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的出现于成熟时商业片发展的衍生物,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古典好莱坞时期已经形成了黑色片、喜剧片、战争片等各种类型,战后随着新好莱坞电影的崛起,类型片进一步的发展,如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奇爱博士》都是科幻片、黑色片的相结合,而《哈利·波特》系列则依据是科幻、青春、冒险片的结合。
香港电影早在六十年代时已经被赞为“东方的好莱坞”,既有武侠片、黄梅调片等成熟的类型片,也有像社会问题片、科幻片等非主流的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加上八十年代时各种亚类型的出现,香港影坛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
1.武侠片:刀光剑影江湖行
“这是一次迟来的致敬。香港电影所以举世称誉,动作指导和动作演员是一群重要功臣。许多时候,动作电影都肩负香港电影,以至香港作为一个城市的外交重任。这种全世界都称之为‘香港式’的、独一无二的动作设计和表演,甚至影响全世界的动作电影。不管什么旅游景点,都比不上银幕一个凌空翻身,更能将香港深印世人心坎。”——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向动作指导致敬》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曾几何时,一首《沧海一声笑》,带着多少人的武侠梦,在岁月的河流里徜徉。而武侠电影,也成为了香港电影中最为独特、最为让人荡气回肠的类型。
“萧然一剑天涯路,鹏飞江湖,九霄云高不胜寒,关上万里,枝栖何处?问王谢谁家燕子,飞向谁家户?”在影片《金燕子》中,张彻以一手豪气万千的诗词衬托出银鹏这个孤独而自傲的侠客的形象,而在绝大部分的武侠电影中,也都会有这类侠士形象的出现,无论是早期的《火烧红莲寺》系列,还是《江山美人》中的隐士或者《见龙卸甲》中的赵子龙等。这些武侠电影中的侠士,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们的武艺是多么的高强,而是因为他们的侠义性行为,就如梁羽生所说,“‘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侠的说法——韩非子以“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否定了侠的意义,但随后被司马迁所肯定了侠的价值,“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他的《游侠传记》,也说明了早期的侠,主要是游侠。
侠的生活环境,便是江湖,以及后来的武林。所谓江湖便是一个充满着流动性的人们的世界,包含着三教九流。江湖后来也发展为“武林”,随着江湖人的纷纷分门立派及各成一体,就如社会的发展一样。而在武侠电影中,也是以游侠为主,如张彻导演的《刺马》、楚原导演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刺马》中也有家庭的场面,但是那个家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场便是离家多年的李寻欢返回故里,而原本尽管隐藏着矛盾但至少表面上平静的家,便开始走向了破裂)——香港自身身份的处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及殖民地的历史,使得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游侠”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在数十年间推出了数千部武侠片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为什么香港影评人觉得近几年内地为主导的武侠大片缺乏“侠”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侠变成了豪侠,甚至是因为不能再适应于时代而成为悲剧式的侠客,只是还依然保持着相对独立于官府的处境。如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里,主角黄飞鸿已经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黄飞鸿》中的严师父更像是游侠),他也为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生活所担忧,也会受到统治者的肯定,但是他所生活的世界,仍然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官府之外的世界。
如果说,文人骚客,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称呼,那么,“侠之大者”,则是对一些侠义之士的尊敬,如《黄飞鸿》系列中的黄飞鸿、《精武英雄》中的陈真等,九十年代的武侠片里的侠客形象,比起过往显得更是豪气,张彻式的悲壮的阳刚美,转化为徐克袁和平等人的万丈豪情。
这几年大华语片回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香港的武侠片也出现了新趋势——那些当年的游侠们,与官府甚至是政权有了很多“亲密接触”,如曾经在香港电影里叱咤风云的徐克、程小东,都执导了这类武侠片,《七剑》及《江山美人》。《七剑》有明显的借鉴《七武士》的痕迹,但《七武士》中对于武士这个阶层没落的怜悯没有被延续进《七剑》里,我们的七位侠士,原本下山是想要保护村民却几乎是遭遇了灭村之灾(活下来的张静初的角色以及一群孩子,而影片中风火连城看着他的手下们,感慨他们也曾是单纯的孩子),最后还要上京找皇帝;《江山美人》中的侠女自开场不久也已经是王位继承人,原本与官府不大相关的江湖世界,不再是乐土……
2.警匪片:香江英雄本色
“当时吴宇森找我拍《喋血双雄》让我演警察,所以我就想这部演个贼,要不然多不好玩。”——李修贤谈《龙虎风云》
3月23日,香港过世影视展也举行了“香港警匪片风云二十年”的论坛,邀请了章国明(代表作《点指兵兵》)、李修贤(《公仆》)、刘伟强(《无间道》)、陈嘉上(《野兽刑警》)等电影人参加,一同的回忆起自七十年代末章国明执导的警匪片《点指兵兵》以来的相关警匪片的发展面貌,也谈着那些让人风云变色的角色们……
其实,香港的警匪片,到现在也刚好有了一百周年的历史,因为第一部香港电影《偷烧鸭》,小偷、警察及烧鸭店老板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是警匪片的雏形。随后,警匪片又不断的衍生出一种种的新的亚类型,如警察片(成龙(blog)的《警察故事》系列)、间谍片(周星驰的《国产零零漆》)、奇案片(七十年代的“香港奇案”系列)、黑帮片(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监狱片(林岭东的《监狱风云》)、“大圈仔”片(麦当雄的《省港旗兵》)、警察喜剧片(“最佳拍档”系列、“福星”系列)、女警片(《皇家女警》系列)、枭雄片(《上海皇帝》系列)等,可以说是品种多样,类型多彩。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