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机器?什么侠?
命运有时候真的很喜欢捉弄人,你花了几十年苦苦追求的东西,到头来也许只需一瞬你就明了它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一次不经意间的驻足或擦肩,却又可能成为你一生挥不去的风景;认认真真的付出,最后被证明只是一场玩笑,而以玩笑开场的闹剧,渐渐也许竟成了你人生最要命的一次付出。浮生无常,这个香港电影最浅表又最内在的命题,被刘镇伟诠释得淋漓尽致百转千回,《机器侠》的嬉闹搞笑下依然盘桓着他一贯的沉郁底色。人们常说太阳之下无新事,但好故事总是能够准确找到下一个讲述自己的新鲜嘴唇,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悲欢离合,也总是重新装扮后一次又一次地饱赚我们的心跳和热泪。这次,当我们熟悉的一切重新发生在2046年的机器人身上的时候,我们打心底里盼望着,遥远的故事的天际线上,感动的太阳照常升起,眼泪浇灌的绛珠草再次吐绿。
科幻:打造有东方特色的机器人
鬼马外形:看我72变
提到电影里的时新机器人形象,很多人都会往傻大粗笨却足够shining的变形金刚上联想,这种大把美元堆出来的钢铁巨无霸,承担了银幕上几乎全部的高难度互殴任务,本质上其实就是怪兽、外星人、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等传统好莱坞电影暴力工具的超级聚合体。它零件张扬关节毕现的拟人机器外形,折射的是西方技术派电影的精准与自信,变起形来也是强调过程的物理实感而非结果的奇妙莫测,酷是酷,但总感觉少了点温暖的人味和咀嚼的余韵。刘镇伟的机器人,首先就是要对这些说“NO”。
《机器侠》里的机器人K-1外形上看起来完全是人,确切地说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见人爱的年轻男人,表面的纳米材料让他的“皮肤”看起来光滑如镜,一尘不染,但造型举止间又要有机器人那种难以言传的感觉。据说拍摄现场,刘镇伟跟方力申说,你是一个机器人,但又是人的模样,你要演得像一个人,但是又要让观众看出来你是一个机器人,于是方力申就很晕,以为老刘被唐僧附体。如果凝视着方力申在片中的扮相,你眼前会闪过裘德·洛在《人工智能》中的造型,《终结者2》中帕特里克塑造的T-1000,甚至铁臂阿童木的一丝影子,不同的是,K-1的机器感完全靠演员的表演拿捏得来。另外,片中吴京饰演的凶悍K-88和胡军死后化作的机器人以及号称四大金刚的机器杀手等,也都有一副人模人样的嘴脸,但这只是他们掩盖身份的常态而已,一旦遇到危险或者紧急情况,他们立马可以变成任何想要变成的形态。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在片中变成的东西计有李小龙、刀、孙悟空哪吒合体、马桶、炮弹飞车、永久自行车、巨龟、超级左轮枪、僵尸、鲜花,甚至婴儿的小屁股等。这种颇为随意而带有奇幻色彩的机器人变形思路,比起汽车人从两条腿变成四个轮子再从四个轮子变回两条腿的来回折腾,显然更具东方式的想象力和亲和力。
其实早在500年前的《西游记》中,弼马温早就想啥变啥、变啥是啥了,而且只需默念口诀,一声闷喝,“变”,立马就能幻化成任何东东。这种天马行空的东方神怪桥段付诸文字,可以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和精神愉悦,但一旦变成西人发明的天性写实的电影影像,仅仅靠停机再拍这种老掉牙的电影特技,或者放烟遮挡这种找抽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观众探幽发微的视觉渴望。其实这不仅考验电影人的视觉想象力,更直接考验电影人钱袋的胖瘦。14年前的《百变金刚》中,机器人周星驰就曾变成过巨型黑人牙膏、带牙马桶、大个电熨斗、超级微波炉等生活用品,只是那时候由于资金、技术有限,视觉效果显得严谨不足卡通有余。而稍早点的《终结者2》就比较聪明或者说偷懒有术,用液态机器人的流淌原理,比较好地解决了T-1000变形时连贯视觉合理性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依然是有些牵强。
时过境迁,CG技术一日千里,好莱坞大片培养出的“视觉系”观众对数码影像奇观“求真求新”的标准也是一路走高没有上限,再小的瑕疵都会被观众中的牛人无情揪出并斥为糊弄。在这种水涨船高的情况下,《机器侠》这样靠特效作为卖点之一的国产大片要想获得肯定,前提是必须一改传统香港电影因陋就简的障眼拍摄大法,细致展现一众机器人从人形到各种物体变形过程的分解动作,力求做到合理可信,童叟无欺,在东方化的想象感性和西方化的视觉理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好。刘镇伟之前的幻想类题材,基本是魔幻成分盖过科技成分,不拘理性的东方色彩偏浓,这次改玩纯科技路数的机器人题材,难怪让有些人不太看好,但从几年前《情癫大圣》相关段落的特效效果来看,刘镇伟的想象力和控制力还是值得我们再次期待的。
身手了得:会功夫的钢铁侠
如果说上面的机器人变形,早在之前的一些电影中就已露出端倪的话,让机器人在电影中打出地道的中国功夫,那绝对是《机器侠》的首创。有人也许会说《变形金刚》中的擎天柱就已经能摆出白鹤亮翅的造型了,但我要说的是,拍照耍耍酷跟会功夫那完全是两码事,再说这些大铁罐子最后打急眼了,除了偶尔互射导弹助兴外,还不是跟泼妇打架、大猩猩互捶一样扭作一团满地乱滚往死了掐吗,如果这也能叫功夫的话,那我无话可说。
曾经参与过李连杰《赤子威龙》、李香凝《浑身是胆》以及《马永贞》等影片动作设计的“七小福”之一的元德,包揽《机器侠》的动作设计,他的风格有元奎的影子,招式优美绵密迅疾,并兼具生猛的个人特色。不同的是,这次片中能打会摔的角色主要都是机器人,动作设计如果过于写实和死板,势必等于告诉观众机器人也是人,但实际上在打斗方面,刘镇伟想要告诉观众的恰恰是,机器人不是人!
因为体内预置了几乎所有功夫的程序,方力申饰演的机器人德明和吴京饰演的机器人陈龙将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巅峰对决。而且他们无需像《卧虎藏龙》里紫琼阿姨修理子怡妹妹一般背靠庞大的兵器库,但十八般兵器,九长九短样式齐全,因为这些兵器都是从机器人体内瞬间变化出来并执于手中的。比如德明变成李小龙以电风扇般的速度狠耍双节棍,陈龙那边就变出一把两米长的大刀,然后把自己抡圆成一副锋利的螺旋桨迎战。光用冷兵器打,远远对不起自己这副钢筋铁骨,忽冷忽热,冷热混用,才是王道。比如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就跟子弹一样快,瞬间变成两架炮弹飞车互相追逐,追逐完之后又变成机器人在空中对打,中国功夫拆招里夹杂着高当量的枪弹互射,陈龙对炮弹躲闪不及的时候竟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让其内爆肚中,还有德明从走到跑变成车子再到变回真人继续打的长镜头。片中动作设计和CG特效将联手营造出一气呵成飞天遁地的奇幻视觉效果,结合传统香港动作片的野兽派质感和时新数码特效的华丽奇幻感,重新定义国产电影的技术水平。
另外,中国著名招牌式的功夫动作,机器人都将一一开练见招拆招,但幅度和力度都会加以夸张,比如吴京擅长的太极拳,在片中打出去就是天崩地裂,机器人的拳头打在钢板上,一拳就会打出一个窝等等。功夫打斗特殊效果的呈现除了有限的实拍,最主要还是依靠先进的数码特效技术来“绘图”,承制该片电脑特效的先涛数码靠着《风云》、《少林足球》、《见鬼》、《功夫》、《宝葫芦的秘密》等知名特效电影,一步步走来,为华语片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特效制作经验,期待具有挑战性的《机器侠》会成为他们又一部技术上过硬,从而艺术上精彩的口碑之作。
社交达人:看透人心的学问
王朔小说《编辑部的故事之谁比谁傻多少》中塑造了一个北京女机器人南希的形象,她获准到《人间指南》编辑部从事打杂工作,本来心地善良作风正派五讲四美的一个好姑娘,耳濡目染了真假知识分子的各种缺点和伪善后,愣是在故事结尾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破鞋和“小三”生力军,最要命的是,她还天真地以为,人人都喜欢像她这样活出自我并且可以供认不讳。当最后一次受到编辑部老少同事有预谋的冷嘲热讽和无情揶揄之后,南希身心俱疲地飘然而去。做人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南希对这遭人世之旅,总结出的至理名言是,“像人又不是人,不如不做人。”南希这一走,其实是称了所有人的心意,因为人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一个拥有自己的优点又强过自己的东西存在,比如一个无比强大又渴望自由的机器人,就像《机器侠》里一心想摆脱人类工具地位的机器人K-88陈龙。刘镇伟说自己的这部电影里没有真正的反派,只有误入歧途的机器人,结合吴京的角色来看,此言不虚。
由此可见,对凡事习惯巷子里抬竹竿直来直去的机器人来说,最凶险的环境不是刀山火海,而是幽深似海的人心江湖。要想在中国这种讲究人情世故、处世学问的地方,做一名事业有成有口皆碑的机器人,绝对不比把自己熟练变成马桶痰盂容易多少,而当你身处一种名叫“单位”野兽出没的森林中,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多少货真价实的人都栽了跟头,更甭说一个初下生产线的年轻机器人了,除了0和1,你还得学会拐弯。机器做人指南转化为技术问题,如何模拟出跟人脑同样复杂的系统,这一直都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障碍,《机器侠》里的科学家罗家英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说近乎呢?因为还有爱情的难题存在),考虑到基层派出所实习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和科研局的专家们颇具远见地给K-1德明体内安装了完美的社交程序,拥有这套见困难就上见好处就让、一不怕累二不怕脏三不怕苦四不怕死的雷锋程序,德明很快就成了派出所乃至全镇的人气偶像。
这样来说吧,机器人德明的一天的工作大概包括,赤手空拳追捕持枪悍匪并顺利将其拿获、用高超的驾驶技术为镇上小学的校车充当司机、开足马力为体弱老农充当耕牛犁田、为父母不在家的婴儿喂奶(注:用的是奶瓶)、第一时间为钥匙拉家里的居民开锁等。忙完这些如果还有空余时间,就陪男同事搓几圈麻将联络感情,或者不求回报地为女同事灭四害打扫房子、用手指修理电脑什么的。这些工作之外,德明还精通“读心术”,可以轻易看透身边人的想法,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防患于未然地主动构建地方和谐社会,体现出非同一般的思想觉悟。
但如果你认为做到这些就够了,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才仅仅是开始而已。德明还有个优点,就是从不跟同事或者领导正面冲突。面对队长大春对自己的误解和“个人生活很不检点”的中伤,他不气不恼不拍桌子不撂挑子,而是以幽默的举动去化解隔阂,或者可而止地给对方以玩笑式的惩戒。
这样一个几乎是完人式的机器人,本来应该春风得意铁蹄疾一日看尽人世花的,但当他遭遇了“爱情”这种更高级的人类情感的时候,终于显出了水土不服,随时面临着冒烟短路跳闸的生命危险。最关键的是,作为高级工具的机器人是不能有爱情的,就像完美的杀手不应有感情,如果非要拥有,那就是悲剧。这是后话。周亚灵/文 稿件来源:《中国银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