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上映日期:2004.6.4(北美) 2004.9.10(中国)
主演:丹尼尔-拉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导演:阿方索-卡隆,编剧:斯蒂芬-克劳夫斯,制片人:大卫-海曼,配乐:约翰-威廉姆斯
IMDB评分:7.7分,烂番茄新鲜度:90%
电影回顾
成长的色彩,诗意的流畅
这是《哈利-波特》电影风格的一次巨大转变。不同于擅长家庭影片的哥伦布,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更善于把握青春期少年焦躁迷茫的内心,于是最受争议的《哈利-波特》电影诞生了。和前两部奇妙温暖的童话色彩相比,《囚徒》则更显奇异诡秘。摆脱了童话的课题,《囚徒》紧凑到让人屏住呼吸的节奏和诡异忧郁的旋律更像是一部剧情片了。大厅里的猫头鹰讲坛,教室里的椎骨蜡烛,城墙上的滴水怪兽,阴郁的打人柳……于是,有人说这是最奇异巫魅的《哈利-波特》。
不过,连城堡外久久盘旋的摄魂怪也不能吞噬霍格沃茨所有的梦幻色彩。随着强劲密集的鼓点,哈利骑着巴克比克冲出禁林,在被阳光镀金的湖面自由滑翔,这一刻,所有烦闷纠结一扫而空,释放的快感在银幕上下漫延。在黑暗的时刻,我们也能找到光明和欢乐,只要记得点亮那盏灯——邓布利多的一席话道出影片真正的寓意。
最符合罗琳口味的改编
情节上,卡隆做了几处绝妙的改造。片中出现的钟楼,沉重的钟摆发出闷响和齿轮的运转,暗示了最终解救小天狼星的线索——时间。摄魂怪可以冻结一切,却无法吸走爱的力量。当卢平站在桥上回忆哈利的父母,当刚和教子相认的小天狼星不得不继续逃亡,“爱我们的人其实从未离开,你总能在你的心里找到他们”,突然明了,卡隆其实在用一种更深沉直接的方式诉说着哈利-波特的主题。最后禁林中巴克比克赶走狼人的情节更是意外地达到了罗琳想要的效果(《混血王子》小说中就有巴克比克赶走斯内普的一幕)(这里说电影和原著的对比、改编)
阿方索-卡隆的《囚徒》是青春的阴郁无常,也许不再天真可爱,但我们的英雄正在成长。
电影与票房
《囚徒》在北美3855家影院大规模上映,首日票房3827万,首周票房9369万,分别创造当时6月档的最高票房纪录。不过影片的总票房却是系列里面的最低,北美2.49亿,全球7.95亿。尽管如此,也不影响影片成为当年的全球票房亚军。
花絮精选
在拍摄片场,鲁伯特和汤姆为一个苹果打赌,结果汤姆赢了,于是就有了保护神奇生物课上马尔福啃苹果的镜头(这个是进入拍摄现场参观的哈迷说的);
导演阿方索-卡隆曾让三人组写对自己角色的理解,结果跟赫敏一样勤奋的艾玛交了一篇16页的文章,丹尼尔纠结了很久才交了一页纸,而鲁伯特根本没交,典型的罗恩;
片场里不管有谁过生日,阿方索都会号召所有的人唱生日快乐歌,然后他会和墨西哥同事再用西班牙语唱一遍。哪怕有人不想让大家知道他的生日,也会被揪出来,享受全套的生日待遇;
影片中蜂蜜公爵的拍摄,大家被告知“那些糖上面有清漆”,其实并没有,这么说的目的只是怕拍摄时糖果不断失踪;
阿方索自己其实也多次出现在电影里,当哈利在走廊查看彼得的去向的时候,画像中指责魔杖灯太亮的就是导演本人。此外他还出现在了三把扫帚的片段里;
影片中钟楼前面场院里的喷泉上有几个鹰吃蛇的雕塑,这正是导演阿方索的祖国——墨西哥国旗上的图案,此外阿方索在影片中借用了墨西哥的音乐和道具。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