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张颐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北大教授张颐武对张艺谋研究也是很多年,张教授分析张艺谋电影是中国全球化的品牌性的象征,但张艺谋的电影目的性很强,有“贼光”。以下是张颐武发言实录:
张艺谋有全球性现象
张艺谋意义很大,确实是中国全球化的品牌性的象征。我到美国很小地方看录像
带、电影,美国人还是录像带,你会发现租的全是李小龙、李连杰、成龙,亚洲电影还有一点儿是日本的,但肯定有一档是张艺谋,像其他陈凯歌等导演都是一两个。这个时候你发现张艺谋真是世界级的导演。像中国谢晋那么大的导演也不行,这确实是很大的标志。这是一方面,特别有意思的,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值得探讨的。
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张艺谋是一个特例,张艺谋对抗中国媒体的能力最强,媒体越骂的厉害,他胜利越大。跟媒体非常对立的,媒体越嘲笑、批评越厉害,张艺谋胜利越大。像《英雄》媒体批评很厉害,当时大家觉得会失败,结果2亿多的票房一出来,媒体什么都不敢说了。而看完《十面埋伏》媒体更感觉大大的失望,根本是无能为力。像孙志刚的案件,让政府几十年的延续下来的政策改变了,比如从收容政策到救助,中国媒体力量之大,确实不可思议。中国足球也可以发现,媒体炒的一塌糊涂,结果现在足协也没有能力,简直一塌糊涂。但就是对张艺谋没有办法,到《十面埋伏》开始就有深深的失望感,你看就知道骂的时候都说肯定有人看,但我还是要骂。你骂越厉害,他越成功。张艺谋已经变成全球性的事物了,而中国媒体只能在中国国内。你可以发现媒体在这里面,特别是《十面埋伏》之后,感觉到媒体有无力感。在张艺谋这里发出很多的正义声音,你越正义,别人越看。这个事情需要探讨就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是真正的全球性现象。中国媒体对张艺谋的全球性现象很有局限的,文章写的慷慨激昂,但那么好的文章还是没有用,还是要去看。
张艺谋电影的第一个阶段——出口转内销期
张艺谋有三个阶段非常的重要,第一个阶段是张艺谋初期阶段,利用双轨制的机会在计划经济体制获得了很好的机会,国宝昌说拍,就拍了。后来商业电影出来之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从《黄土地》到《红高粱》,国内的失败跟票房根本没有关系,当时看的都是武侠电影,武林志。但《黄土地》还很困难,现在有人说《黄土地》很成功,从历史上并不是这样。利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漏洞找到这么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转瞬即逝。后来发现正好有一个非常小的国际市场,这个国际市场是全中国电影史上是没有的。
这个市场是以评奖作为中心的,《黄土地》开始可以发现,向外输出是非常有效的,当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反应,回馈到国内之后也拉动了国内一定的票房,当时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在国外获奖了,这是为国争光,为国争光的影片能不看吗?所以《红高粱》是把这个事情达到了顶峰,在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获得了奖。这一获奖就出现了跟赵子扬的政策相关,中国劳动力便宜,这是抓住了中国的要害,美国好莱坞的劳动力还是非常贵的,但在中国是非常便宜的。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低,其他成本也很低,用一个解放军,解放军说支持民族文化事业,不要钱了。但好莱坞要找一个野战队,那就不知道多少钱了。海外只要有一个小市场就可以生存。中国市场无鱼可钓之后,就转向另外一个阶段。80年代后期从《红高粱》到《秋菊打官司》、《红豆》,都可以稳赚。《大红灯笼》,在中国本身没有,但西方看非常的高兴。有些洋人一看红灯笼,就以为是性,但实际上是中国欢天喜地。张艺谋实际上就是给国际打工的。是跟赵子扬整个经济路线非常的符合。有人说那是什么艺术家孤独的追求,这里面有很稳定的小规模的艺术电影的市场。
|