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 “我们的民族史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3日23:08  新浪娱乐微博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我们的民族史诗”《新青年》第55期:王全安、魏德圣 “我们的民族史诗”

点击欣赏本期封面

    出品:新浪娱乐策划组

  监制:张晗(微博)

  主编:魏君子(微博)

  责编:陆姝(微博)

    对话:魏君子、陆姝

    撰文:陆姝

  摄影:夏祺(微博)

    设计:陆姝

  【前言】

  《赛德克-巴莱》的导演魏德圣(微博)和《白鹿原》的王全安此前并无多少交集,只在柏林电影节上匆匆见过一面。但谈起影展,两人有同样的伤。

  《赛德克-巴莱》为了能入围威尼斯,在时间极紧的情况下,生生把4个半小时的电影剪成150分钟(此版后被魏德圣销毁),结果招致部分媒体恶评,也成为魏德圣此次内地宣传之行屡屡要解释的阴影。但若不参加影展又将白白丢失宣传机会,实为两难。魏德圣对着王全安苦笑:“你应该很能了解吧?”王全安也苦笑了下。他当然了解。《白鹿原》在送柏林电影界参赛的过程中因审查而从220分钟删减至160分钟,后半部分被腰斩,在柏林,王全安称影片只有“四成功力”,结果口碑也确实不如220分钟版本在国内小范围试映时那般坚挺。

  本月,魏德圣挟自己亲手剪辑并认可的153分钟版《赛德克-巴莱》和内地观众见面,终于“沉冤昭雪”,口碑大翻盘。魏德圣自我安慰,“我还比较幸运,至少可以有一个对得起自己的版本是可以对外公映的,也许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条件限制,但对我来讲还是比较幸福的了。”王全安接过话茬:“你的幸福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两边的差异,我就没有你幸福了(笑)。我也重剪了一个版本,也许是不能公开放映的。我希望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能够允许接纳接这种长度。” 3月底拿到公映许可的《白鹿原》最终通过审查的版本是153分钟,比王全安自己较为满意的“初剪版”少了67分钟。

  随着探讨的深入,王全安和魏德圣之间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白鹿原》和《赛德克-巴莱》这两部民族史诗电影,确有太多“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在题材上,根据陈忠实著名小说《白鹿原》改编的电影《白鹿原》讲述了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的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恩怨纷争,反映了封建帝制崩塌之后的社会变迁及心灵变迁,灵魂人物是克己隐忍的族长白嘉轩;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台湾在日本殖民地时代发生的重要抗日运动“雾社事件”的始末历程,灵魂人物是“雾社事件”的领导者——英勇坚毅的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

  在格局和规模上,《白鹿原》从2002年立项到最后拍成经历9年,期间版权数度易主,导演人选也一度包含张艺谋、陈凯歌(微博)、吴天明等大导演,最后回到王全安的手中,王全安也亲自改编剧本,耗资1亿人民币;导演魏德圣筹拍《赛德克-巴莱》12年,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不惜举债拍出了这部台湾电影史上最高规模(7亿新台币,约1.7亿人民币)的电影。

  在主题和价值观上,《赛德克-巴莱》是英雄反抗的史诗,《白鹿原》是平民隐忍的史诗;《赛德克-巴莱》以祖灵、图腾为信仰,《白鹿原》以祖先、传统为信仰;《赛德克-巴莱》展示文明与野蛮的错位,《白鹿原》展示知识与愚昧的错位;《赛德克-巴莱》讲述“我们为什么而战?”,《白鹿原》反思“我们为什么而活?”……同样的寻根意识,同样的回归传统,同样的讲述信仰与价值观,而这些,都在中国电影银幕上遗失许久……

    本期《新青年》,新浪娱乐独家打造“双雄对话”系列第三期——魏德圣对话王全安。

   (注:前两期分别为宁浩对话陆川张杨对话王小帅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我们的民族史诗”新浪娱乐《新青年》独家打造——魏德圣对话王全安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我们的民族史诗”魏德圣导演的第二部长片《赛德克-巴莱》正在内地上映

  【一段血脉相连的历史,一个非做不可的电影梦】

  “这是一个值得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共同记忆的故事,是我非说不可的故事。”

——魏德圣,2009.10.27,于《赛德克-巴莱》官方博客

  “我拍《白鹿原》在民间走动的时候,特别惊讶!原来还有一种历史原来我们根本都不知道,传统的那套东西原来一直都存在,而且它特别宏大。”

——王全安

  魏德圣是汉族人,在决定拍《赛德克-巴莱》之前,对“雾社事件”的了解,和台湾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就是小学历史书里短短的两行字,小学毕业旅行的时候,作为一个观光客,去过雾社纪念碑,仅此而已。而当他偶然翻阅到一本邱若龙的漫画著作《雾社事件》(现名为漫画-巴莱),那一瞬间触动了他后来用12年的时间来打造这部电影。

  “看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哇,这些人物造型好漂亮!梳着头发,纹面,穿着那个披风,一条遮阴裤,就在山里面跑。这是台湾的族群吗?当我把整个书看完以后,好象对你来讲,启动了一个开关,直接连接到历史,连接到文化,连接到世界。那种对历史题材的感动,在那个瞬间就全部连接起来,没有办法抹掉的感动,所以就想要为那个做点什么事情。”

  那时,魏德圣只不过是一个拍过一两部短片的“小导演”,之后他完成了《赛德克-巴莱》的剧本,这一剧本获得了2000年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却因找不到资金投拍而搁浅)。

  在他写完《赛德克-巴莱》的剧本后,第一个想的是:那我自己的历史是什么?“他们原住民有他们祖先骄傲的历史,那我的祖先骄傲的历史是哪一段?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我连我曾祖父叫什么都不知道了。那时开始想更了解自己祖先从哪里迁到哪里?然后再到台湾,之后又发生过什么事情?怎样从一个小家庭变成有那么多人的家族?经历过哪些年代的冲击?从别人的历史出发重新思考自己的历史。”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我们的民族史诗”王全安希望用《白鹿原》来回答“我们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子?”
新青年:王全安魏德圣“我们的民族史诗”王全安新片《白鹿原》获柏林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

  王全安本身就是陕西人,拍《白鹿原》更有切身之感,拿到小说《白鹿原》后,王全安没有先找陈忠实,而是直接去白鹿原上走了一圈,“我得重新经历一次那种触动。看了一圈之后对陈忠实也有一个信任,写得还是很翔实,也怪陕西那边还是这样,还很落后,真的都没变。我一看,大喜,都在。”

  然后王全安才去见了陈忠实,“我就说《白鹿原》这个书就是中国延续了5000年的帝制到那个时候突然变了,崩塌了,中国人就找不着北了,没有方向了,左碰右碰,到现在其实还在延续,他说‘对’,我说那就行了。这群人在最大的那个变化时刻遭遇了什么?原来是什么样?之后会对他产生什么冲击?他采取了那些行为?又导致了什么变化?这一溜下来,我们就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是有延续性的。”

  “这次我拍《白鹿原》在民间走动的时候,特别惊讶!原来还有一种历史原来我们根本都不知道,传统的那套东西原来一直都存在,而且它特别宏大,不是涓涓细水,民间有很多人都在用各种奇招保护文物,把那些雕塑用泥封上。大家对智慧的爱护超出了闹革命那帮人的狭小和浅薄。反过来讲,我对我们的文化就立马不灰心了,这些东西都在。”

    下一页:【从小品到大部头,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高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