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上映日期:2007.7.11(北美) 2007.8.11(中国)
主演:丹尼尔-拉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导演:大卫-耶茨,编剧:迈克尔-戈登堡,制片人:大卫-海曼,配乐:尼古拉斯-霍珀
IMDB评分:7.4分,烂番茄新鲜度:78%
电影回顾
魔法世界的正义帮登场
伏地魔的重生,让魔法世界的正义之师——凤凰社正式登场。温和冷静的大卫-耶茨,塑造了最愤怒冲动的哈利。在被所有人误解,被信任的人封锁消息,被魔法部的压迫时候,满腔热血的哈利理所当然变得焦躁易怒,所以他会在格里莫广场冲着罗赫大吼,会被伏地魔制造的假象蒙蔽。
细节制胜
《凤凰社》的亮点,不是哈利的银幕初吻,不是双胞胎伴着韦斯莱焰火飞向自由的华丽爆响,不是神秘事务司的魔杖大战,也不是伏地魔邓布利多的惊天对决,而是耶茨在细节上做出大胆却暗合原著精神的创造。虽然与黑魔法势力的斗争已经开始,但《凤凰社》的主线还是与魔法部的抗争,这体现了哈利-波特最现实的隐喻:以福吉和乌姆里奇为首的魔法部被权利蒙蔽,企图强行控制霍格沃茨,掩盖伏地魔重生的事实。耶茨在魔法部大厅里摆上巨幅的福吉照片,暗示了他对权力和名誉的迷恋。魔法部大战中,伏地魔的猛攻让画像变成了碎布,昭示着福吉谎言和专制的破灭。乌姆里奇的量身高的软尺,不仅制造了笑料,更露骨的展示她对非纯血统巫师的歧视和权力帮凶的形象,也给《死亡圣器》里她加入黑势力统治的魔法部也埋下了伏笔(这一部分将在《哈7》电影中体现)。
演技出彩的配角们
电影中增添了一幕麦格教授与乌姆里奇的争锋相对的场景,两位演技派的对话火花四溅的同时,更清楚的表达出来自魔法部的威胁。在乌姆里奇的控制下,霍格沃茨的荣耀和传统正被侵蚀,此时 D-A军应运而生。赫敏的一句“霍格沃茨也想让我们反击”,让霍格沃茨的学生与学校融为一体,而哈利的领导才能也开始显现。此外,耶茨还增加了新角色——卢娜。卢娜的感性与直觉使她对哈利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们看到电影中的卢娜对哈利说“不要封闭自己,伏地魔就希望看到你孤立无援”,听到小天狼星死后她对哈利的安慰“我们失去的东西最终都会被找回,就算不是我们期待的那种方式”不论是迷离的眼神,轻盈梦幻的嗓音还是举手投足间的淡然超脱,饰演卢娜的伊凡娜-林奇都给了我们十足的惊喜。《凤凰社》对原著改造的最大争议,在于耶茨淡化了原著中亲世代的故事和小天狼星的双向镜这两个终结篇的主要线索,相信他会在《死亡圣器》中有所交代。
梦想到现实的残酷蜕变
《凤凰社》的残酷,远远不止是魔法部的压迫。神秘事务司里小天狼星缓缓倒向帷幔的那一刻,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寂静,无边的寂静,几秒钟的镜头,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无言的痛苦潮水般袭来,我们在这一刻的寂静中读懂了卢平的面无表情,听到了哈利声嘶力竭的呼喊。此时无声,更胜有声。当伏地魔附在哈利体内,镜头随着哈利的回忆展开一个个曾经熟悉的画面:初识魔法世界的喜悦,和罗赫在一起的时光,教父的拥抱……哈利用心中的温暖击溃了伏地魔,当梦醒的时候,眼前却只有一片狼藉的魔法部大厅。
精彩的巫师对决
这是《哈利-波特》影片中首次出现巫师大战的戏,耶茨用很新颖的手法将巫师之间的战争表现的精彩纷呈,食死徒化作的滚滚黑烟在空中飞舞、魔杖对决时的火花炫目激烈,虽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腥,却有无形的震撼快感,这是很多书迷在读原著时无法感受到的。
《凤凰社》,是哈利-波特的成人礼。
电影与票房
《凤凰社》在北美4285家影院大规模公映,首日4423万票房一举成为当时周三单日票房冠军,最终影片在北美取得2.92亿、全球9.38亿的票房佳绩,是当年的全球票房亚军。
幕后花絮精选
影片中本来罗恩有一句挺身而出维护哈利的台词,可鲁伯特每次拍这段都会笑场,而且会引发集体笑场,所以最终这段没有出现在影片里;
剧中需要出现布莱克族谱,但原著中并没有详细说明,于是剧组向罗琳求助,谁知15分钟之后,罗琳就给他们发了一份包含5代布莱克家族成员名单的传真;
服装部门一开始请了许多知名珠宝设计师,为卢娜设计胡萝卜耳坠,但最终采用的是演员伊凡娜自己做的版本;
影片中魔法部大厅的设计参照了伦敦地铁站;
拍摄伦敦地铁戏时,当地政府特意下令关闭地铁站一天,让影片更顺利地拍摄。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