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李宗陶 发自上海
江畔渡口,李国香、司机和她的吉普车准备渡江离开芙蓉镇,巧遇刚平反出狱、乘渡轮回芙蓉镇的秦书田——22岁姜文的老年妆造型。
司机小高:李主任,上车吧。
李国香:(感慨地)一切都过去了。也许我还能帮你什么忙。
秦书田:我看,你还没成家呢吧?
李国香:(尴尬)我这就到省里去结婚。
秦书田:(劝诫)哦,好。安安静静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啊。
最后一句台词,姜文念得有节奏,有层次。他把一截烟蒂扔进江里,背上铺盖,拎起装有搪瓷脸盆等杂什的网线兜,往10年前家的方向去。
莲叶田田,配乐响起,张家界民歌《韭菜开花》:“韭菜开花哎细茸茸,有心恋郎啊不怕穷,只要两人哎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啊。”在谢晋导演擅长的“煽情”里,一家三口抱在一起。
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教授重新聊起《芙蓉镇》,才发现这部戏的前因后果、角角落落足够崔永元做几集《电影传奇》(blog)。
在谢晋长子谢衍的默默安排下,2007年9月起,石川教授所在学院和谢晋公司合作,遍访主人公和所有在世的相关人员,重访当年拍摄路线,把一段段幕前幕后的故事录成素材。20集纪录片《大师谢晋》将于明年问世。
谢晋仙逝后的这几夜,即便是听转述,那个爱把手插在裤兜里、朗声大笑、元气充沛的老头分明就在眼前。
合作前,姜文没看过谢晋的电影
人物周刊:《芙蓉镇》剧本怎么来的?据说当时好几家电影厂改编了古华的小说。
石川:是,但古华都不太满意。他就找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陈荒煤,陈一看本子,说,这个戏该给谢晋拍。谢晋的编剧老搭档是李准,但拍完《牧马人》后,李准身体一直不好,谢晋就在找人。那是1985年,他把当时写批评文章挺多的李陀、阿城他们请到长沙开了个“挑刺”会,想跟前卫思潮做个对接。谢晋之所以请阿城,一是喜欢他的小说,像《棋王》;二是阿城新锐的文学观念,他是有所动的;三是钟惦—’(阿城父亲)是老朋友,他曾经给谢晋写过好几封信,就《芙蓉镇》的改编提出看法。一开始,谢晋感觉把握不准王秋赦这个人物,钟惦—’就说:一个典型的中国的流氓无产者。巴尔扎克许多小说里就有革命的流氓无产者形象。
人物周刊:女主角怎么定的?谢晋的说法和刘晓庆(blog)不一致,譬如4封电报。
石川:很有意思,只要碰到可能知情的人,我都会问一遍这个问题,但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拼拢来可能是这样的:谢晋当时已经带剧组到了王村,刘晓庆还在美国办影展。谢晋后来就跟她联系:你如果档期有问题,我这边就要换人了。刘晓庆就发回一封电报,不是4封,但连用了4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演这个角色。”可惜的是,那份电报一直没找到。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