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细看《芙蓉镇》 谢晋心中有个演员谱(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11:21  南方人物周刊
细看《芙蓉镇》谢晋心中有个演员谱(3)

《女篮五号》差点被枪毙,因为这个戏里球队没有一个党代表

细看《芙蓉镇》谢晋心中有个演员谱(3)

拍摄《芙蓉镇》,找景就跑了7000多公里供图魏羽挥

  中国戏曲中的人物角色是分五行的:生、旦、净、末、丑。跟了谢导这么多年,我觉得在他心目中,也是根据演员的特点分行的:像祝希娟,就是一个刀马旦的形象;陈冲(blog)张瑜,相当于花旦;而李国香,类似于彩旦,是让观众戏谑的。男演员王心刚、刘琼,就是小生的形象。他选演员,大体基于这个脸谱。像张光北,《高山下的花环》选人时,是赵蒙生的候选人。谢晋说:你长得太漂亮了。但记下他了。到《芙蓉镇》选角时,觉得他适合演黎满庚。

  找景跑了7000多公里

  人物周刊:据说当年找景花了很大力气。

  石川:费老鼻子劲了。找景的依据是小说里的场景:江边、渡口、蜿蜒的小街、吊脚楼、墟场、乡公所。他也问过古华,到底有没有小说里描写的那样一个现成的地方,古华说,湘西到处都是。所以他派摄影师卢俊福和美工金绮纷先去古华的老家,但都不理想。

  后来谢晋发狠了,14个县100多个乡,说你们就像篦头一样一个不落地翻一遍。卢俊福跟金绮纷苦得不得了,跑了7000多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横渡太平洋。后来找到了王村,现在改名叫芙蓉镇了。

  人物周刊 :有人说,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时运红土、鹅卵石什么的,有点像谢导当年在芙蓉镇的工程。

  石川:差远了,那个工程浩大得多。外景戏是在王村拍的,但内景全是在上影厂摄影棚搭的,毕竟当地的灯光、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谢晋当时看中一幢房子,买下来,整个儿拆下来运回上海,再搭起来,材料就运了好几车。王秋赦的那个吊脚楼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找的,好像花了3000块买的,拆了拉到王村搭在水边。结尾时王秋赦疯了,那个楼也坍水里了,是用两艘机动船用钢丝牵着,然后一拉,楼倒,两边架好机位同时拍。

  还有场戏在胡玉音那个院子里拍,铺地的石料不够,美工师就用泡沫做了几条,上好颜色其实也看不出来。谢晋进棚,一眼就看出来了,说她“拆烂污”,一个女同志,满上海找石板,后来跑到龙华庙,那里正在翻修,总算买到两块石料。今天电影里有多少穿帮镜头?

  他原本还想去凤凰,那里吊脚楼之类的景比较多,但经费不够,搬场太花钱了。

  人物周刊:总共花了多少钱?

  石川:1985年,50万元。

  人物周刊:那些上亿的片子怎么花的钱啊。

  石川:那时候演员省钱。《芙蓉镇》演员人均片酬800块,男一号女一号可能稍多点。这800块里,要扣100块的税,到手就是700块。除了片酬,当时演员还可以拿两份补贴,一个叫床板费,每人每天5块;一个是餐费,每人每天4块,加起来每天就是9块钱。拍片六七个月,主要角色也不可能天天都在,按5个月算,总共可以拿到多少钱?(2050元)

  人物周刊:当时老百姓一个月拿多少钱?

  石川:当时已经涨过工资了,上海一个普通工人每个月大概四五十块钱。

  人物周刊:去年你走了王村,什么感觉?

  石川:我觉得他蛮神的,他到一个地方,就能改变一个地方。芙蓉镇现在是旅游小镇了,到处是米豆腐,挂刘晓庆招牌;横店现在成了影视基地;还有拍《清凉寺钟声》的郭亮村,后来于本正在那儿拍了《走出地平线》,冯小宁在那儿拍了《举起手来》,影视剧拍了有100多次。它在大山里面,本来是个很偏僻的村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谢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