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晨报策划:申莱坞敢问路在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8日11:04  新闻晨报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前夕,读者严敏先生给《新闻晨报(微博)》写了封信,提出个想法,叫打造“申莱坞”。

  “申莱坞”,顾名思义,似乎是对“好莱坞”的一次戏仿,但抛开文字,骨子里仍透着一种上海老电影人的自尊。 “申莱坞”,意味着不光要重拾上海电影往昔的辉煌,更意味着,上海电影,即便在世界影坛,都要拥有一席之地。严教授是研究电影的专家,对上海电影的近况亦相当了解。他敢于提出“申莱坞”这一名称,其勇气我们深深佩服。而我们之所以佩服,是因为,有一段时间了,上海电影人仿佛沉浸在一种沉默的气氛中,没人敢有这样的自信,喊出这样的口号。

  那么上海电影究竟有无可能成为“申莱坞”?若真要打造“申莱坞”,我们缺少什么?又需要什么?

  从这一封信开始,我们走上了寻找答案的路途:6月16日,我们举办了“晨@电影沙龙”,邀请了汪天云、贾樟柯(微博)、许秦豪(微博)、严敏、石川等五位电影人畅论上海电影;而这期特刊,除了将五位电影人对于上海电影未来发展的思考全面呈现外,更邀请了关锦鹏(微博)、徐克、娄烨(微博)、吴思远、郑大圣五位和上海有着渊源的电影人谈谈他们的想法;另外,晨报记者也将眼光投向海外,特地选择周边三个电影业迅猛发展的亚洲国家:印度、泰国和韩国,看看能否从他们近几年的发展轨迹里,寻找到一些对未来上海电影有价值的经验。

  无论是“晨@电影沙龙”又或者这期特刊,并非寻找“申莱坞”之路的终点。

  如能用晨报绵薄之力,在花团锦簇的红毯之外,将大家的目光再次逗留到“上海电影”这一话题本身,我们的愿望就达到了。

  谨以此特刊献给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一封来信 走向寻“坞”之路

  晨报记者 彭骥

  上海拥有一批品位高且忠诚的观众,还拥有一群对上海电影密切关心的专家学者。日前,新闻晨报读者、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严敏,向《新闻晨报》发来名为《打造“申莱坞”创建“上海学派”》的来信,对上海电影的殷殷关切、独到观点和眼光,引人思索。作为媒体,《新闻晨报》公布来信全文,给所有关心上海电影的读者搭建一个共同探讨的平台。

  而这封读者来信,以及来信所提出的打造“申莱坞”的主张,是“晨@电影沙龙”以及这期周刊的源头。

  《打造“申莱坞”创建“上海学派”》

  (来信选摘)

  世界电影总的态势是多元化,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崛起了一个又一个“莱坞”。上海电影要走向新的高度,应该全面规划、各方努力,打造一个完整的制作基地即“申莱坞”(Shenllywood)和一个崭新的流派体系即“上海学派”(School of Shanghai)。

  其实,世界影坛已有不少以城市为基地的“电影之都”,例如孟买的“宝莱坞”、拉各斯(尼日利亚首都)的“瑙莱坞”等,它们各有不同的产业特点、制作模式和影片类型。上海早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从上世纪20、30年代到现在,上海电影佳作迭出,业绩斐然。打造“申莱坞”,有利条件颇多:其一,正如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微博)所述:上海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其二,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国际交流合作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其三,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能为上海电影投融资提供有力的支持。其四,国际电影界特别看好上海,美国梦工厂与上海合资组建东方梦工厂影视技术公司等。其五,许多扶持的政策、措施和机构都已出台,例如《上海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扶持电影精品专项基金、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等。

  崭新的上海电影除了产业链完整的“申莱坞”外,还应该包含另一个重要方面即“上海学派”。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创建“上海学派”,靠一两名导演是不行的。必须组建一个“创作共同体”,吸纳不同年龄、不同风格、甚至不同地域但美学主张和创作目标共同的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作曲家等;必须提出一定的美学主张和创作目标(以宣言方式公布)。“上海学派”的电影应该聚焦上海人的市民精神和市井生活,融入上海的都市风景、时尚口味和老上海的风韵,应该发扬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诸特点。这样,兼具主流价值观和市场认同、浸润海派文化的“上海制作”就能在中国和世界影坛脱颖而出,大放异采。

  严敏

  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专访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 说中国故事给世界听

  晨报记者 彭骥

  上海电影集团是上海电影的龙头。作为上影集团掌门人,任仲伦无疑算得上是上海电影领军人物。

  任仲伦学者出身,温文尔雅,透着海派文化的务实劲头,上任后,近八年以来将上影利润翻了百倍,达到两亿元。日前,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接受晨报记者专访,全面回应上海电影在人才、创作力、电影节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他乐观认为,以开放、包容、规范的海派文化为依托,上海电影会在新一轮层面上赢得未来。

  人才:需要四大“金刚”十八“罗汉”

  晨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聊到上海电影,最多的批评是缺少人才。

  任仲伦(以下简称“任”):一个城市拥有一些著名的艺术家,跟一个制片厂要拥有艺术家,是两个概念。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不仅仅是一家厂家的责任,可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问题。从道理上来讲,一个城市拥有自己标志性的人,是绝对需要的,特别是像上海这样一座城市,曾经是中国电影重要的发祥地。

  上影用了八年多,企业利润翻了一百倍,税后净利润将近2个亿了。但是人才,有时候碰到就碰到了。所以有的领导很同情我,说你生在谢晋时代就好了,有个人给你顶着。后来又说引进几个,这或许比较快,但是,非要在这个层面上走,你可能还干不过冯小刚(微博)、姜文,所以我们还是靠上海的特点——开放,把电影看成一个全球产业,比较率先地去探索国际上的一些创作,把团队带起来,走出一条路,以后才能长治久安。上海到了今天的阶段,要呼唤出一些像谢晋、张瑞芳这样的标志性人才,但也仅仅是呼唤,除了我们这些人以外,还要唤醒本身是导演、是演员、是编剧的人。上海这几年逐渐有一批年轻的导演出来,比如速达作为动画片导演来讲,在全国绝对是一流的,还有像付东育、梁山、郑大圣等人都在成长。

  记:上影会加大力度签约一批创作人才吗?

  任:美国电影是电影行业的标杆,是有道理的。比方说,他们公司里不拥有导演、演员、编剧,就是有道理的。我问几个大老板,你为什么不把卡梅隆签约过来,大公司完全有钱。他们回答,为什么要签?我这个思维是中国人的思维——自己拥有导演。他们的思维是,导演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不是整个公司生产环节和经验环节的一个必然链条,锁住一个斯皮尔伯格,每年至少给他三千万、五千万报酬吧,斯皮尔伯格如果要拍五部电影,老板只投资一部,他肯定不高兴,制片商跟导演之间会有选择上的冲突。第二,如果对方三年不干活,在家喝红酒,公司给不给他钱?大的公司,只要整个产业和经营运作机器上必要的零件和必要的部件配置好了,其它的一些用社会背景来完成。实际上,大公司老板叫银行家。现在电影企业不是一个制片厂的概念,是现代影业、公司的概念,主要是投资回报,然后就是制作、销售,最顶层结构里面就是投资管理。它不去养一大批文学人才、艺术人才,它已经全社会化了。中国电影还处在从计划经济制片厂体制向市场经济现代影业转型的过程。

  记:从上影来看,最期待什么样的人才?

  任:中国最缺的是制片人。一家电影集团老板背后应该是四大金刚,前面是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第一个金刚是文学顾问,接下来是投资顾问,第三个就是法律顾问,第四个顾问就是财务顾问。十八罗汉就是制片人,或者是以制片人为代表的制片公司。制片人是一个小的集成商,听说有个好剧本,就采购过来,找编剧、导演、演员等来配置。大家对上影都有很高期待,我们完全理解,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工作,很多问题一下子改变不了。企业发展、整体规模都逐渐好起来,现在主要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好比今天,上影觉得这些人能维持和发展就不错了。但上影集团可能过一两年就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能需要的又是另一批人才,我现在叫人才部门去猎头公司掏什么样的人?一些搞投资判断的人,因为未来上市公司主要的业务就是投资。

  记:上海电影应该如何吸引住人才?

  任: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有其它各种条件来配比。比如,在美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税收。原来美国的电影中心在纽约,后来移到洛杉矶,当时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纽约大公司的垄断,第二就是纽约税收高。现在纽约又提出来要争回电影中心地位,像上海一样。它拉过来的东西,不是拍摄基地,是后期制作,是技术、现代数码技术上的高端实验室。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估计过五年、十年,纽约电影的话语权会增加。上海也是这样,梦工厂、迪士尼来了,特艺来了,上海电影会在新一轮层面上,赢得未来。

  作品:影片的第一主角应该是上海

  记:很多人觉得,上海电影这些年缺乏自产的有影响力的作品。

  任:上影投资的影片,大部分都赚钱。首先,不要去反对我们投资别人的电影,批评我们只是挂名、挂厂标什么的。我们不是一个制片厂,我们是一个现代影业集团,利润作为主要的指标,我靠电影赚钱,这是我的基本理念。我拍片,有我自己的艺术追求,也有我的商业贡献在里面;我投拍其它电影,可能没太多艺术追求,但有我的商业利益在里面。投资电影,就是投资行为,是银行家的事。实际上美国很多电影公司,都是收购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然后把厂标换掉。有一次,我问环球公司,说你每年生产多少影片,他说18部;我问多少导演?他说没导演,有六部是自己开发的,十几部都是收购来的。当然,我们不可能也不会这样,我们有各种考量,比如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五个一工程奖拍片之类,还有就是培养自己的导演。这些时候,考量的风险度就会放宽一点,因为还有其它目的和追求。

  记:上影在电影制作方面有什么规划?

  任:我过去读书的时候,比较重视的就是战略和战略管理。从创作角度讲,从两方面去做,一个是本土电影、本土人,一个就是“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我们在百花齐放,多片种发展的大的整体布局下,着重抓这两个。本土题材最近抓的,就是《神奇》,希望暑假推出。最近我们正在做的是《外滩后街》,编剧、导演、演员全部用上海籍的,然后再做一个沪语版,讲上海话。上影两三年前就提出“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这个口号,现在大家都接受了,《神奇》跟美国NBA合作,《魔咒钢琴》下半年也会开机。这次我们要下大决心,我刚刚从美国回来,专门讨论了导演和演员,影片第一主角应该是上海这座城市。我们立足于中国市场,也希望在欧美市场有影响力。

  电影节:两大电影节该错时错位

  记:上海电影曾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国际电影节,现在也遇到了挑战。

  任:中国有两个电影节,我认为是对的,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实际上这个作用也在,因为竞争引起大家的进步。第一年北京电影节跟第二年北京电影节相比,第二年就进步很多了,这给今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带来的进步也是很快的。竞争机制焕发创作力。但是我觉得两个电影节最理想的就是错时错位,一个是上半年,一个在下半年。错位嘛,每个电影节都有它共性的东西,也不可能完全错位,但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形成自己比较明显的优势,第一,整体权威性,权威性体现在它的评委会,号召力比较强,每届评委会总是有两三名在国际上三大电影节得过大奖的导演、演员或者制片人。第二,专业性,我觉得上海电影节在19年、15届以后,在专业性上已经成熟了。第三,我们的观众拥护率很高。这些优势会维持几届。

  记:上海电影的国际性优势很受瞩目,比如你提到的梦工厂、迪士尼等。

  任:和好莱坞公司的合作,上海是先驱者。最早进入上海中国电影市场的是华纳公司,2004年就进入上海了,成立了永华电影院,在这以前,华纳在中国门口趴了五年。华纳在影院连锁管理上,有一套经验、模式,这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然后进入的是加拿大公司,给和平影都做了特大屏幕。然后还有韩国的希杰,也是较早进入的。从制片角度来讲,像环球跟上影合作的是2007年的,2009年上影和美国特艺成立了上影特艺。现在进入的是迪士尼、梦工厂。我很看好世界一些著名电影公司跟上海本土电影力量的合作,这是上海电影重新赢得制高点,既符合城市品性又有助于上海电影发展的一个好现象。只要这些公司能真心落户、真心发展,在制作、技术这两个高地上,可以支撑起一个新的上海电影的高度。至于海外公司选择落户上海的原因,我觉得首先是上海相对来讲开放,也规范,上海人的脑子永远是开放的,上海人的手脚永远是规矩的,这是上海人很大的特点。

  记:上海电影要成为“申莱坞”,有多远?

  任:我甚至不知道好莱坞是什么,在我看来,它就是有几个大的公司,加上无数个小公司汇集在一个地方。成为“东方好莱坞”,肯定是个地方概念;作为上影集团,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成为现代影业集团,用我们的话来讲,产业链完整、多片种繁荣、创作能力领先、市场竞争能力领先、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现代影业集团,这是我们的追求。说点问题,中国电影现在最可怜的还不是市场,也还不是制片,最可怜的是中国电影技术全面崩盘了,现在用的设备哪一套是国产的?大家纷纷要到国外去剪片子,做特技。美国人就是把高端拉得很高,你轻易跨不过来,这是从根本上的保护。但中国电影、上海电影都还是很有希望的,现在至少有观众看电影了,状况在好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