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您既是《夏天》的导演,又是摄影指导,跟您以往的作品相比,比如《两个人的芭蕾》《五颗子弹》,这部影片在摄影方面有突破吗?
梁明:我的老师看过这部片子后,对我的评价就是这部戏从摄影的角度讲是最好的,在我所有的作品当中。原来做摄影师要完成导演的很多想法,你需要跟导演去沟通,那这部戏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你自己怎么想,你就怎么表达,完全融会贯通,所以这样下来反而使《夏天》的摄影和影片的主题、表现更加水乳交融地结合,看起来就更好了。其实《夏天》的制作设备并不是很好,因为钱少嘛,但是我们还是在追求一贯的主张,电影的品质就是在于它的运动。电影要有好的品质,它一定是运动的,它一定不是固定镜头在那儿拍的那种呆照,所以《夏天》在摄影的运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个运动不是为“动”而动,不是大炮一摇一走,都在那儿哗哗地动,为“动”而动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动”要和内心结合起来,和情绪结合起来,要和影片的内容结合起来,要把这个“动”变得非常的有机,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表达和表现。这部片子在这方面做得比以前更加成熟一些,包括构图、光线。我的照明师已经跟我合作20多年了,相互之间能很好地理解,他为我这部影片也做很多贡献。
笔者:《夏天》的音乐特别好听,像天籁之音,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在找,这个音乐风格是您敲定的吗?
梁明:去年舒楠拿到金鸡奖以后,我对他很关注,他的音乐作品很有特点。我的片子拍出来以后,也想了很多人,最后还是觉得他的音乐更适合《夏天》,找到他以后我们真的是一拍即合。舒楠看完我的剧本和初剪的片子后,说主旋律已经在他头脑中里产生了,他觉得我的画面是有旋律的,非常有音乐感,给了他很多启示,然后就做成一个小样,让我到他家去听。我一听,当时就说:“就是它!”“绝对不改!太好了!”真正好的东西就是一下子出来的,你要是反复改的一些东西,可能就没这么好了。舒楠作为一个音乐人,对画面的敏感度很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想要的东西,我们俩像是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他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我想要的。舒楠也说这是他最好的作品,因为这是他用心来完成的。
笔者:1988年您执导了《黑楼孤魂》,现在一些电影评论家依然认为那是一部显露导演天分的影片,您学摄影出身,现在又当了导演,您认为自己在摄影和导演哪个领域更有天分?
梁明:作为一个电影人都想当导演。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我们班这么多的大师都改了,从张艺谋开始,到顾长卫、侯咏(blog)、吕乐等等,都往导演上改了。我也早就想当导演,88年89年拍《黑楼孤魂》的时候就已经是改了,那之前也导过两部片子,但《黑楼孤魂》应该算是我正式改行做导演的代表作吧。90年以后就出国了,所以没有继续。其实我对摄影依然很有兴趣,以后如果有可能吧,会继续当摄影来拍一个片子,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会把重心放在导演方面。
笔者:您曾给自己定下了指标:拿了金鸡奖最佳摄影以后再做导演,现在您已抱回“金鸡”,也做了导演,给自己又设定了新的获奖指标吗?
梁明:(笑)到我现在这个年纪对于“得不得奖”已经不是很在意了,还是觉得拍一个好片子更重要。当然,如果能够获奖,得到社会各界和专业人士的肯定、认可,也是很开心的事,但我们现在做片子不是为了得某一个奖去做。也许有的人说,哦,什么片子适合某个奖,那我去做一个。不是,这个片子我喜欢,我认为好,我就去做,不管哪个电影节喜欢。好的电影即使不获奖,也一定会被大家喜欢,我相信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