打的功夫片,是你要在营销上下功夫,下很多策略,想一些办法。其实这些片子不一定投很多商业广告的宣传,但是更主要是靠你的策略、靠你的引导、靠你的荧屏去吸引观众进来。

  主持人赵宁:当时顾导给您提了什么样的要求?

  于冬:顾导夙愿,我没办法,这不赖我,就是希望立春那天能上映,这个点子非常好。但是当时因为投资方发行的想法没有定下来,给于冬发呢?还是给谁发呢?可能还有别人在争这个片子,错过了一个准备的时间。

  顾长卫:最后赶上雪,也没来得及。

  于冬:等到上的时候,雪灾大家又觉得是不是这时南方都停电了,还看电影吗?后来就决定干脆过了春节再准备这个片子。

  主持人赵宁:顾导作为一个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去考虑一下未来市场发行的时候这些营销方案,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是不是也是一直在考虑中?

  顾长卫:我觉得基本上还是文如其人。生活中我与人相处,就挺在意别人的感受,大家在一起交流、谈话或者是一起做事,希望有一个融洽的气氛,希望每个人都特别有兴致。对别人的尊重,包括跟你交流的朋友也罢、观众也罢,应该相互的尊重,这些东西都会体现到你的作品里。虽然有时我也很羡慕那些更有个性、更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可是我觉得那也很难做到。

  比如像《孔雀》也得了大学生电影节的大奖,还有《立春》也得了罗马的影后。包括《孔雀》也罢,《立春》也罢,其实是挺商业的片子,观赏性挺强的。我一直觉得大体上文艺片,一种可能更倾向于好莱坞主流的剧情片的风格,我想可能《立春》跟《孔雀》都比较倾向这种。其实文艺片里还有一种类型,更偏艺术片,更偏实验性或者是更偏风格化,或者是更阳春白雪,可能同时也更偏大师电影,也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有时在做《立春》和《孔雀》的过程中,我就在想是不是太商业了、太好看了?因为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反省我自己,有时就希望它能够更有个性一点。但是也很难,就是文如其人,如果太像艺术家可能很有个性,别人欣赏你觉得很有魅力,但是有时接近你会觉得有点困难。但是这个东西就必然是逃脱不了的,一提笔写字就是你的那个审美、你的味道、你的个性。

  主持人赵宁:大家应该想一想怎么样去给文艺片、商业片划定一个界限,投资,规模?或者是文艺片更多赢得海外电影节的肯定,得了一些奖。好像似乎都是以这些标准来判定的,其实不然。

  顾长卫:对,我是觉得是这样。今天这个社会,当然是一个物质和财富积累到很丰厚程度的社会,也难免有拜金主义,一切原则上都是由钱来决定的。在这种情境下,那些更有市场、有观众,同时又更有艺术品质的或者是更有风格或者是更有内容的东西,我倒觉得可能越来越金贵。你的电影能够在电影院有机会跟观众见面,我觉得这是基本的东西。

  在这个之后,能够给观众更多内心交流、回味的东西,或者是出了电影院,在之后比如一周、十来天的时间,你还老会想起那些故事,想起那些人物,甚至那些人物他们的故事,老让你想起。

  主持人赵宁:老牵动着你的心。

  顾长卫:我在想可能物质丰厚有了基础之后,人所要追求的东西,其实今天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最近一两年艺术品开始值钱,像绘画等等艺术品。就是人有了金钱的基础之后,开始有了更高的希望、奢求,能吃饱了之后,就开始选择我要吃这个菜、那个菜,说是川菜,但也有新派的、传统的,人开始玩味,让自己的工作之余更有价值。

 [1] [2] [3] [下一页]

顾长卫吧】 【立春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